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黑雁(学名:Branta canadensis)是雁形目鸭科黑雁属动物。加拿大黑雁体型较大,颈长;头呈黑色,带白斑,与面颊形成鲜明对比;双翼大,呈深色,背呈棕色,胸部和腹部颜色浅,下腹部和臀部呈白色。雌鸟与雄鸟羽毛颜色相似,但雌鸟体型较小。
动物学史
根据”
美国鸟类学家联合会“(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2004年)的规定,加拿大黑雁(Branta canadensis)在2014年被拆分为加拿大黑雁(B. canadensis)和
小美洲黑雁(B. hutchinsii),分别划分有7个和5个亚种。
形态特征
加拿大黑雁是世界上最大的雁形目的物种。该物种的
性二态性程度较小,其中雄性比雌性略大,但两者的体重在3-10.9千克之间。身高76-110厘米,翼展为1.3-1.7米。尽管性别之间的差异很小,但它们看起来相似。头和脖子很长,背部有不同深浅的棕灰色羽毛,腹部和臀部通常呈乳白色或白色。头、颈黑色,咽喉延至喉间具明显的白色横斑。尾短,黑色,尾上覆羽白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有7个亚种,区别在于头部的不同,白色花斑的大小和位置有区别,身上羽毛的灰暗程度也不一样。在7个亚种中,最大的是加拿大黑雁指名亚种,通常重约6.4千克。具有黑色的鸟喙和双脚。鸟喙外缘有薄的类似梳状的脊,以帮助进食。
幼雁为黄色,背侧有灰绿色的羽毛,有时头上也有,具体取决于亚种。
近种区别
小美洲黑雁在外观上与加拿大黑雁非常相似,该物种曾经被认为是加拿大黑雁的一个亚种。这两个物种装饰脖子底部并与其余下部过渡的狭窄白领是相同的。它们的体重也大致相似,加拿大黑雁仅超过3千克。但是,大多数时候加拿大黑雁的体型都很大,重达6.4千克。因此,有必要找到其他区分标准:小美洲黑雁鸟喙较短,形状与加拿大黑雁不同。飞行中脖子的长度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标识,小美洲黑雁的脖子要短得多。行为标准也可以考虑:加拿大黑雁通常发出更大的声音。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或在邻近海岸的低山草坡上。主要栖息在北极沿岸苔原低洼地上,通常离海水潮汐带不远,特别是被很多潮汐溪流分割的苔原平原上较常见,通常离最高潮汐线仅几公里距离。有时它们也从海岸潮汐地带延伸到富有草的内陆苔原湖泊和有草生长的湖中岛上。繁殖期的生境主要是由
苔藓和
地衣覆盖的冻原或灌木冻原地带,特别是在苔原上地势较高而又比较干燥的地方,或水域附近有稀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冬季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地区,也出现在周围地势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区,偶尔还出现在农田地里。
繁殖后期小鸟出来后,则迁至各种湖泊和水塘中。冬季则多在植物生长茂密的海岸地带。通常早晨到海生植物茂密的海边沼泽地带和海边烂泥地上觅食,然后再飞回海上休息和喝水。下午继续沿海岸觅食,直到日落。晚上栖息在辽阔的海面上。
生活习性
喜集群,常成群活动和栖息。飞行时两翅煽动迅速而有力,并发出“呼呼”声响。通常呈直线飞行,但也常常在海面上空盘旋和来回飞翔;转弯也很灵活。善于游泳和潜水,飞翔的速度也很快,从水面上飞起时,也总是在不停地鸣叫。晚上一般栖息在水面上、水边浅水处或者沙滩上。每天黎明就成群结队地飞到草原上去觅食,中午又回到水边去休息、饮水和吞食沙粒,晚上有时也在觅食地栖息。当气候较为恶劣,特别是有暴风雨侵袭的天气下,也常到芦苇丛中躲避。在水面上汇集成密集的群体。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当它们刚迁到繁殖地时由于冰雪尚未融化,它们主要取食岩石下面的苔藓和地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植物开始荫发,它们开始大量觅食重新长出来的植物嫩芽、植物茎和叶。秋季和冬季则在海岸觅食大叶藻和海藻,此外它们也偶尔觅食少量的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小的甲壳类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鱼卵。它们主要在清晨和下午觅食。繁殖季节主要在苔原地上取食,非繁殖季节则在沿海和海边泥地上取食各种海藻。取食方式除一般的将头颈伸入水中取食外,它们也能像某些鸭类一样,在浅水中尾朝上的扎入水中取食水底食物。
