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的科学。以研究地球上空气、水和固体部分的运动以及这些运动的动力为目的。包括火山学、地震学、地貌学、构造地质学等。
研究内容
动力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地壳部分的各种变动,如地壳变化、岩浆活动、地应力分布和地质构造等;(2)地壳部分变动的动力来源等。
学科联系
地球气候的冷热变化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无关,黄道大波动的缘由也并非天文因素所致。“地球气候的冷热变化不在于太阳或天外因素,而在于地球内部的本身变化”。这就是新动力地质学与新动力气象学基本原理。本文以“地球释能大陆极向运动说”为根基,创立了新动力地质学,并以此为依据,解释构造运动及海陆再分布与大气环流及地球气候的变迁。
关键词:构造运动 气候变迁 热带洋流
大气环流 冰进 冰退
在地球形成的地质年代中,地球上曾经发生过数百次大规模的冷与热相交替。地球最冷时,极地的冰川可以伸延到较低纬度,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也有过山谷冰川发育。地球最热时,两极的冰川大量熔化,在极地不仅有代表湿热气候的煤层,同时还有热带动植物化石存在。
天文学家确认:“在地球生成的40多亿年中,太阳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冷与热变化”。既然太阳不是“暴冷暴热”,那么地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冷与热相交替?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或者与黄道的大波动等天文因素有关。然而,地球离太阳近,反而是冬天(寒冷);距太阳远,反而是夏天(炎热)。这说明,地球气候冷热变化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毫无关系的。
笔者上世纪80年代提出“地球释能大陆极向运动说”。该说认为,“地球是个中间膨胀造陆、大陆向两极移动的天体”。指出:早期的地球是没有陆地的,陆地产生是熔岩上涌的结果,即:“岛屿→岛弧→陆地→大陆”的生成与形成过程。该说还认为,“地球是源于太阳星云外围物质的一部分,是在物质聚集、收缩、旋转中形成,其重物质被聚集中心,轻物质被分离外围,当内部物质足以抗衡压缩它的外部物质时,膨胀现象由此发生,使一个早期冰水交加的地球,演变成一个海、陆、冰川相分布的地球”。就是说,地球的成因是“物质集聚、能量释放、陆地生成、地表形变”的过程。
据上可知,陆地主要生成在较低纬度,当低纬大陆生成并向两极的移动中,就发生了海陆再分布与地球上的各种震荡运动。这不仅构成火山、地震、洋流与气候的变迁,同时造成了地貌和地表土层(红土、黄土、黑土等)的演变及动植物的异变和演化。所以,极地有热带动植物的化石,并非是极地有过热带气候,而是古地质年代的热带地层移到了极地。同理,低纬度地区的冰川形成,也并非是太阳的辐射能量减弱,而是低纬度的大陆移走后,太阳直射区的下垫面,洋面变大、海水增多、海洋变深、海水的吸热能力增强所致。
地球呈现着低纬度海退成陆,中纬度褶皱造山,高低纬度被极地引力收缩状态。当低纬度陆地多,洋面少,太阳直射区下垫面反射太阳能增强,就会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造成两极冰川融化,促使全球变暖(冰退)。反之,当低纬度洋面多,陆地少,太阳直射区下垫面吸收太阳能增强,就会导致全球气温下降,造成两极冰川积累,发生全球性变冷(冰进)。地质年代中所形成的冰期与间冰期冷热相交替,就是太阳直射区的下垫面海陆再分布所致,也是地球历史上所发生大规模冷热气候变化的原因。
太阳赋予地球的热能是不会变化的,而地球接收太阳的热能也是不会改变的。其热能不在地球的这一地区表现出来,就会在地球的另一地区体现出来。造成地球某个地区的寒冷或暴雨成灾,必然伴随着另一地区的炎热和干旱。因此,太阳直射区的下垫面及赤道带上空的云层变化,关系着全球的气温变化与极地冰川的前进与后退。“如果低纬度上空云层增多增厚,那么两极的云层则会相对减少;如果低纬度上空的云层减少或变薄,那么两极的云层则会相对增厚”。这种变化不仅导致太阳对地球热能的重新分布,同时会发生全球性气候带的变迁。
赤道带上空的云层起到全球的恒温作用,导致赤道带不是最热,太阳回归时不是最冷(寒冷发生冬至以后),该云层变化与全球的气候息息相关。近代,厄尔尼诺效应的发生,就是因为低纬度构造运动增强导致了热带洋流变暖。而海水的增温会使低层大气的对流层变化,这种局部的变化曾被笔者称为“暖池浴室”效应,即暖池移动到哪里,那里的降水就随之增强。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本是赤道带随地球自转的暖洋流受南美大陆阻挡,造成南极沿大陆边缘回旋的冷洋流被赤道带暖流所取代,发生南美洲西海域在圣诞节前后出现反常升温现象,该现象被当地人称为“圣婴”,其西班牙语发音是“厄尔尼诺”。此现象不仅造成当地的鱼类和鸟类大量死亡,同时造成太平洋东部猛降暴雨,太平洋西部却出现干旱少雨现象,导致南美洲暴雨成灾亦造成全球性气候反常。笔者上世纪90年代初,曾撰写《厄尔尼诺之迷》文章对此进行过解答。1996年后,“厄尔尼诺”变成了新闻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地内能量的释放会使海水增温,海水温度又反映在大气中。地球低纬度地区主要以海洋为主,该区构造运动的强与弱关系着全球的气候变化。所以,两极冰川的融化,并非是太阳暴冷暴热所致,而是海水增温或赤道带上空的云层发生了变化。由于冰川对气候非常敏感,两极冰川的消融或积累均会造成地球质量重新分布。“当冰川消融
