前庭小脑
小脑的结构
前庭小脑:
解剖结构:
1、前庭小脑:
前庭小脑与前庭核之间有双向纤维联系,它接受来自前庭核纤维的投射,其传出纤维又经前庭核换元,再通过前庭脊髓束抵达脊髓前角内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的活动。因此,前庭小脑参与身体姿势平衡功能的调节。切除绒球小结叶的猴,或第四脑室附近患肿瘤压迫绒球小结叶的患者,身体平衡失调,出现步基宽、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和容易跌倒等症状,但其随意运动的协调不受影响。
此外,前庭小脑可通过脑桥核接受外侧膝状体、上丘和视皮层等处的视觉传入信息,调节眼外肌的活动,从而协调头部运动时眼的凝视运动。
2、前庭小脑纤维:
前庭小脑纤维系传入小脑的纤维之一。其一部分是直接来自前庭神经的纤维,经旁绳状体,终于同侧绒球小结叶、旁正中小叶和蚓垂;2级前庭纤维,始自前庭神经脊核,小部分开始自内侧核。1级和2级前庭纤维的终止相同,但2级前庭纤维数量较大,并且终于两侧的蚓垂、小结和顶核。
3、小脑:
小脑位于脑桥及延髓的后方,占颅后窝之大部,成人小脑重约150g(约占脑重的10%),由中间的小脑蚓和左、右两侧小脑半球构成。小脑表面有大量的横贯蚓部及半球的窄沟,有少数沟较深,称为裂,将小脑表面分成若干小叶。大体上沿小脑的后缘有一水平裂,将小脑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前有原裂,后有上后裂。原裂之前为小脑前叶,其蚓部由小舌、中央小叶及顶等部组成。原裂与上后裂之间的部分蚓部为山坡。上后裂与水平裂之间的半球部为上半月小叶。小脑下面的分叶不很明确。小脑下面的蚓部与蚓叶相邻的是蚓结节,其下依次为蚓锥体、蚓垂及小结。
小脑以三对脚与脑干相连。小脑下脚或称绳状体,主要由传入纤维组成,与延髓连接,其中含有传入小脑的脊髓小脑后束、延髓小脑束、橄榄小脑束、网状小脑束、楔核小脑束及前庭小脑纤维;传出纤维为自顶核至前庭神经核及网状结构的纤维及从绒球和蚓垂至前庭神经核的纤维。小脑中脚称桥臂,主要由来自对侧脑桥核的桥小脑纤维构成,网状小脑纤维也经小脑中脚入小脑。小脑上脚又称结合臂,接中脑,是小脑的主要传出道路,其传出纤维主要发自齿状核,一部分止于对侧红核,大部分止于丘脑的腹外侧核。
小脑有广泛的传入传出联系,主要接受与运动有关的信息,传出纤维主要投射到各运动中枢。这是小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所必需的。因此,小脑的机能主要是协调躯体的随意运动,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和维持身体的平衡。小脑损伤主要导致共济不能和运动失调,发育障碍和肌肉张力低下,肌肉松弛及震颤,而并不引起肌肉的瘫痪。一侧小脑由于小脑传导通路交叉两次,故小脑半球的病变将引起同侧身体障碍。如一侧半球的病变时,则患者步态不稳,常向患侧倾倒;蚓部发生病变时,多为躯干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身体常向后倾倒。
4、小脑核:
小脑核系小脑髓质内灰质团块。这些团块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分别接受上、下传入的神经纤维,又分别发出向下或向上传出的纤维,起传递的转换神经元作用。这些核中最大的为齿状核,发出的纤维与中脑红核相连;其次为栓状核、球状核、顶核等。
小脑核位于小脑灰质的中央,包括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在每侧小脑半球,顶核位于第四脑室顶内;球状核居顶核外侧;齿状核呈皱折的袋状,袋口(核门)朝向背内侧,宽大的底部朝向小脑皮质;栓状核是一前后狭长的条状灰质团块,居核门附近。
与相关的疾病:
Hallgren综合征:
前庭小脑又称网膜色素变性—耳聋—共济失调综合征;色素沉着性视网膜炎—耳聋—共济失调综合征;网膜色素变性—耳聋—小脑共济失调综合征。本征于1959年由某学者首先报道而得名。病因不明。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不完全外显率的遗传特性。男女均可罹患。主要症状为夜盲,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内障(约于40岁出现),眼震,视神经萎缩,先天性耳聋。由于迷路受损,约90%病例出现前庭—小脑性共济失调,并有神经精神症状,智力不全,其它尚有弓形足、脊柱后侧凸等。本征复杂多变,不易诊断,应提高对本征的认识。无特殊疗法,可对症处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7 15:29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