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醒农场
云南省境内农场
勐醒农场创建于1959年9月,体制演变经历了六个时期:建场初期——隶属勐腊总场时期——隶属兵团第六团时期——隶属勐腊农场时期——勐醒农场时期——政企分开改革时期。
地理人口
勐醒农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部偏西,场区跨北纬21.62——21.96度,在易武、关累、勐仑、象明四乡镇境内,并与瑶区乡毗邻。楚捧公路(楚雄——勐捧)和小腊公路(小勐养——勐腊)在这里交汇。勐醒农场是一个天然橡胶种植、生产的国有企业,有总人口7034人,其中:女性2959人;有在职职工2343人,其中:女职工1098人;离退休职工975人,内退职工533人。现有橡胶总面积87527.98亩,其中:开割橡胶49728.57亩,中幼林37799.41亩;下辖3个橡胶分场,34个生产队;有水泥厂和职工医院2个分场级直属单位。
下属单位
2003年垦区实施政企分开改革,橡胶生产从农场划分出来成立勐醒橡胶分公司,农场和分公司由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等群团组织机构仍不变;将四分场与二分场合并统称二分场,回洼电站划归农垦电力分公司,派出所、学校也相继剥离到地方。截至2007年3月,勐醒农场有分场级单位5个(一、二、三分场,医院,水泥厂),生产队34个,其中割胶生产队30个。
农场经济
勐醒农场的家底很薄。直到1994年,全场只有橡胶面积42870亩,3600多名职工人均只有11.9亩。1997年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使这个经济基础薄弱的企业一下子陷入极度困境之中。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目的是增加职工收入。1998年农场党委班子痛定思痛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当年决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从三件大事入手:一是始终抓住主业干胶生产不放,在千方百计增加产量的同时,深化割制改革,全面推行一个胶工三个树位,三天一刀的割胶制度改革,扩建一个橡胶分场,扩大橡胶种植规模。二是进一步挖掘工业潜力,加快工业改革的步伐,增加工业利润。三是裁减冗员,减员增效。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帮助两级机关“消肿”,建立精干高效的领导机构。1998年至2002年三年间,全场干部减员123人。在精减三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胶工重新划定岗位。胶工人均负担面积从1997年的22.74亩411株,增加到人均37.8亩740株,分别增长66.5%和80%。胶工人数从1847人减至1097人,减员750人。三年间,全场干部、工人减员共893人,仅此一项,就节约开支近千万元,达到了增效的目的。
改革发展
2003年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也是勐醒农场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全场全面实施职工承包家庭经营方案。44个橡胶生产队合并为35个。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由545人减为442人,减少122名管理人员。全场全面实行四天一刀割胶制度。每个胶工割四个岗位,胶工人均负担面积从37.8亩增至50亩,胶工人数从856人减少到653人,减员203人。政企分开改革后,勐醒农场党委把“十个统一”作为农场、橡胶分公司共谋发展的工作准则,做到工作上分、思想上合;职责上分、目标上合;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统一以主业橡胶生产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农场党委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生产,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针对个别生产队、少数胶工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实际,党委经研究确定了重点单位和个人,农场、分公司各级督导组、领导干部深入到这些重点单位和割胶岗位,帮助分析寻找原因,制定措施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督促指导,扭转了干胶下滑的势头。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重点队的干胶完成比例已开始上升,胶工个人的产量也有明显提高。同时,农场、分公司还加大了对职工家庭承包实施方案和护林保胶的宣传力度,使“三到户、四自理、六统一”更加深入人心。建立了党员护林保胶责任区,通过加强对联防队的管理建设,召开场地联席会议,形成合力,确保了护林保胶、场区的稳定取得实效。
改革为勐醒农场带来了生机,大大促进了农场的发展。2003年,全场主业产品干胶完成5690.439吨,完成年计划的107.77%;发电量完成2132万千瓦时,完成年计划101.48%;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现价)7853.68万元,比年计划6056万元增长29.7%;在岗职工人均全员劳动生产率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0:25
目录
概述
地理人口
下属单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