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是用强制的方法
夺去或照法律
取消的意思。,社会剥夺这一概念应用的最为广泛。主要从人们妒忌性偏好特性的角度出发,强调通过与其他群体类比导致对自身现状感到不满的心理过程。
唐 陈子昂 《
上蜀川安危事》:“实缘官人贪暴,不奉国法;典吏游容,因此侵渔。剥夺既深,人不堪命。”
毛泽东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对于明显的反革命分子,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分子,事情好办,剥夺他们的言论自由就行了。”
类似这样的事件,使得研究者将相对剥夺分为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两种情况(Runciman.1966;Vanneman&Pettigrew,1972):群体剥夺源于一个内群体的成果与一个外群体进行的比较,特别是与那些更有优势的外群体进行比较。群体剥夺相比个人剥夺,在种族认同方面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Petta&Walker,1992)。
弱势群体成员在个人层面与群体层面比较中都会产生较强的歧视知觉,这一普遍性发现让群体剥夺概念特别有趣。弱势群体成员会感受到针对其群体的高度歧视。然而,在被问及个人是否因其群体而受到歧视时,同一个体所感受到的歧视程度便显著较低(Crosby,1982;Taylor eta1..1990),这便是个人与社会歧视感知的明显不同。针对一个群体的歧视与感知不公和渴望社会变革方面有着更紧密的联系(Guimond&Dube’一Simard,1983;Walker&Pettigrew,1984;Kawakami&Dion,1993)。因此,人们只有在扮演其社会身份时,才愿意为了群体福利和利益而发起或参与
集体行动(Wright,2001)。
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之间的区别,还体现 在人们对自身是否被公平或公正对待的判断上。公正的相对剥夺理论(Davis.1 959;Runciman,1966)认为,人们对生活中公正的看法,并非来自他们成果的实际价值,而是来源于他们的所得与期待的比较。如果我已经拥有很多,但预期的更多,我会觉得待遇不公。如果得到很少,但预期也很少,结果就会显得公正。预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社会比较来确定的。如果其他人拥有的比我多,我会觉得被剥夺了。但如果其他人也同样剥夺了,我就不觉得那么坏了。因此,被剥夺的体验是相对的。
文明的发展忽略人性的特殊过程,首先可以在人类本能倾向所产生的变化中看出来。在文明的压力下,人类本能中有一些似乎已被“同化”了,出现了某些取代它们的东西,这就是表现 在个体身上的“性格特征”。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儿童的肛门性欲。儿童对排泄器官和排泄物的主要兴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特征,如吝啬、有秩序和清洁。这些特征本身具有价值和受欢迎的特质,在文明的压力下得到了强化,直到明显地支配着人格和产生“肛门性格”。显然,秩序和清洁主要是文明的要求,虽然它们的必要性对生存来说并不特别明显,把它们作为快乐的根源也同样不合适。从儿童的肛门性欲到肛门性格,必须使本能改变它们满足的条件,沿着另外的道路发展——本能目的的升华作用。这同时也表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和个体的力比多发展过程之间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