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器
通过爆炸的方式释放有毒化学品的武器
化学武器是指利用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人有生力量,迟滞、困扰其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和器材的总称。 化学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始于一战,曾导致约130万人伤亡。二战中,意大利和日本也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二战结束至今,世界局部战争和大规模武装冲突不断发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被确认使用过化学武器。
使用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见证了化学武器的使用,英、德、法等国一共释放了12.4万吨化学战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使用了化学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使用了化学武器。
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都在研制和贮存化学武器。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手段极其残忍。而一份解密的CIA文件则宣称苏联在入侵并占领阿富汗期间使用了它们。
埃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埃及于1963年卷入了也门的内战。埃及军队向躲藏在山洞中的敌军投放了硫芥炸弹。
1980年代,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在两伊战争期间对伊朗以及1988年对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人使用了硫芥和神经毒剂塔崩。
叙利亚可能早在1973年便获得了首批化学武器,并于2012年公开承认拥有化学武器。
美军在越南战场上大量喷洒‘橙剂’等化学武器,导致40万越南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1日,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表示,乌克兰顿涅茨克州的120多名美国雇佣兵正准备用化学武器制造挑衅。
定义介绍
狭义的化学武器是指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化学弹药是指战斗部内主要装填毒剂(或二元化学武器前体)的弹药。主要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枪榴弹化学地雷化学火箭弹和导弹的化学弹头等。由两种以上可以生成毒剂的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构成的武器称为二元化学武器。化学物质分装在弹体中由隔膜隔开的容器内,在投射过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质依靠旋转或搅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剂。
化学武器分类
按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分类
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爆炸分散型借炸药爆炸使毒剂成气雾状或液滴状分散。主要有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地雷等。
(2)热分散型借烟火剂、火药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源或高速热气流使毒剂蒸发、升华、形成毒烟(气溶胶)、毒雾。主要有装填固体毒剂的手榴弹、炮弹及装填液体毒剂的毒雾航弹等。
(3)布洒型利用高压气流将容器内的固体粉末毒剂、低挥发度液态毒剂喷出,使空气、地面和武器装备染毒。主要有毒烟罐、气溶胶发生器、布毒车、航空布洒器和喷洒型弹药等。
按化学武器按装备对象分类
化学武器按装备对象可分为步兵化学武器,炮兵、导弹部队化学武器和航空兵化学武器等三类。他们分别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攻击或设置化学障碍;快速实施突袭;集中的化学袭击和化学纵深攻击;以及灵活机动地实施远距离、大纵深、大规模的化学袭击。
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分类