分布范围
繁殖地:格陵兰和美国。
留鸟:巴哈马、加拿大、开曼群岛、古巴、海地、墨西哥、波多黎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引进:比利时、德国、荷兰、挪威、瑞典和英国。
引进(繁殖地):法罗群岛、芬兰和新西兰。
引进(非繁殖地):法国和波兰。
引进:奥地利、捷克、丹麦、俄罗斯联邦(欧洲区)和乌克兰。
游荡:拉脱维亚。
游荡(非繁殖地):白俄罗斯、立陶宛和卢森堡。
游荡(季节性不确定):牙买加。
游荡:澳大利亚、百慕大、保加利亚、冰岛、日本、基里巴斯、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列支敦士登、马绍尔群岛、葡萄牙、俄罗斯联邦(东亚区,中亚区)、 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在加拿大、阿拉斯加、美国大部分地区和美国北部部分地区的苔原上繁殖,并在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北美南部越冬。外来种群居住在美国正常繁殖范围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许多西欧国家。发生在白令海地区的亚洲亚种自1914年左右以来已经灭绝。
繁殖方式
繁殖期是从春天3月中到8月底。巢由干草等构成,里面铺垫有一些绒羽。每窝产卵4-7枚,卵呈白色和淡黄白色,由雌雁单独承担孵卵,雄雁在雌雁产卵和孵卵期间均在巢的附近担任警戒任务。当雌雁离巢觅食时,便用巢边的绒羽和草将巢掩盖起来。如果遇到入侵者来临,亲雁便高声鸣叫,声音显得焦虑不安,同时装出一副威吓的姿式,有时甚至做出准备攻击入侵者的姿势而绝不弃巢逃走。孵化期为25-30天。雏雁孵出后就已经被有羽毛,属于早成雁。当雏雁孵出以后,雄雁也加入到抚育和保卫雏雁的行列之中,与雌雁一起共同带领雏雁到植物茂密的地方觅食,亲鸟照顾雏鸟40-73天。7月末到8月初,成雁开始换羽,时间大约为15-20天。幼雁2-3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全球物种数量估计为平均5,000,000-6,200,000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5)。 欧洲数量估计为1,000-5,000对,相当于2,000-10,000个成熟个体(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趋势论证:总体物种数量趋势正在增加,尽管有些种群可能稳定而有些则在减少(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 在距2007年前的40年中,该物种在北美经历了重大的统计显著增长(在40年中增长了1500%,相当于每十年增加101%,来自几个专业机构的调查)。估计欧洲的种群数量正在增加(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相关文化
电影
伴你高飞 (Fly Away Home):是一部拍摄于1996年的美国电影。由著名导演
拉罗尔·巴尔兰德(Carroll Ballard)执导,
安娜·帕奎因(Anna Paquin)等主演。电影主要是讲述单亲家庭的故事。
影片中的小主人公爱米意外的发现了一窝大雁蛋。爱米将这些雁蛋带回家,用自己的衣服和灯泡作了一个简单的孵化箱,一天天的等待着小雁出壳。一天,当爱米再次打开孵化箱的时候,一群湿漉漉的小雁子正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着她。小雁子出壳了,爱米成了雁妈妈,小雁子们始终寸步不离的跟着她,在她身后争先恐后的奔跑着,失去母亲的小爱米重新找到了快乐。
可是按照政府的规定,野雁不可以被家养。为了让这些野雁重返自然,为了让爱米从失去母亲的悲伤中解脱出来,父亲卖掉了自己心爱的月球登陆舱,为爱米做了一架像大雁一样的飞机,教会了爱米飞翔。爱米驾驶着飞机冲上蓝天,在她身后,有长长的一队大雁在陪伴她一起飞翔。爱米和父亲驾驶着飞机,带着雁群,向雁子过冬的地方——安大略湖飞去。他们飞过河流,飞过草地,飞过城市。爱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把这些加拿大黑雁带回了家。等候在那里的一大群人都高兴的欢呼起来。阳光下,爱米的野雁在湖水中自由的嬉戏,南方的太阳柔和的给它们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