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种病毒与第二种不杀死细胞的病毒共同感染细胞的结果,而使此病毒量增加,叫做加强作用。例如,在接种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前先用副流感Ⅰ型病毒感染细胞,则接种后VSV的产量增加;疫苗诱导的高滴度抗体(包括中和抗体)能加强异源毒株的感染性和致病性等。
由于一种病毒与第二种不杀死细胞的病毒共同感染细胞的结果,而使此病毒量增加,叫做加强作用。例如,在接种
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前先用副流感Ⅰ型病毒感染细胞,则接种后VSV的产量增加。
副流感Ⅰ型病毒是一种加强病毒,它能抑制
干扰素的产生及其作用。用副流感Ⅰ型病毒感染鸡胚后,产生一种细胞蛋白质,叫做“加强者”,并且把它释放到鸡胚的羊水中,这种“加强者”具有一种抗干扰素的作用,而不是病毒直接的作用。
虽然加强作用和
互补作用都能导致病毒量的增加,但它们却是有区别的。互补作用是一种病毒产生的蛋白质为另一种病毒所利用,而加强作用,则是抑制蛋白质(干扰素)的产生或其作用被加强病毒所抑制。
最近,Vaslin等人T细胞HuT78培养快速致病株SIVsmmB670,取无细胞上清用β一丙烯内酯灭活,然后经蔗糖等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用高效佐剂Ribi Detox(含有分枝杆菌细胞壁骨架和单磷酰脂A)以油包水或水包油的方式与灭活并提纯的病毒进行乳化,每个剂量含病毒蛋白100μg。分别以两个月和四个月的间隔,三次肌肉内接种罗猴,A组(五只)注射水包油疫苗,B组(五只)注射油包水疫苗。在最后一次免疫之后三个月,用10~100个半数猴感染剂量的SIVmac251攻击,该攻毒株是用猴PBMC培养的,与制备疫苗所用的病毒SIVsmmB670不是同源性毒株,但也是快速致病株。
在攻毒前,B组猴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ELISA抗体滴度为105~106,中和抗体滴度为160~320,
淋巴细胞在体外对免疫原刺激呈强烈的增生反应并产生1L一2。A组猴不能检出中和抗体,ELISA抗体滴度也较低(102~104),淋巴细胞对免疫原的刺激没有增生反应,1L一2的产生也较少。另外,这些动物还产生高滴度的人细胞抗体,还有
牛血清白蛋白的抗体。攻毒试验表明,两组猴对攻毒均无保护反应,而且,B组猴的临床表现比A组或对照组猴更为严重,在攻毒后七天发生高热和严重的淋巴腺病,在攻毒后14天,发生严重的病毒血症。
利尿酸与
卡那霉素联合应用,曾观察其急性或慢性情况下的耳毒作用。10毫克/公斤利尿酸及100毫克/公斤卡那霉素合用在两种暴露情况下,较之合用少量卡那霉素(50毫克/公斤),所测出的电位有显著下降,
其结果主要表现为EP(耳蜗内电位)的改变。所以,利尿酸及卡那霉素的作用,似主要影响血管纹的代谢。 根据作者在急性情况下的电生理学观察,不仅同时的药物暴露可增加其耳毒性后果,而且在以后的应用中也造成治疗上困难,如以往曾用过耳毒性抗菌素,继之用和利尿酸即如此。所以,对每一病人采用利尿酸之前,应仔细询问以往用药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