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可以把化学武器分为6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血液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刺激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有机磷类毒剂,可造成空气、地面或物体表面和水源染毒,杀伤有生力量,如沙林、梭曼等。1995年,日本奥姆真理教成员在东京地铁释放沙林毒气,致12人死亡。
糜烂性毒剂,一般为酸性化合物,可以损害皮肤和呼吸道系统,造成灼伤和呼吸困难,如芥子气、路易氏剂等。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对伊朗发动过200余次化学武器袭击,其中包括芥子气,造成约10万名伊朗人中毒。
血液性毒剂,又称全身中毒性毒剂,指大多数的砷化合物、氯化氰和氢氰酸等。毒剂呈蒸气态经呼吸道吸入人体,使细胞能量代谢受阻,迅速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属于速杀性毒剂。1916年7月,法军在索姆河战役中对德军使用过氢氰酸。
失能性毒剂是使人员中毒后暂时失去正常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处于昏睡状态,从而丧失战斗力,如毕兹等。2002年10月,数十名车臣恐怖分子占领莫斯科一剧院,挟持大量观众作为人质。俄军特种部队强攻时使用毕兹,导致大量恐怖分子瞬间丧失战斗力,处于昏睡状态。有些甚至被毒死。
窒息性毒剂是损伤肺组织,使血浆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的一类毒剂,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气造成窒息死亡,如光气、氯气等。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军队在一战中使用过此类毒剂。
刺激性毒剂是刺激眼、鼻、喉、皮肤的一类毒剂,如催泪瓦斯、苯氯乙酮等。
防化器材
又称防化装备或“三防”装备,是用于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侦检、防护、洗消、急救的各种器材、装备之总称
1.侦察器材 通常由报警、侦毒、化验器材和毒剂侦察车等组成。
2.防护器材 分为个人和集体防护器材。前者指用于个人防止毒剂、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器材,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集体防护器材包括永备工事、特种车辆的集防装置、野战掩蔽部、过滤通风设备等。
3.洗消器材包括个人洗消设备、小(大)型洗消设备、核生化战场上的供水设备等
4.急救器材包括解磷针、次氯酸钙悬浮液、一氯胺的乙醇溶液、氧气等。
毒剂
又称化学毒剂、化学战剂、军用毒剂,是军事行动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它是化学武器的基础,对化学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着决定作用。外军装备的毒剂主要有6类14种。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为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分为G类和V类神经毒。G类神经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膦酸烷酯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梭曼,V类神经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烷酯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塔崩(Tabum) 二甲胺基氰膦酸乙酯、沙林(Sarin)甲氟膦酸异丙酯、梭曼(Soman)甲氟膦酸特己酯、维埃克斯(VX)S-(2-二异丙基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
糜烂性毒剂
糜烂性毒剂的主要代表物是芥子气、氮芥和路易斯气。
失能性毒剂
失能性毒剂是一类暂时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从而丧失战斗力的化学毒剂。其中主要代表物是1962年美国研制的毕兹(BZ)。毕兹(二苯基羟乙酸-3-奎宁环酯),该毒剂为无嗅、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战争使用状态为烟状。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中毒症状有:瞳孔散大、头痛幻觉、思维减慢、反应呆痴等。
刺激性毒剂
是一类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的毒剂。按毒性作用分为催泪性和喷嚏性毒剂两类。催泪性毒剂主要有氯苯乙酮、西埃斯。喷嚏性毒剂主要有亚当氏气。
全身中毒性毒剂
