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涵体病
医学术语
包涵体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 简称 IBD)是医学术语,由包涵体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会在呼吸道与消化道上皮细胞中产生包涵体,同时引发二次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视网膜组织、脑组织、脊髓组织、末端神经组织以及器官组织出现异常变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病理简介
包涵体病(Inclusion body disease ,简称 IBD)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原体是一种变性病毒(和艾滋病一样)。这种病毒会在呼吸道与消化道上皮细胞中产生包涵体,还会在肝脏、胰脏、脾脏、肾、卵巢、睾丸、骨髓和神经细胞中产生包涵体, 会导致视网膜组织、脑组织、脊髓组织、末端神经组织以及器官组织出现异常变化。
症状
包涵体病(IBD)会出现变化或渐进性的症状,因此很难与其他疾病区别。大部分的病例也很难知道是何时接触到病原。
急性期的临床症状包括轻微的神经症状(例如:头部震颤、凝视呆然和肌肉无力瘫痪等)或活动力降低。
疾病感染的后期,通常会有二次性的细菌感染,因而造成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口炎及皮肤炎,此外IBD感染的病例也有伴随皮下肿瘤及白血病的报告。
在疾病末期,感染的蚺蛇普遍出现厌食、脱水及严重的神经症状,供济失调,无法保持正常的躯体姿势。
蟒科,最常出现急性的神经症状,包括失去正向反射及失去平衡。蟒科感染的病程一般来说比蚺科快。如果有感染发生时,临床症状可能在几周内出现,IBD感染没有复原良好的报告病例,感染的蛇类通常会死亡。
传播途径
1、蛇螨是包涵体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2、寄生动物传播。一种寄生动物在已患病的蛇身上寄生,更换宿主后,就会传播包涵体病。
3、通过体液传播,尤其是排泄物(粪便、尿)、口腔分泌物(唾液、黏液)和交配时的体液。
诊断
活体诊断
1、详细的记录必须包含蛇类的来源及可能暴露于其他蚺科蛇类的接触史。任何新进的蛇类,包括蚺科及非蚺科的蛇类,必须于病历资料中注明,若有检疫过程的资料也需记录。
2、临床状出现的时间及过程和蛇类的种别都必须记录。
3、完整的理学检查,包括神经学检查。
4、静脉血液样本并进行全血球计数,包含计数及血液生化检验,感染的蛇类可能出现白血球增多症(30 000 个细胞/ml)并出现淋巴球增多症,在疾病感染增强时期,可能出现白血球减少症(WBC小于5000 个细胞/ml),血液生化可能出现器官功能受损(如肝、肾)。
5、静脉血的血液抹片使用H&E、Diff-Quik或Wright's Giemsa 染色,在白血球的细胞质,特别是淋巴球,可能出现包涵体。
6、身体检查为诊断IBD最有效的技术,可收集不同的器官,并置于10%的福马林中,进行组织学检查。
假使上述的检验无法确诊,则建议作更多的诊断测试及继续的隔离病蛇,特别是蟒科的蛇类,因为一般无法在内脏发现包涵体。
尸检
IBD只能以组织病理学、电子显微镜,病毒分离来发现典型的包涵体,或是发现分离的病毒来确诊。病毒分离为检查IBD感染最有效的技术。
1、在任何怀疑是IBD感染的蛇类,应该要进行完整的尸体解剖及收集各个主要脏器的样本,包括脑和脊髓。样本需置于10%的中性福马林,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此外需收集部分各个主要脏器(肺、肝、肾、胰、脾)并贮存于-70℃,以进行病毒分离。
2、脑、肝、肾、胰可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有包涵体及病毒颗粒。
治疗方法
在疑似或确定为IBD感染的病例应以支持治疗,包括给予脱水的病蛇输液,营养补充以及使用抗生素治疗二次性细菌感染,但无法改变疾病的进程,因此在确诊的病例通常建议安乐死来防止感染的散布。
虽然单一个体可以给予支持治疗,但在群体方面重点应防止此疾病在蚺蛇族群的爆发。
预防控制方法
(1)每条蛇都应单独饲养,不得混养。
(2)每条蛇应有专用饲养工具(铲子、镊子、蛇钩等)。
(3)清除蛇螨。
(4)不要把某条蛇吐出来的食物喂给其它蛇。
(5) 对已确认(如果该确认得到验证)患有包涵体病的蛇进行安乐死
(6)应非常注意卫生,并且所有工具应定期消毒。
(7)在触摸每只个体动物之后及之间并在触摸下一只个体动物之前要洗手。
(8)曾圈养过患有包涵体病蛇的饲养箱在仔细消毒之后可再次使用。 必须使用具有杀除艾滋病病毒效用的消毒剂。
相关研究
2012年8月,科学家揭开了导致蟒蛇将自己身体打成结状的神秘“疯蛇病”的真正原因,就是被称为包含体病病毒感染,包含体病常发生在圈养的蟒蛇身上,导致它们做出各种怪异的行为。
最新修订时间:2022-02-26 16:31
目录
概述
病理简介
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