地球自转速率减缓时,构造运动就会相对减弱;当冰川积累地球自转速率加快时,构造运动就会相对增强”。这就是构造运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及周期性洋流波动与大气环流所导致的地球气候变化原因。
太阳直射区的下垫面关系着全球气温的变化及冰进与冰退,关系着全球的气候带变迁。不仅赤道带洋流(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有影响,赤道带上空云层对全球的气候亦有影响。过去的年代中,地球低纬度构造运动增强,大量的熔岩上涌导致了洋流变暖并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由于熔岩上涌并伴有火山的喷发,火山尘在低纬上空形成屏障,阻挡了太阳对下垫面辐射能减弱,亦造成热能向两极方向增强,便发生两极冰川大量融化,中纬度地区干旱少雨,低纬度地区水患成灾现象。
上世纪末,菲律宾火山多次大喷发,该火山是有人类记载历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喷发,火山尘冲上平流层转为强劲的水平运动,它地处低纬度,构成了高空的屏障,与“厄尔尼诺”起到相同作用,造成赤道带上空云层变厚,阻挡了太阳对下垫面海水的热辐射,使低纬度地区变冷,高纬度气温上升。然而,两极的冰川大量消融会使海水上涨,便造成了地球质量的重新分布,使之自转速率减缓。从而使极地反气旋减弱亦使西北信风减弱,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干旱少雨气候,而东南信风的增强,又导致了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增加(夏季的洪涝灾害)。
降水本是源于海洋的蒸发,美国的气候变化关系着太平洋的气旋变化,西欧的气候变化关系着大西洋与极地的气旋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关系着西欧的气旋变化。我国故有“南涝北旱”或“北涝南旱”现象,其原由是我国中部“秦岭”褶皱带天然屏障。但我国又属于中纬度西风带,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使随地球自转的大气环流,易沿着青藏高原的南缘入侵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前些年的气候反常,主要在于极地冰川的消融,导致了海水运动及大气环流减缓,使海洋蒸发的大面积降水云系随地球自转方向主要在较低纬度运动,无法从北太平洋入侵白令海峡经格陵兰环绕西欧及西伯利亚入侵我国内陆,便发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数十年罕见的高温与干旱(冬季几乎无降雪),而在我国南方及沿海却出现了降水增多。可以预见,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消失及
极地反气旋的增强,地球将会进入“小冰期”,而上述发生过的“北方热、南方冷”异常现象将会消失。
总之,地球气候的冷热变化不在于太阳,而在于地球内部的本身变化。本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洋流变化导致了大气环流与气候的变迁,同时造成了地球质量的重新分布及冰进与冰退。然而,地球质量的重新分布,会使地球的自转轴发生变化。即“地球低纬度的海水增多,会使地球自转减慢并发生地轴直立;地球两极的冰川增多,会使地球自转加快并发生地轴倾斜”这就是黄道大波动的原因。所以,并非是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视运动)发生了变化,而是地球的倾斜度变化亦导致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并非是黄道大波动等天文因素造成了地球气候的变迁,而是地球的本身化导致了地球气候以及
地球自转速率与天文现象(视运动)的发生。
著名理论
关于地质作用,莱伊尔曾提出无机界两大重要地质营力即火成作用和水成作用。英国的A.盖基在1882年代之以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19世纪后期,动力地质学逐渐形成一系列分支学科,如地貌学、冰川学、地震地质学等。 瑞士地质学家L.卢提麦耶首先对地貌成因作科学分析。美国的J.W.鲍威尔提出