全身中毒性毒剂是一类破坏人体组织细胞氧化功能,引起组织急性缺氧的毒剂,主要代表物有氢氰酸、氰气等。
窒息性毒剂
窒息性毒剂是指损害呼吸器官,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气的而造成窒息的一类毒剂。其代表物有光气、氯气、双光气、氯化氢等。
武器特点
与常规武器比较,其特点有:
毒性作用强
化学武器主要靠化学毒物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化学战剂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据wwⅠ战场对比统计,化学战剂的杀伤效果为高爆炸药的2~3倍。近代化学武器的发展,已使毒剂的毒性比wwⅠ所用毒剂的毒性高达数十乃至数百倍,因此在化学战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
中毒途径多
常规武器主要靠弹丸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毒剂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
持续时间长
常规武器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cwa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气象、地形等条件。
杀伤范围广
化学袭击后的毒剂蒸气或气溶胶(初生云)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
染毒空气能渗入要塞、堑壕、坑道、建筑物、甚至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舱内,从而发挥其杀伤作用。换言之,对于常规武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域和目标,使用化学武器显然更为有效。化学武器的这种扩散“搜索”能力,不需高度精确的施放手段。因此对确切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标的袭击,使用化学武器比使用常规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防护和应对
化学武器虽然杀伤力大,破坏力强,但由于使用时受气候、地形、战情等的影响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核武器和生物武器一样,化学武器也是可以防护的。其防护措施主要有:探测通报、破坏摧毁、防护、消毒、急救。探测通报 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探测手段,弄清敌方化学袭击的情况,了解气象、地形等,并及时通报。
破坏摧毁 采用各种手段,破坏敌方的化学武器和设施等。
化学毒剂:个人洗消和污染衣物处置须知
在有些种类的化学事故或化学攻击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沾染上有危险的化学剂。有了这种沾染就需要马上脱除衣物予以处置然后清洗自己。脱除衣物并清洗自己将减除或去除所沾染的化学剂的危害。这个过程称之为洗消。
需要人身洗消的两大原因:
1、防止化学剂被人体进一步吸收或传到身上别处;
2、防止化学剂传到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身上,因为沾染化学剂的人肯定会或者可能会同一些人有接触。
大多数化学剂能够穿透衣物并迅速被皮肤吸收。因此,沾染化学剂后,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洗消是在沾染后一两分钟内所做的洗消。
如何判断需要清洗身体并处置衣物
大多数情况下,会有应急协调人员告诉大家是否有危险化学剂的施放以及应当做些什么。
一般而言,沾染液态或固态的化学剂后,需要除去衣物并彻底清洗裸露的皮肤。沾染挥发态(气态)的化学剂后,一般只需要去除衣物并去除有毒挥发气源。
如果认为自己遭遇了化学剂施放但尚未得到应急协调人员的通知,可以按照下面一节的清洗和衣物处置建议去做。
如何去做
迅速按照当地应急协调人员的指令去做。紧急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当地应急协调人员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指令是应当听取的。如果认为自己沾染了危险化学剂,下面三点至关重要:(1)赶快脱下衣物;(2)清洗身体;(3)处置衣物。做法如下:
脱下衣物
1、沾染化学剂的衣物要立刻脱除。套头的衣服要剪开脱掉,不要经头部脱除。
2、帮别人脱衣物时,尽量不要碰到染毒的部位,脱除衣物要越快越好。
清洗身体
1、尽快用大量肥皂和水洗掉皮肤上的化学剂。沾染化学剂后,肥皂和水对身体有保护作用。
2、如果眼睛灼热或视力模糊,应用清水冲洗眼睛10至15分钟。戴隐形眼镜者,应取下与污染衣物放在一处。隐形眼镜不能再戴用(无论是否可重复戴用型)。戴眼镜者,应用肥皂和水清洗。洗过之后眼镜可重新戴用。
衣物处置
