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
龙门县龙华镇
功武村,地处珠三角东部,包括五宅第、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是廖剩甫及次子于明
洪武元年(1368年)所建,已有六百多年。
历史沿革
功武村的始迁祖为廖剩甫,五世祖剩甫公廖坚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任增城县令,率次子从龙门县城北面的菱角塘迁徙功武村。功武村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所建,已有六百多年,廖姓族人自始祖迁至此地传世已有30多代。
功武村的一世祖廖剩甫,是宋开庆进士,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南宋太尉
廖金凤之子。元至治元年(1321年),廖剩甫以文学富博任江西瑞州路同。廖剩甫原故居住西林都丫髻山经口,后住菱角塘。明洪武元年(1368年),廖剩甫从西林都菱角塘迁居新址,因先祖以武功文德起家,遂赋新址为功武村。
明朝初期,功武村四世廖兰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开居五宅第。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廖云谷后裔廖观高中进士,将五宅第按进士第格式进行扩建,并在清康熙六年(1667年),修筑五宅古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官厅左右青云小巷口的三栋房屋先后被日军飞机轰炸,后由村民修复。
建筑格局
功武村选址背依后龙山,面朝增江水,一条正街如主轴线贯穿古村,由“山”、“水”、“古街”组成功武村的主体格局。正街的东端是古村最早的祠堂——廖氏宗祠,廖氏宗祠面朝正街,背靠后龙山,正街从此而发,贯通到增江河边。增江河边是古码头,正街用青砖(“熟砖”)铺成,两侧商埠临街而建。功武村往两翼扩展地盘,两侧的房屋密集程度和延伸距离相当,呈平衡之势。五宅第位于正街中部南侧,是功武村中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
主要建筑
五宅第
五宅第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积约9200平方米,以官厅、碉楼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建有居民住宅。沿中轴线上的五进五开间的官厅,通面阔23.6米,通进深56米,头进面阔五开间,红砂岩石墙基,水磨青砖墙面,人字封火山墙,屋顶狮子、博古图案作饰,屋檐下墙壁置砖雕、灰塑。左右为廊通二进,中间为天井。二进名曰:“菑畲堂”。堂前有四条檐柱,覆盆八角柱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三架用三柱后墙承重,后金柱间有木屏风,后堂中悬挂一块木质“菑畲堂”横匾。三进为祖堂,中为祭祖厅,厅中有木雕神台,边框以木透雕挂落。左、右置房。四、五进为住宅房屋。四进原设宜休书室。
五宅第是八世祖公之一的廖兰窗第五子廖云谷及其后人居住之地,是具有广府特色的客家村围,注重防御性设计。五宅第整体格局保存完好,两侧的民居联排布置,呈“梳式”布局,四周筑起围墙,四个转角有望楼可眺望外围情况,围墙高大、坚固,可保护内部居民。碉楼建有四层,体量高大,防御性较强,墙体厚实,开窗很小,多年来保护了族人的安全。五宅第建筑细部都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征,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木雕、灰塑等建筑构件及正街店铺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五宅第在建筑构造、材料、构造和工艺上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是研究当地建筑技艺的典型案例。
古码头
古码头与正街相通,全长约500米。码头原是广州到龙门水路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处。古码头保留了大量石阶铺地,并分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沿街仍保留多家商铺建筑,另有村公所、卫生所、书室等公共建筑,代表了清代曾经兴旺的山区乡村商业模式和繁华的乡村生活。古码头及增江沿岸风景优美,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具有重要的景观艺术价值。
廖氏宗祠
廖氏宗祠位于功武村东隅。是一座三进五开间的清代建筑,面阔19.6米,进深52.3米。历经200多年风雨依旧古韵长存,梁、柱上的人物花鸟,雕刻生动。与一般宗祠不同,廖氏宗祠内设庭院,筑廊、亭,栽花草树木,如江南园林。
正街
正街是功武村一条长约一里,宽不足一丈的小街。街中心青砖横直相间,犹如龙脊,故又称“龙街”。正街路面青砖铺地,左右店铺林立,村外是货、客两运的码头,是一个生意兴隆的商埠。现存的店铺中,有一间“畅记”仍保存旧时的木板店门、曲尺柜台和近店门而砌的“铺踏头”。
历史文化
廖金凤(1238-1307年),字叔详,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初授增城县令,后投笔从戎,累官太尉,阶银青光禄大夫。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
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
路线
从惠州市区出发,经金龙大道、广河高速可至功武村古建筑群,约90千米,约需1小时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