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儿茶(Berchemia sinica C. K. Schneid.)是鼠李科勾儿茶属藤状或攀援灌木。高达5米,叶纸质或厚纸质,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顶端簇生,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尖头,基部圆或近心形,下面脉腋被短柔毛;叶柄细,带红色,无毛,花梗长2毫米;核果圆柱形,基部稍宽,宿存花盘皿状,熟时紫红或黑色;花期6-8月;果期翌年5-6月。勾儿茶一名始载于《陕西中草药》。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勾儿茶为藤状或攀援灌木,高达5米。
枝:幼枝无毛,老枝黄褐色,平滑无毛。
花:花芽卵球形,顶端短锐尖或钝;花黄色或淡绿色,单生或数个簇生,无或有短总花梗,在侧枝项端排成具短分枝的窄聚伞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无毛,长达10厘米,分枝长达5厘米,有时为腋生的短总状花序;花梗长2毫米。
叶:叶纸质至厚纸质,互生或在短枝顶端簇生,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6厘米,宽1.6~3.5厘米,顶端圆形或钝,常有小尖头,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仅脉腋被疏微毛,侧脉每边8~10条;叶柄纤细,长1.2~2.6厘米,带红色,无毛。
果:核果圆柱形,长5~9毫米,直径2.5~3毫米,基部稍宽,有皿状的宿存花盘,成熟时紫红色或黑色;果梗长3毫米。花期6~8月,果期翌年5~6月。
成都市即可
勾儿茶产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常生长于山坡、沟谷灌丛或杂木林中及海拔1000-2500米处;性多喜光,在野生状态常混生灌丛中,常因攀援高居灌丛之上,宜搭棚架或丛植作掩护物,对土壤不甚选择,较耐早,生长亦较迅速。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压条繁殖和插条繁殖。
主要价值
据《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记载,勾儿茶“清热利湿,止咳。治受寒发热不退,病后体虚,干血痨,咳嗽。”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热淋,黄疸,痢疾,带下,崩漏,跌仆损伤,风湿疼痛,痈肿疮毒。其嫩叶可代茶,枝可供做牛鼻圈。
勾儿茶味苦涩无毒,具有止血,散血,通经,解毒,壮筋骨的功效,主治劳力过伤(浑身疼痛)、虚寒型腰腿痛、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水肿、血小板减少症、坐骨神经痛、退行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骨结核、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
保护现状
勾儿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