1、身上洗干净之后,把衣物放入塑料袋。尽量不要去碰衣物的污染部位。若无法避免碰到污染部位,或不知道污染部位在哪里,戴上橡胶手套,或者用钳子、工具夹、棍子、或类似的东西把衣物放入袋内。所有碰到污染衣物的东西都应当放入袋内。所戴用的隐形眼镜也应放入袋内。
2、封上袋子,然后把这个袋子封装入另一个塑料袋。用这种方式处置可能沾染了化学剂的衣物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保护。
3、当地主管部门和应急人员到场后,把你对衣物的处置方式告诉他们。由卫生部门或应急人员作进一步处置安排。不要自己处理塑料袋。
4、脱除衣物、清洗身体、并处置衣物后,应当穿上未受污染的衣物。放在橱柜里的衣物一般不会受到污染,适合换用。
5、尽量不要同可能受到沾染但尚未换衣也未清洗的人接触。应按照应急协调人员的指示离开曾有化学剂施放的地方。
紧急疏散须知
某些类型的化学事故或袭击 — 如火车出轨或恐怖主义事件 — 可能使留在原地变得危险。遇此情况,立即疏散或者从事发区撤离可能更安全。离开事发区之后,可能仍然需要到应急避难所躲避。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紧急疏散
倘若出现“高度”或“严重”威胁,当地的警方、应急协调员或政府会示警,大家应该注意收听/收看电台和/或电视广播,以便第一时间知晓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接到了疏散令。
紧急情况有各种各样,但无论发生何种情况,人们都可能需要根据其安身之处的情形,进行紧急疏散或就地设法自行庇护。
如何去做
迅速按照执法人员、消防部门或地方负责人等当地应急协调人员的指令去做。紧急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具体情况下当地的协调人员会有一些特殊指令是应当听取的。
万一遇到施放化学剂的情况,而你离得很近且周围无处可藏,此时务必保持镇定,尽快撤往处于危险区上风的较安全的地方。
当地的应急协调人员会引导大家从家里或办公场所撤离,疏散到紧急避难所。遇到这种情况,应急协调人员会说明前往避难所的路径。倘若此时你的孩子还在学校,他们可能已经在那里得到了庇护。假如孩子已在学校得到庇护,就不应该还想办法跑到学校去。要是将他们从学校带回来,那既会让他们也会让你自己蒙受更大风险。
应急避难所会备有大部分必要用品。应急协调人员会向你说明还要带什么用品,而你自己最好带上一个便携式用品包。如果你在用药,千万带上那些药。
要是有时间,不妨给住在外地的朋友或亲戚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要上哪里去,让他们知道你已经安全了。遇到紧急情况,本地电话线路可能会堵塞,故应事先安排一位可与亲友联系的外地联系人,以便可以留言。如果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就应该未雨绸缪,在出现紧急情况之前安排好可以捎你一程的人。
通过上述疏散和避难,你会比留在家里或单位安全一些。在避难所里,你很可能只不过待上几个小时。应急协调人员会通知大家何时可以安全离开避难所,而且会说明要保证安全归家可能要采取哪些措施。
化学毒剂:就地掩避须知
何谓“就地掩避”
在有些种类的化学事故或化学攻击情况下涉足户外有危险性。离开有关地带可能需要太长时间或遇到危险。此时留在室内比外出也许安全一些。
“就地掩避”是指把自己所在的地方变成掩体,是在救援到来之前尽可能在房舍里受到安全保护的一种方式。除非别无其他选择,不要把车辆作为防护处所。车辆不会有足够的密封性,不能提供适足的化学防护。
紧急情况各不相同,取决于所住的地方,紧急情况下人们可能需要疏散,也可能需要就地掩避。
如何准备就地掩避
在自己家中选择一个房间作为掩避所。用作掩避所的房间最好是门窗最少的房间。有水源的大房间最好 — 比如同卫生间相接的卧室。对大多数化学事件,这个房间应当有尽量高的结构,以躲避沉降型挥发气(毒气)。这不同于飓风及其他恶劣天气以及核事件或辐射事件情况下所采用的做法,那种情况下的掩避所应是家中最低的房间。
发生需要就地掩避的情况时有人也许不在家里,如果正好在家,以下物品是掩避间里应当有的,其中许多也许是大家都有的:
1、急救包。
2、手电筒,用电池的收音机,两者的备用电池。
3、工作状态的电话。
4、食品和瓶装水。在就地掩避所房间里为每人储备1加伦瓶装水,加上一些不用冷藏的可即时食用的食品。如果没有瓶装水,或已经用完,可以饮用坐便器储水箱里的水(不是便盆里的水)。不要饮用水龙头的水。
5、胶带和剪刀。
6、毛巾和塑料纸。也许应在紧急情况发生前剪好用于门窗的塑料纸。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地掩避
1、非常可能的是只需要掩避几个小时。
2、如果是“高度”或“严重”威胁警示,应注意收听电台或电视广播,即时了解自己所在的地区是否已有就地掩避警示。
3、当地的警方、应急协调人员、或政府会通过电台、电视、或紧急广播系统告诉大家是否需要就地掩避。
如何去做
迅速按照执法人员、消防部门、或当地负责人等当地应急协调人员的指令去做。紧急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当地应急协调人员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指令是应当听取的。一般来说,要做的有以下事情:
1、尽快回到室内。把室外的宠物带回室内。
2、如果还来得及,把所有朝外的门窗关紧锁上。锁上门窗可使门窗关得更严,对化学毒剂的密封效果更好。关上空调或暖气。关上所有风扇。堵上壁炉通风道和其他任何对外通风的地方。
3、进入就地掩避间,关上门。
4、打开收音机。手边要有一部电话,但除非有严重紧急情况不要去用。水斗下水弯道和坐便器下水弯道里应该有水(水斗和坐便器可正常使用)。如需要饮水,饮用储备的水,不要饮用水龙头里的水。
5、把房间里的窗户用塑料条封上。门窗周围用胶带封上,做成无缝密封。用胶带把房间里的所有通风口封上,并密封电线接入处或其他开口处。
6、如果发生化学事故时你不在就地掩避处,应按应急协调人员的指令前往最近的一处掩避所。如果有孩子在学校,孩子们将在学校里掩避。不要试图去学校或试图把孩子带回家,除非有这样做的指令。把孩子们带离学校会使大人和孩子都增加危险。
7、收听广播了解是否已通知可安全离开掩避所。
离开掩避所时,按当地应急协调人员的指令避免受到外面的污染。离开掩避所后,应急协调人员可能还会给予关于如何使房舍的其他部位恢复安全的指令
(以上防护方法仅供参考,具体要听从有关部门应对,数据来自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根据军用毒剂的作用特点和中毒途径,防护的基本原理是设法把人体与毒剂隔绝。同时保证人员能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如构筑化学工事、器材防护(戴防毒面具、穿防毒衣)等。
防毒面具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种,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导气管、滤毒罐等组成。滤毒罐内装有滤烟层和活性炭。滤烟层由纸浆、棉花、毛绒、石棉等纤维物质制成,能阻挡毒烟、雾,放射性灰尘等毒剂。活性炭经氧化银、 氧化铬、氧化铜等化学物质浸渍过,不仅具有强吸附毒气分子的作用,而且有催化作用,使毒气分子与空气及化合物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隔绝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种化学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面罩,生氧罐,呼吸气管等组成。使用时,人员呼出的气体经呼气管进入生氧罐,其中的水汽被吸收,二氧化碳则与罐中的过氧化钾和过氧化钠反应,释放出的氧气沿吸气管进入面罩。
消毒:主要是对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染毒的人、水、粮食、环境等进行消毒处理。
急救:针对不同类型毒剂的中毒者及中毒情况,采用相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材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国际公约
鉴于化学武器的危害性,1993年1月,184个缔约国签署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并于1997年生效。该《公约》是第一个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整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具有严格核查机制的国际军控条约,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或称《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于1993年1月13日在巴黎的一个仪式上开放签署——两天之内即有130个国家签署了《公约》。《公约》于1997年4月生效,当时有87个缔约国——触发《公约》生效的180天倒计时的先决条件是至少要有65个国家批准《公约》,这一条件是在1996年11月实现的。到2003年7月,《化武公约》已有153个缔约国,并且有了一个羽翼丰满的履约组织——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禁化武组织)。
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曾经就《公约》进行了将近20年的谈判。当时各国参加谈判是为了谋求达成一项国际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并确保在全球范围内销除化学武器。这一目标的确已经达到了。
《公约》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第一部禁止一整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规定对销毁这类武器进行国际核查的多边条约。而且,它是第一部完全在多边框架内谈成的裁军条约,从而提高了透明度并能平等地适用于所有缔约国。《公约》在谈判中还有世界各地化学工业的积极参与,确保了工业界与《化武公约》的工业核查制度不断保持合作。《公约》规定了要对工业设施进行视察,以确保有毒化学品的使用完全是为了《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