侵蚀基准面的概念(1857)。1884年,W.M.戴维斯提出“侵蚀循环”思想,他将河谷发育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个阶段,最后达到准平原化。这是河流侵蚀与地貌发育关系的总结性表述。德国的A.彭克对各种地形地貌做了大量的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成因。在W.彭克的著作《地貌形态分析》(1924)中,强调了地壳的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对地貌发育的重要影响。
有关地壳运动原因的地壳均衡说主要是根据大地测量资料提出的。1837年,英国的J.赫塞尔从侵蚀-沉积循环角度探讨了地壳的动力均衡问题。19世纪中叶,在印度北部进行重力测量时,发现某些点上的实测值比预计喜马拉雅山引起的偏差值为小。英国的J.H.普拉特由此得出喜马拉雅山密度可能较小的结论,并认为在地下160多公里深处,质量不均得到补偿,称之为均衡补偿面。G.B.艾里于1855年根据浮力原理,认为地势愈高,下部陷入就愈深,陷入深部的部分称为“山根”。美国的C.E.达顿于1889年提出“地壳均衡”一词,作为地壳升降运动的普遍原因。
对历史上的冰川作用的研究始于欧洲。瑞士的I.维内茨、J.d e沙彭吉耶都曾根据北欧广泛分布的异地花岗岩块推测历史上曾经有过冰川。冰川学的奠基者瑞士的J.L.R.阿加西先后发表《冰川研究》(1840)、《冰川体系》(1847),论述冰川作用,指出北欧在挽近的地质时期处于冰期。A.彭克和德国的E.布吕克纳将阿尔卑斯冰期划分为贡兹、民德、里斯、玉木冰期。英国的J.克劳尔从天文因素讨论冰期成因,莱伊尔则认为冰期是由于海陆分布变化和陆地抬升造成的。
近代地震的研究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的米切尔提出地震是由于弹性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造成的。德国的 K.von泽巴赫提出震源、震中、等震线概念。关于地震成因主要有以 A.von洪堡为代表的火山成因说和以修斯为代表的构造成因说。英国的J.米尔恩等研制出近代地震仪。1900年,英国的R.D.奥尔德姆首次用地震仪记录了初至波(P)、次波(S)以及表面波(L)3种地震波。1909年,南斯拉夫的A.莫霍洛维奇从地震波速的变化发现了地下30公里处存在将地壳和地幔分开的界面──莫霍面。其后,奥地利的V.康拉德发现了地壳内硅铝层与硅镁层的界面──康拉德面。1912年,美国B.古登堡发现地幔与地核的界面──古登堡面。1935年,丹麦的I.莱曼确定了液态地核与固态地核的界面。1914年,美国J.巴雷尔将地球外部划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圈。地震波的研究揭示了固体地球所具有的圈层构造。19世纪末,地震分布的研究揭示了环太平洋带和欧亚带两大全球性地震带。
内动力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的基本标志;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态组合特征;构造运动的时间性、方向性差异:地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岩浆作用
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岩浆作用的概念及基本类型;岩浆侵入作用及其主要特征;火山作用及主要特征;岩浆活动的基本规律。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外动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概念、基本类型、影响因素;风化壳。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地面暂时流水地质作用;河流的基本特征(水动力特征);河流侵蚀作用(下蚀的基本原理和造成的地质现象;侧蚀的基本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溯源侵蚀的原理及其地质现象);河流搬运作用(原理及搬运过程中的颗粒演变);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场所及其沉积类型);河流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地下水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溶蚀及机械剥蚀)、其搬运和沉积作用;岩溶相关概念及其形成和发育条件、主要的岩溶地貌类型。
冰川地质作用
冰川基本特征;冰川的剥蚀作用及其地质现象;冰川搬运的原理及特征;冰川沉积原理、沉积场所及冰碛物特征。
海洋地质作用
海水的动力特点;浅海地质作用;半深海及深海地质作用。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湖水动力特点;湖泊地质作用的类型;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
风的地质作用
风的动力特点;其剥蚀的主要方式和产物;搬运的原理和搬运过程中颗粒的变化;风沉积作用的原理和主要类型。
负荷地质作用
其原理和基本类型;崩落(塌)作用的因素和崩积物;潜移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