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是
听神经的一部分,其中枢支即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一起经内耳孔进入颅腔,在经脑桥尾端进入脑桥后,终止于脑桥及延髓内的各前庭核。
一小部分纤维经小脑下脚直接入小脑,终止于绒球及小结。从前庭神经外侧核发出纤维形成前庭脊髓束,终止于同侧前角细胞,调节身体的平衡运动。其他诸前庭神经核发出纤维参与内侧纵束,使内耳迷路与Ⅲ、Ⅳ、Ⅵ颅神经及上部颈髓前柱建立联系,反射性调节眼球位置及颈活动。前庭功能障碍主要发生平衡失调、眩晕、眼球震颤等。可作外耳道冷热水灌注的变温试验,或作转椅的旋转试验来检查前庭神经。
1936年最早报道桥小脑角区第Ⅷ颅神经中前庭神经与蜗神经的精确定位,其后的研究证明第Ⅶ、Ⅷ颅神经和中间神经在桥小脑角区向内听道走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神经吻合,神经融合,神经扭转的独特现象。前庭面神经吻合(即Rasmussen氏束)存在于内听道近内听底处。前庭下神经与蜗神经在内听道内也有吻合支存在,类似的吻合在面神经和蜗神经间尚未见到。在脑干表面,面神经位于前庭蜗神经的前下方,在内耳门处二者居于同一水平,在内听道底,面神经居于前庭上神经稍上方。约有半数的第Ⅶ、Ⅷ颅神经间,可见到小脑前下动脉或其分支走行。从上向下观,面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存在一向下移位的变化,由内听道底向脑干方向观察,面神经围绕前庭蜗神经纵轴有一轻度旋转,左耳为逆时针,右耳为逆时针。中间神经由桥小脑角发出后走行于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之间,于内听道内侧一半范围内与面神经相融合。前庭下神经除在横嵴附近与前庭上神经发生上下融合外,还与蜗神经发生前后融合。内听道底处,耳蜗神经居于前庭下神经稍上前方,向中枢走行中,蜗神经与前庭神经迅速发生融合,旋转下移约90°,由外向内观察,左耳为逆时针,右耳为顺时针。该旋转大部分发生在内听道内,小部分发生在桥小脑区近内耳门。
耳蜗前庭裂(即前庭神经与蜗神经间的裂隙)存在与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之间,由于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之间存在融合,旋转下移90°的关系,该裂由内听道底处的上下方向逐渐转成内耳门处的前后方向。蜗神经神经纤维数(31000)较前庭神经神经纤维数(18000)为多,排列更紧密,因而外观上较白,而前庭神经较灰。蜗神经和面神经由外周向脑干走行中其神经纤维数有所减少,而前庭神经的神经纤维数有所增多,提示在走行中,前庭神经接受部分面神经和蜗神经的加入。根据前庭神经和蜗神经分界清楚的部位,耳蜗前庭裂可分为三类,Ⅰ类位于内听道底,Ⅱ类位于内听道内,Ⅲ类位于桥小脑角,通过尸解证实在桥小脑区第Ⅷ颅神经约75%存在可辨的耳蜗前庭裂,从后面观该裂常被一细小动脉遮盖。
在内听道底,横嵴和纵嵴(Bill’sBar)将其分隔成相对独立的亚区,第Ⅶ、Ⅷ颅神经的各个分支分别通过这些孔道走向外周。面神经占居前上,前庭上神经居后上,蜗神经居前下,前庭下神经居后下。另外,横嵴后方尚有单孔,单孔神经经此走行,它还可作为开放内听道后壁的外侧界限的标志,防止误入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