这部条约的产生是国际社会的胜利,它将对世界范围内化学武器的销毁进行核查并且确保化学武器及其制作中所用的有毒化学品不再扩散。《公约》还鼓励在缔约国之间进行和平利用化学的国际合作,规定了对受到化学武器威胁或攻击的缔约国提供援助和保护。
缔约国的责任
《化学武器公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禁化武组织成员国长期不懈的辛勤努力。
每一国家在成为《公约》缔约国之后,必须采取各种内部措施,以便遵守《公约》,并使核查机制得以顺利运转。鉴于《公约》的复杂性,这项任务并不简单。这些内部措施包括筹备和开展化学武器库的销毁,调查和管理化学工业,以及修改若干国内立法和行政条例。
缔约国在《化学武器公约》生效时必须履行的第一项义务是设立其国家主管部门,作为本国与禁化武组织和其他缔约国进行有效联络的中心,并将此通知禁化武组织。国家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包括协调向本组织提交宣布,以及监督本国在附表化学品方面的贸易,并监管任何化学武器销毁方案。国家主管部门的另一项责任是与本国政府的其他部门或立法机构合作,起草和实施适当的履约立法,将《化学武器公约》及其禁止条款/各项义务写入本国法律。
早期的一项主要义务是缔约国按规定最晚在《公约》对本国生效后30天提交初始宣布。其他按规定要在30天内提交的各项通知有:关于入境点、非定班飞机常设外交放行号码的通知,以及发放两年多次入境签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便利视察的开展。宣布用于宣布一缔约国在开展的任何化学武器方案,并宣布在其领土上是否存在任何老化学武器和/或遗留的化学武器,以及它是否曾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遗留过化学武器。所有此类化学武器的销毁必须在《公约》生效后10年内即2007年以前结束。一缔约国宣布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必须在《公约》对该缔约国生效后90天内关闭,这些设施的销毁也必须在2007年以前结束。这类前生产设施在关闭后必须加以销毁或改装用于和平目的。《公约》规定有可能将化学武器库存的最后销毁期限一次性延长五年,至2012年。有关延期的请求必须向执行理事会提出,并由缔约国大会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并经其他成员国核准,化武生产设施可以改装用于和平目的。
销毁改装
销毁化学武器是《公约》规定的最重要的义务。这也是《公约》实施中花费最大的一个方面。
大部分销毁费用是由于在最新技术上的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确保在弹药运输和销毁的各个阶段以及在化学毒剂的去除和销毁时把对人类和环境构成的危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因此,销毁必须在高度专门化的设施内进行。
销毁化学毒剂在技术上有两种主要作法:一种是将毒剂直接焚烧,另一种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进行中和。为了发展其他方法也一直在进行研究。每一缔约国可以自行决定采用哪一种销毁方法,但是必须达到严格的环境标准,销毁必须是彻底和不可逆转的,而且设施的设计应该能够允许进行充分的核查。有必要继续为化学武器的非军事化和销毁继续探索可替代技术,以便发展各种既具有费用效益又是在环境上负责任的工艺。
印度
1997年6月,印度宣布其储存有1044吨芥子气武器。印度对其武器储量的公布是在其加入创建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化学武器公约》之后,同时印度于1993年1月14日成为《化学武器公约》的初始缔约国之一。到2005年,在公布了化学武器储量的6个国家之中,印度是唯一一个在截至日期前销毁其化学武器并接受禁止化学武器小组检查其设施的国家。到2006年,印度已经销毁了其75%的化学武器和储存的化学试剂,并保证在2009年4月前销毁其全部储存。2009年5月14日,印度告知联合国,确认其已经销毁所有储存的化学武器。
伊拉克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总干事罗赫略·普菲斯特大使欢迎伊拉克加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决定,认为这是增强全球和地区在防止化学武器传播和使用上努力的重要一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宣布:“伊拉克政府已将其加入《化学武器公约》的文件储存在联合国秘书长处。在30天内,它将于2009年2月12日成为公约第186个缔约国。”伊拉克已经宣布了其化学武器储量,并且由于其刚刚加入,它是不用遵照销毁时间表的缔约国。
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大陆储存了大批化学武器,其中大多数都包含芥子气和路易氏剂混合物。根据《化学武器公约》,这些武器被归类为遗弃化学武器。从2010年9月起,日本开始使用移动销毁装置销毁其在南京的储存物。
