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畔李村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下辖村
前畔李村位于潮汕公路东侧。据《浮洋镇志》,前畔李是于明代创村,该村先祖自福建省莆田县迁居而来。
简介
文革期间,前畔李的另一个古庙(俗称“王爷宫”)被作为生产队的办公室。八十年代中期,由海外善男信女出资修葺,工人在剥去原来庙门上的毛主席画像﹑“毛主席万岁”等大字及层层批荡后,在墙面最底层下赫然露出了四个大字―― “让畔古庙(让畔古庙)”,按常理说,应该是“前畔古庙”,可是为什么是“让畔”呢?由此推断,前畔李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做“让畔李”。从那以后,古庙上也照着原来的名字,叫做“让畔古庙”。现在上面看到的四个大字就是在当时露出的墙面上描下来的。在潮汕,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老人组”,由村里一些老人组成,主持村里的一些民俗活动,每个老人组一般用其所在的村子名字命名。前畔李的老人组从那以后也用“让畔老人组”命名,沿用至今。
记载
据考证:“让畔”一词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五国本纪》中,有这样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讲述的是舜帝品格高尚,影响了他人,在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耕田者都在田界出让给对方更多的土地。在《史记·五国本纪》卷四《周本纪》中又有这样的记载:“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讲的是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天下怨愤。周文王用道德来收揽人心,威信很高,诸侯之间发生争端,都会找文王做裁判。当时,虞、芮两国为了一块田地长期纷争,于是去找文王评理。可是,他们走进周的地界,发现“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于是,便感觉非常惭愧:我们所争执不休的私利,正是周人感到可耻的东西,去找文王评理,岂不是自取其辱?于是,他们转身回国,通过互相谦让解决了争端。文王没有出面,就把虞、芮之争解决了,两国的风气也得到了改善,展现了礼乐教化的力量,成为后世追慕的典范。这两个典故被后人用称颂君王的德政,而“让畔”这个词也就成为一种谦恭礼让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文明的追求,而这,也应该就是前畔李的祖先们把“让畔”作为村名的初衷。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其后,让畔村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殖,让畔村分为前畔、后畔两个自然村。听该村老人讲,后畔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兵荒马乱中消散了,现在只在前畔村的北面留下一大片土地—乡里人称为“后畔片”。
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前畔李的先祖也是如此。潮汕地形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东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绵延起伏,东南瀚海连天,形成一个内陆比较封闭,而有很长的海岸线,“礼失求诸野”,在这样的环境里,许多中原文化被保留了下来,所以潮汕素有中原文化的”大冰箱”之称。讲究礼仪就是被保留下来的其中的一种。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历来重视“礼义廉耻”,主张“克己复礼”,处处讲究“温良恭俭让”,而潮汕人也深受这的影响,可以说,前畔李先祖把“让畔”作为村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在《李氏族训》中的“诗礼家声显”“平居讲仁让”也体现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3 07:21
目录
概述
简介
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