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图
图书
功臣图》是以手绘摹本的方式,将《凌烟阁功臣图》、《洪武开国勋臣图》和《云台三十二将图》合集出版。
功臣图简介
本书以手绘摹本的方式,将《凌烟阁功臣图》、《洪武开国勋臣图》和《云台三十二将图》合集出版。
图谱的形成
人物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岩画,人物画中最难的肖像画,最早见于《尚书·说命上》的记载。说商武丁为了聘一名奴隶为相,又恐不合官制,推说夜梦上帝赐良弼,依描述画立像广求于天下。郊野有个筑墙的人奇像,遂引以为相,赐名傅说。《说苑》记载了东周,齐敬君为齐王绘九重台,画妻像立于对面以解相思之苦,齐王见其妻美,出金百万而纳之。存世的最早的肖像画实物是长沙楚墓出土战国时期的《驭龙图》和《夔凤图》。其运笔用墨表现了中国白描在战国时的成熟。《汉书·李广苏建传》载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共十一人。《论衡》中说:宣帝之时,画图汉列士,或不在于画上者,子孙耻之。“有功名图麒麟”之说,时人视麒麟阁画像为表彰功勋的最高形态。东汉明帝永平时,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贞观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下诏曰:自古皇王。褒崇勋德。既勒名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阁着其美。建武功臣。云台纪其迹。司徒等二十四人。宜酌故实。宏兹令典。可并图画于凌烟阁。庶念功之怀。无谢于前载。旌贤之义。永贻于后昆。由闫立本依实人大小画稿,阴刻于石壁。传有拓本残片于世。乾隆年间布衣上官周夫颂古人诗读古人书,想见其人而不得见,诚千古之恨事也。少时工写人物,常摹仿有明一代开国勋臣,凡四十四人,藏弆箧者久之,无岁月侵寻。由此形成了人物画中,功臣图谱。然随岁月流失,南宫云台不复存在,凌烟阁毁于战火,原图失佚,幸有康熙年间刑部主事刘源,绘唐凌烟阁功臣像,镌刻传世。复有道光年间张士保集成云台三十二将图,虽有因袭前人之嫌,仍不失以为善举。尽管这套本以肖像出现的图谱已与肖像相去甚远,然在人物画中,仍不失其重要地位。
重新摹绘的原因
原图为版刻作品。首先是单色雕版印刷会使墨色损失殆尽,墨稿的浓淡、轻重、干湿韵味全无;其次墨稿经镌刻对笔意的增损,最主要的振颤以及转折、提按、粗细的变化是再优秀的刻工也难以完整地表现的;再经数次翻刻、版涨木缩等更加剧了与原作的差别;还有载体变色、残损。为了使更多的人看到这么优秀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采取了最先进的现代化手段,经扫描、计算机修版、去底、提线从而获得了清晰的线稿。但是由于使用计算机的现代人已远离毛笔,对于笔意不甚了了,经由现代电脑修图的图稿,已使原图面目全非,仅仅剩下了形的一个空壳而已。文物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以云台三十二将为例:功臣图悬于云台阁,云台阁在南宫,南宫就在东都洛阳。然而皇宫现在的位置仍不能确定,南宫的位置也就不能确定。三十二将图失佚,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是后世的摹本刊行,因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能完全地表现艺术作品。如今印刷完全具备了再现艺术作品条件,而母本又残损不能录入了。为了使这么宝贵的画谱复生,迫不得已采用最笨的方法,用晌拓法逐笔摹写。无超越古人之心,有再现辉煌之意。这仅仅是一种倒行逆施依刻本复原墨稿的艰苦工作。
手绘摹本的作用
中华文化有别于其它文化的外在表现即文具——生纸和毛笔,天才地创造了全民族的线的表现形式。而今往往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由于文具的趋同,绝大多数的现代人已经不能用毛笔在宣纸上随心所欲地画一条线了,线描内在的民族性支撑正在丢失。这套图谱如果对于二维的设计有所帮助;或者在制作过程中,如浮雕的运刀转折有借鉴作用,能表现出是几千年中国人运笔用墨风韵的话。这一份辛苦就是值得的。
于图旁附文,古人多以赞文。四字一句,简单明了,以助读图。源于虞舜的祭祀,合乐以赞,相当于咏唱的歌词;直到司马相如,赞文成为一种以赞美为主的文化体裁。经历代沿革,图赞已成为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文并茂的中华传承图谱史的最重要的构成。本书配文没有采用赞文的形式,而是基于《后汉书》《旧唐书》和《明史》作了缩写,未加润色。对于知道古代那些事,那些人或多或少有些帮助。读者,特别是工艺美术工作者在使用本图谱时,可以很方便地依需要运用赞文的形式,使每帧图文演变为图赞的形式。对于学习人物白描技法是较好的范本,尤其是明代部分表现最充分,运用了各类白描方式。对于工艺美术行业来说,它只是一本图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14:36
目录
概述
功臣图简介
图谱的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