俄罗斯
俄罗斯于1993年1月13日签署《化学武器公约》,并于1995年11月5日正式批准。1997年,俄罗斯宣布其拥有一个储存有39967吨化学武器最大的兵工厂,包括路易氏剂、芥子气、芥子气与路易氏剂混合物等糜烂性毒剂和萨林、索曼、VX等神经性毒剂。根据《化学武器公约》设定的截至日期,俄罗斯于2002年前销毁了其1%的化学毒剂。但由于化学物质处理所带来的技术、财政、环境挑战,俄罗斯要求将2004年和2007年的截至日期延期。俄罗斯已收到如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给予的10万卢布的资助,此外还包括此前已捐赠给俄罗斯化学武器销毁计划的10万卢布。这些钱将用于完成在休奇耶的工作,并支持在Kizner的化学武器销毁设施建设。该地将销毁接近5700吨储存在大约2百万军事弹药中的神经性毒剂。加拿大的拨款同样会用于支持绿十字公众外联办公室的运作,确保公众了解化学武器销毁行动的进程。
到2011年7月,俄罗斯已销毁其48%(18241吨)的化学武器,其中在戈尔内(萨拉托夫州) 和坎巴尔卡 (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销毁设施已经完成其任务,Schuch'ye (库尔干州), Maradykovsky (基洛夫州), 列昂尼多夫卡(奔萨州)的设施正在运转,而波切普(布良斯克州) 和基兹涅尔(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销毁设施仍在建设之中。到2013年8月,76%的储备已被销毁,同时俄罗斯退出了部分投资化学武器销毁的“减少威胁合作计划”。
2017年9月27日,俄罗斯彻底销毁其化学武器库存。
美国
1969年11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单方放弃使用化学武器和所有生化战争。他签订了一项法令,要求停止生产和运输所有有效的化学武器。从1964年5月到1970年代初期,美国加入一项国防部计划,旨在通过将载有化学武器的船只沉入大西洋中的方法来处理化学武器。1972年海洋保护、研究、禁猎法案通过后,该计划被废除。通过更为安全的处理方式,美国焚化了落基山兵工厂的数千吨芥子气,并使用化学试剂中和方式销毁了图埃勒陆军军械库近4200吨的神经性毒剂。
从1961年到1971年,美军在越南使用了接近2,000万加仑的橙剂,不但没办法赢得越战的最终胜利,反而使自己遗臭于世,祸害越南人民。
战争结束后,橙剂的后遗症逐渐浮现。近百万人因接触橙剂而死亡或伤残,还生下50万名身体畸形或智障的婴儿。当年参战的越共老兵和他们的后代,固然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但当年受橙剂祸及的普通农民也不少。更可怕的是,由于这些毒素的半衰期很长,很多仍残留在当地的土壤当中。
1975年1月22日,美国批准了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的日内瓦议定书。1989年和1990年,美国和苏联协定共同终止包括二元武器在内的所有化学武器计划。1997年4月,美国批准《化学武器公约》,禁止大多数类型的化学武器的持有。公约同样禁止发展化学武器,并要求销毁已有的库存、前驱化学品、生产设备和他们的武器传输系统。
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减少化学武器储备,并在1988年初移除老旧的弹药和销毁所有储存的3-奎宁环二苯。1990年6月,在《化学武器公约》生效前7年,约翰斯通环礁化学毒剂处理系统已经开始销毁位于太平洋约翰斯通环礁基地的化学毒剂。1986年总统里根与德国首相协定从德国移走美国储存的化学武器。1990年,作为“铁盒计划”的一部分,两艘载满超过10万枚装有萨林和VX的弹药的船从德国不莱梅港起航,经过46天不停歇的旅程到达太平洋上的约翰斯通环礁基地。这些弹药均来自美国的军事武器储存基地。
1991年五月,总统乔治·布什承诺美国将销毁其所有化学武器,并废除使用化学武器报复的权力。1993年,美国签订化学武器条约,要求在2012年4月前销毁所有的化学武器毒剂、传播系统和生产设施。美国对于化学武器的禁运意味着9个储存基地都需要分别建立销毁设施。美国按时完成了前三个截止日期的任务,在2007年前销毁了其45%的化学武器。由于其对化学武器的销毁,根据美国适当回应政策,美国将会对针对其国家或军队的袭击做军事量级同等的回击。由于美国持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核武器一种,因此美国将会将所有生物、化学或核武器袭击均归类为核武袭击,并以核武回击。
到2012年,9个化学武器基地中已有7个基地的化学武器得到销毁,在条约设定的2012年4月截止日期前,89.75%的1997年库存已被销毁。其他两个基地化学武器的销毁将会在截止日期后开始,并使用化学中和而非焚化的方法。
依照1997年美国参议院批准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美国和其他签约国必须在2023年9月30日之前,销毁各自的化学武器库存。
