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蚀作用
地质作用
地表的矿物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可以使其分解、破碎,在运动介质作用下(如流水、风等),就可能被剥离原地。剥蚀作用就是指各种运动的介质在其运动过程中,使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其产物剥离原地的作用。剥蚀作用是陆地上的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地质作用,它塑造了地表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同时又是地表物质迁移的重要动力。
地面流水剥蚀
地面流水包括片流、洪流和河流,它们在大陆上分布非常广泛,是塑造陆地地貌形态的最重要的地质营力。其中,片流是大气降水的同时在山体斜坡上出现的面状流水,它随着大气降水的结束而停止流动;洪流是大气降水的同时或紧接其后在山体的沟谷中形成的线状流水,且在大气降水后不久该流水消退。所以,片流和洪流可统称为暂时性流水。而河流则是常年性的线状流水。地面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或沟谷由高处往低处流动,将势能转变为动能,这种动能常称为水的活力,其表达式为a=1/2mv2(a表示活力, m为水的流量,v为流速),活力的大小决定了地面流水剥蚀作用的强弱。从式中可看出,流水的活力与流量和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流量与补给水源有关,流速受地形的影响。因此,处在不同环境中的地面流水,其剥蚀作用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如一条河流在不同河段其流量、流速都不一样。在上游,支流少,补给水源较少,河床的坡度较陡,所以流量小,流速快;而在下游则相反,流量大,流速小。
河流侵蚀
一条河流在地面上是沿着狭长的谷地流动的,这个谷地称河谷。河谷在平面上呈线状分布,在横剖面上一般为近“V”字形,主要由谷坡、谷底、河床组成。河谷两侧的斜坡称为谷坡,谷坡所限定较平坦的底下部分称谷底,河床是指常年被水占据的水槽,这三者常称为河谷要素。
河流的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是通过其动能或挟带的沙石对河床的机械破坏过程,而化学侵蚀作用是通过河水对河床岩石的溶解和反应完成的,尤在可溶性岩石地区比较明显。虽然河流的侵蚀作用有这两种方式,但它们通常是共同破坏着河床的,难以把它们区分开来。总的说来,机械的侵蚀作用更为主要些。河流侵蚀作用按侵蚀的方向又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几乎贯穿于整条河流中,两者是同时发生的。在河水对河床岩石下蚀的同时,也对河床两侧岩石进行侧蚀作用。但由于不同河流及不同河段的河水流速、河床的纵比降、岩性、地壳运动等因素不同,这两种侵蚀作用的强弱也就不同。有的地区或地段表现出以下蚀作用为主,而有的却以侧蚀作用为主。一般来说,在河流的上游常以下蚀作用为主,使河谷横剖面形成“V”字形;在下游则以侧蚀作用为主,塑造成谷底宽平、横剖面为碟形的河谷;山区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而平原区河流则以侧蚀作用为主。
片流与洪流剥蚀
由片流对山坡松散层产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片流的剥蚀作用。片流是一种在斜坡上的面状流水,流速慢,水层薄,所以它的剥蚀作用弱且具有面状发展的特点,故又称洗刷作用。虽然片流的剥蚀作用较弱,但是大量的风化产物剥离原地的最初动力就来自片流,河流所搬运的物质大多数是由片流提供的,片流还是大气降水形成最初的地面流水,剥蚀形成地表形态的雏形,现今许多地区出现的大量水土流失也与片流的剥蚀作用有关,所以片流的剥蚀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地下水剥蚀
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地下水主要在岩石空隙中渗流,流速慢、水量分散、冲击力小,所以其机械潜蚀作用很弱,但由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常含有较多CO2和各种溶剂,因而化学潜蚀作用显著。
冰川剥蚀作用
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沙石对冰床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冰川的剥蚀作用。其方式有挖掘作用和磨蚀作用两种,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一种机械破坏过程。
风蚀作用
风改变地表形态的强弱主要取决于风力,风力又与风速大小直接相关。当风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风就能移动或扬起地面的沙粒。携带沙粒的气流(风)称风沙流,风沙流是风的剥蚀作用的最主要动力。
海洋(湖泊)剥蚀
海洋的剥蚀作用是指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解作用和海洋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物质的破坏作用,简称海蚀作用。海蚀作用按方式有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3种。机械海蚀作用主要是由海水运动产生动能而引起的(如波浪、潮汐等),破坏的方式有冲蚀和磨蚀;化学海蚀作用是海水对岩石的溶解或腐蚀作用;生物海蚀作用既有机械的也有化学的。机械、化学和生物海蚀作用这3种方式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但以机械方式占主要。因海岸地区水浅,受波浪和潮汐作用影响大,因而该区域是海蚀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19:44
目录
概述
地面流水剥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