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勺湖在城西北隅,濒古运河,以“水面弯曲如勺”得名,清乾隆年间,阮学浩任湖南学政,乞归,“即其地为草堂,讲课其中,遂为勺湖草堂”。阮殁后,“门下士即塾中设位奉祀”。同治年间,顾云程督学湖南,亦“乞养”,其时“故址仅存茅屋数椽,赁厄丁作酒肆”,顾乃“备价赎回”,增建水阁于厅后,别设享堂“岁一致祭”。顾卒后,并祀之,称“阮顾二公祠”。南面有奎文书院(即今淮安中学之前身),内有阎征君祠,祀经学大师阎若璩。配祀李铠、张弨、顾諟、杨开沅、任瑗、吴玉搢“六先生”。今勺湖公园有两门。东额“
勺湖园”,费新我书;南额“
文通塔苑”,武中奇书。从南门门槛望去,视线所及处正是巍峨兀立的文通塔,两侧分列的双亭回廊对称均衡,启人美感。塔下即是碧波潋滟的勺湖,蜿蜒的湖堤上建有虹桥、曲桥,沿湖有扇状水榭。绿树掩映处即勺湖书院,楼台亭阁虽出自人工却宛如天然,点缀园中。园内大钟亭内悬一口大铜钟,乃金天德三年(1151年)祈铸。原系法器,后悬淮安北门城楼作报警用。移置园内,正得其所。既供人们观赏研究,又为名城增光添彩。
“文通塔苑”四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原
江苏省书协主席
武中奇先生所书。当游人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典雅的文通塔。有了这座塔,不仅勺湖园格外壮观,整个文化古城也显得典雅而富有神采。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近1300年。它原名尊胜塔,在
崇祯二年(1629年),重修尊胜塔,因其旁有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文通塔的建筑具有佛教传统之特色。塔系砖瓦结构,无梁无柱,高13.5米,七层八角,外形为黄身青檐;塔底层供奉四尊释迦牟尼塑像,颇有神采;顶层观音端坐莲台,颈悬珠链,仪态慈祥,文通塔是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的场所。湖塔一体,塔依湖而建,湖因塔传神。一代伟人
周恩来总理童年时曾在塔下放飞风筝。关于文通塔的传说很多:清朝大学士汪廷珍是淮安河下人,在朝中他常常炫耀家乡的人文风采,因此,有些大臣很不以为然。道光年间,有个大臣路经淮安,他决定停留几天,一来观赏淮安的名胜古迹,二想试探一下
淮安是否如汪大学士所说的文化底蕴深厚,老少皆能吟诗作对。谁知一连几天都碰了壁,他出的对子老百姓皆能对答如流,但他仍不死心,临行时许多人来送他,他立在船首,抬头望见文通塔,心想何不再试探一下,也可以借此炫耀自己的才华,于是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送行的人听了,只是向他摇摇头、摆摆手。他见状,很得意,回京后,他将此事说于汪廷珍,并讥讽地说:“淮安人也不过如此”。汪廷珍听了,哈哈大笑,这名大臣问你为何大笑,汪说:“送行的人摇头是不想答对,给你面子,摆手是已经答过了”。大臣问:“何以见得?”
汪廷珍举起一只手摆了摆说:“你看,孤掌摇摇五指二短三长”。大臣听了,恍然大悟,连声说:“妙哉!妙哉!淮安真是文化通天”。
过文通塔,即踏上勺湖湖堤林荫小道。过“神怡”、“清趣”二道玲珑别致的园门,随即可以看到一片湖光水色和随着水势变化而建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勺湖碑园上方匾额为当代著名书法家
费新我先生所书。碑园运用了中国园林传统建筑手法,随形就势,回廊曲折,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碑园占地600多平方米,于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碑园中收集存放了淮安自唐宋以来的寺庙、文赋、墓志等方面碑文60余块,为古城楚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见证。园中的一合(二块)唐碑,四块康熙、乾隆、道光的御碑为国内少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康熙御碑“雪作须眉”,系康熙第五次南巡时,途经淮安,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氏老臣
刘谦吉亲笔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