2023年7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已销毁最后一批化学武器库存。
不扩散
各缔约国在本国境内对工业领域附表化学品的使用进行管理,并帮助工业界做好准备接受例常的禁化武组织视察。这些视察是为了核实附表化学品和“特定有机化学品”只用于和平目的。
根据《公约》的规定,附表1化学品的转让在成员国之间受到严格控制 — 只用于研究、医疗、制药或防化目的,而且数量极为有限 — 而且对非缔约国的转让受到禁止。禁止向非缔约国转让附表2化学品的类似规定于2000年4月生效。附表2化学品在缔约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是允许的。附表3化学品既可以转让给缔约国也可以转让给非缔约国;但是,身为非缔约国的接受国必须提供一份最终用户证书,保证有关化学品只用于和平目的。《公约》预见到在《公约》生效五年以后,缔约国可能会考虑在附表3化学品向非缔约国转让方面采取其他措施。
禁化武组织的核查
核查是技术秘书处在《化学武器公约》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公约》及其《核查附件》授权技术秘书处不仅要核查化学武器和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销毁,而且要核实附表化学品只用于和平目的。禁化武组织视察局由技术秘书处内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视察员组成,负责开展对军事和工业现场的视察。
禁化武组织视察小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核查活动,在一些情况下是持续性的。核查工作以客观和透明的方式开展;所有缔约国受到同等对待,而且对缔约国的国家安全给予充分尊重。
亚洲与禁化武组织
禁化武组织的使命是使世界上不再有化学武器。至2004 年3月14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联合起来的已经有包括亚洲成员国在内的161个国家。《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是这一崇高理想的具体体现。自1997年4月《公约》生效以来,近四分之一已宣布的化学武器和近三分之二的生产能力已被销毁。但是,化学裁军在全球的实现仍然面对着艰巨的挑战。威胁是现实的。化学武器容易生产和储存,其所造成的危险任何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在冲突地区,如果落在恐怖分子手中更是尤其危险。这项工作不是靠一部分人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
化学武器扩散
虽然为减少或清除化学武器做了大量努力,一些国家仍继续研制和/或储存化学武器试剂。右侧是宣称拥有化学武器或可能秘密储存化学武器或开展研制计划的国家。明显的例子包括美国和俄罗斯。
曝光的一封信件披露,1997年,即将上任的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反对签署一项批准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条约。在1997年4月8日的信中,时任哈里伯顿公司CEO的切尼告诉当时的参议员外交委员会主席森·杰西·赫尔姆斯,加入公约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些真正会遵守《化学武器公约》的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并不会构成军事上的威胁,而那些美国真正需要留心的国家,即使他们加入了公约,他们也不会真正的遵守公约协定。”该信由美国科学家联盟发布。
参议院同月批准了《化学武器公约》。自此,阿尔巴尼亚、利比亚、俄罗斯、美国和印度宣布其拥有共超过71000公吨的化学武器,并销毁了近三分之一。根据协定条约,美国和俄罗斯承诺在2012年前清除他们剩下的化学武器。2012年美国并未完成该目标。美国政府预计,2017年前剩下的化学武器将被清理完毕。
2013年,叙利亚武装冲突中出现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的报道。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实况调查团证实,4月,叙利亚反复将氯气作为化学武器使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为,“武装冲突任何一方使用化学武器都构成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无论受害者是士兵还是平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呼吁叙利亚及其他地区的武装冲突各方尊重这一绝对禁令。”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1 14:19
目录
概述
使用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