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
中国传统食品
包子,本称馒头,别称笼饼,相传是为诸葛亮发明,清代后方由馒头分出,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主食,是中国传统食品,并且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历史渊源
包子原称“馒头”。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战国文献《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蒸饼”,“蒸饼”即馒头(包子)的前身之一。
三国时期,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南征,取面画人头祭之”。《事物纪原》的资料来源是稗官野史,并不足以证明包子就是诸葛亮发明的。不过,古代少数民族确实有用人头祭天的风俗,“馒头”也很有可能是人头的替代品。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相传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后,行到泸水时,军队无法渡河,于是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头模样,祭祀后大军顺利渡。这种祭品被称作“蛮首”也叫作“蛮头”,后来称为“馒头”。
魏晋时期,包子仍称“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说,初春时的宴会上宜设“曼头”。 这里所说的“曼头”其实就是包子。晋人卢谌祭法》中就说:“春祠用曼(馒)头。”说明馒头的确是当时常见的祭品。晋以后,馒头曾一度又被称之为“饼”。据明《名义考》,凡以面揉水为剂,中间有馅者,都称为“饼”。“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南北朝时期,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也可视为中国早期的馒头。
唐宋时期,馒头逐渐成为殷富人家的主食。唐人把它叫做“笼饼”。古人把面食统称为“饼”,如汤面叫做“汤饼”,上笼蒸熟的面点就叫“笼饼”。南宋陆游有诗云:“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其下作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馒头为笼饼。”
“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宋代。馒头因包有馅,又被称作“包子”。宋《燕翼诒谋录》记有:“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南宋最为盛行的是猪肉馒头。不过传说所赐馒头包的不是猪肉馅,而是珠宝。据《茶余客话》载,北宋元丰初年的一天,宋神宗视察国立大学——太学时,想趁便了解学生的饮食情况,就让人从太学食堂把太学生吃的饭拿过来,这天正赶上吃“馒头”,宋神宗尝了以后,非常满意,说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馒头受到皇帝的赞扬后,太学生们回家省亲时总是带着“太学馒头”作为礼品馈赠,“太学馒头”从此远近闻名。廷试过后,皇帝往往也会赏赐士人们“太学馒头一枚,羊肉泡饭一盏”,可见太学馒头地位之尊崇。《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们视为神医。”从此,包子就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岳飞之孙岳珂曾作馒头诗,诗中说“太学馒头”是将肉切成丝再拌进花椒面、盐等调料制成,再用发面做皮的(类似于馒头状),其颜色白晳、质地软嫩、味道鲜美,即使是没有牙齿的人,也能放开大嚼。南宋都城中甚至有专门的“包子酒店”,除了各色肉包之外,还售卖“灌浆馒头”,大约就是灌汤包。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分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而包子酒店则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这一时期包子已经很普遍了。
宋代之后出现“包子”之名,但“馒头”之称一直并行不衰。明代,朱元璋第五个儿子周王的王府就在开封,据说,他最喜欢吃“太学馒头”,并且还常用它来招待王公大臣。由于王爷在朝中是一品大员,趋炎附势者就把太学馒头更名为“一品包子”。《水浒传》的二十七回中,武松路过孙二娘的酒店,点了二三十个包子。“那妇人……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可见当时的人依然称包子为“馒头”。
包子的种类很多,按馅儿分类,有肉包子也有素包子,有羊肉包子也有猪肉包子,有蟹黄包子也有灌汤包子。宋朝的馒头(注意,是包子)也有很多种类,有肉馒头也有素馒头,有羊肉馒头也有猪肉馒头,有蟹黄馒头也有独下馒头。什么叫“独下馒头”。就是用一整枚粉蒸狮子头裹成的包子,本来叫“独馅儿馒头”,叫着叫着就成了“独下馒头”。素包子在宋朝是一个大门类,因为佛教在宋朝已经深入各个阶层,社会流行吃素,老年苏东坡、中年黄庭坚都在吃素队伍里摇旗呐喊,所以素包很受欢迎。当然,宋朝人不管素包子叫素包子,而是叫“酸馅儿馒头”,简称“酸馅儿”。酸馅儿本来特指雪里红包子,由于雪里蕻包子卖得特别多,所以大伙就称素包子为“酸馅儿馒头”,如豆沙包子、芥菜包子都被宋人归类到酸馅儿里去。到了宋徽宗时,由于“六贼之首”蔡京的缘故,“酸馅儿”又有了“菜包子”的称呼。
后来,馒头的种类越来越多。元《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中记:“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说到这,有必要提到的是,馒头不管有馅无馅,一直是祭供时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包子”和“馒头”的称谓,到清代才渐渐分化。《儒林外史》第二回写道:“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这里的“馒头”才真正是没有馅的馒头。现今的吴语区还保留古称,时常把包子称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清稗类钞》中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鹤林玉露》曰:有士人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大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绿者也。’盖其中亦有馅,为各种肉,为菜,为果,味亦咸甜各异,惟以之为点心,不视为常餐之饭。”
食物营养成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11:11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