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肉补疮(拼音:wān ròu bǔ chuā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
聂夷中《咏田家》。
成语出处
唐·
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剜肉补疮”。
成语故事
聂夷中,字坦之,生于公元八三七年,即唐文宗开成二年。在唐懿宗执政时,他三十四岁便考上进士。《唐才子传》一书中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这话的意思是说,他在社会底层艰苦奋斗,尝尽了辛酸及苦楚。因此,他对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很熟悉,十分同情他们的不幸。
聂夷中写的一些诗,深刻地反映了广大农民饱受压迫剥削的悲惨遭遇,而《伤田家》一诗就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之一。这首诗的前四句是:“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说,二月里,刚孵春蚕,家里就穷得揭不开锅了,只好忍痛把蚕儿估产估价,折为新丝,以最低的价钱卖出去;到了五月,刚插的新秧远未结实,又把青苗折成稻谷来贱卖。“眼前疮”(即目前的困难)算是“医治”(勉强应付过去)了,但是他们的“心头肉”(即一年到头赖以生存的新丝、新谷)却被“挖掉”(卖掉)了,将来的日子又怎么过呢?
后来,人们从这几句诗概括出“剜肉补疮”或“挖肉补疮”的成语,用来形容只顾眼前救急,不顾日后的困苦。
成语寓意
唐末,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更为残酷,广大农民纷纷破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聂夷中目睹此景,写下了一些同情人民苦难的诗篇。“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诗表现农民处于进退两难的窘迫境地。假如不预先出卖“心头肉”,这“眼前疮”就无法医治,它很可能要了农民的命。但如果“剜肉补疮”,眼前的难关固然可以熬过去,但往后的日子还是死路一条。因此剜肉补疮虽然能解一时之急,却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剜肉”的有害行为,反而会加剧自身困境。
成语运用
“剜肉补疮”指剜出肉来疗补疮疡,比喻不考虑后果,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连动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宋·
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从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剜肉补疮,以欺天罔人,不惟无益,而或反以为害。”
宋·
周南《蚕妇怨》诗:“寒女寒女无重叹,且将败缕缝新绽。愿得明年蚕叶平,剜肉医疮为汝办。”
明·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江老儿是老实人,若我不允女儿之事,他又剜肉补疮,别寻道路谢我,反为不美。”
明·毕自严《兵饷日增疏》:“尤可虑者。竭泽焚林,识者寒心;剜肉补疮,终当立尽。”
清·
魏裔介《合计天下兵食疏》:“然虽勉完此项,而人穷粮贱,剜肉医疮,其苦难之状,有难以笔舌形容者。
清·东鲁狂生《醉醒石》一三回:“挖肉补疮.其孔日大。雪中埋尸,见日终化。”
茅盾《林家铺子》四:“为难的是人欠我欠之间尚差六百光景,那只有用剜肉补疮的方法拼命放盘卖贱货,且捞几个钱来渡过了眼前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