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成像
通过刺激特定感官,引起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神经活动,并通过磁共振图像来显示的一种研究方法
功能成像是通过刺激特定感官,引起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的神经活动(功能区激活),并通过磁共振图像来显示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不但包含解剖学信息,而且具有神经系统的反应机制,作为一种无创、活体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了解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基本原理
功能成像最初是采用静脉注射增强剂等方法等来实现的。
199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学者Ogawa等首次报告了血氧的T2*效应。在给定的任务刺激后,血流量增加,即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而脑的局部耗氧量增加不明显,即脱氧血红蛋白含量相对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具有比氧合血红蛋白T2*短的特性,另一方面,脱氧血红蛋白较强的顺磁性破坏了局部主磁场的均匀性,使得局部脑组织的T2*缩短,这两种效应的共同的结果就是,降低局部磁共振信号强度。由于激活区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含量的降低,作用份额减小,使得脑局部的信号强度增加,即获得激活区的功能图像。由于这种成像方法取决于局部血氧含量,故称为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成像。
应用
包括正常脑功能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研究,目前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功能成像最早应用于神经生理活动的研究,主要是视觉和功能皮层的研究。后来随着刺激方案的精确、实验技术的进步,功能成像的研究逐渐扩展于听觉、语言、认知与情绪等功能皮层及记忆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对于脑神经病变的功能成像研究,已有大量的论文报道,涉及到癫痫、帕金森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AD)、多发性脑硬化(MS)及脑梗死等方面。由于其时间、空间的分辨高,所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治疗和愈后的跟踪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精神疾病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也有相应的研究。功能成像对于神经疾病的研究、诊断、进展估计及实验性干预治疗效果的评价,能提供敏感、客观精确的信息评价。对肿瘤病变的手术及放疗计划的制定、预后估计、减少手术损伤和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成像的实验设计主要采用“基线-任务刺激的OFF-ON减法模式”来实现。通过外在有规律的、任务与静止状态的交互刺激,得到激活条件与控制条件下同一区域的信号,经过傅立叶转换后获得一系列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原始图像。图像后处理时,通过设定阈值使两种状态下的原始图像进行匹配减影,减影图像经过像素平均化处理后,使用统计方法重建可信的功能激发图像。目前常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是相关分析、t检验。通过这些后处理我们不但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并可有效地消除部分图像伪影。
技术方面,对于小血管BOLD效应与场强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功能成像的研究较适合于在高场强的系统上进行。研究表明,场强在1.5T以下的系统不适于进行脑功能研究。对成像序列的要求,一般使用T2*效应敏感的快速成像序列,如GRE、GRE-EPI、SE-EPI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1 09:46
目录
概述
基本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