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下街街道,隶属于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地处
管城回族区西部,东以紫荆山路为界与
城东路街道相邻,东南与
东大街街道接壤,南与
西大街街道相连,西与
二七区德化街街道毗邻、与
金水区杜岭街街道接壤,总面积1.2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北下街街道境域为第一街公所。
1950年,改为第三街公所。
1951年,改为设为裴昌庙街人民政府。
1956年11月,改建为北下街街道。
1958年9月,北下街街道与杜岭街道合并为东太康路公社。
1961年5月,恢复北下街街道。
1988年10月,西大街街道、菜市街街道并入北下街街道。
2000年4月,北下街街道析置西大街街道。
行政区划
1997年,北下街街道下辖西昌小区一居、爱民街、北下街、商阜新村、法院西街、管城西街、裴昌庙街、北顺城街、前阜尼里、南顺城街、南学街、前阜民里、二道胡同、北菜市、南乾元街、商城路、三分院、弓背街、营门街、代书胡同、维新街、砖牌坊街、盐店后街、西大街东段、太平里、西大街西段、城南路、菜市街28个社区。
截至2011年末,北下街街道下辖北下街、新华、西昌、星月、管城街、代书胡同、北顺城街7个社区,设有199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北下街街道下辖7个社区:新华社区、北下街社区、管城街社区、代书胡同社区、西昌社区、星月社区、北顺城街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北下街社区北下街16号。
地理环境
北下街街道地处
管城回族区西部,东以紫荆山路为界与
城东路街道相邻,东南与
东大街街道接壤,南与
西大街街道相连,西与二七区
德化街街道毗邻、与金水区
杜岭街街道接壤,东西最大距离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0.8千米,总面积1.2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下街街道总人口有27387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4158人。总人口中,男性13776人,占50.3%;女性13611人,占49.7%;14岁以下4519人,占16.5%;15—64岁17035人,占62.2%;65岁以上5833人,占21.3%;以
汉族为主,达18861人,占68.9%;有回、满、蒙古、壮、仡佬、彝、朝鲜、瑶、土家、纳西10个少数民族,共8526人,占31.1%;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回1个民族,843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2011年,北下街街道人口出生率7.5‰,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82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北下街街道财政总收入9227万元,比2010年增长4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14万元,比2010年增长46.8%。
工业
截至2011年末,北下街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2011年,北下街街道工业总产值3750万元,实现增加值536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北下街街道有服务业单位356家、批发零售业单位206家,有个体工商户1608户。2011年,北下街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亿元,外贸出口420万美元;年末有商业网点7个,职工1062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北下街街道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70人,专任教师106人;小学在校生有1465人,专任教师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北下街街道主要学校有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回民第一小学。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北下街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一级医院1所,社区卫生院5所;病床101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8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张,固定资产总值11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7人,其中执业医师39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3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北下街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30万人次,住院手术32台次,出院病人1369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北下街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58户,人数493人,支出155万元,比2010年增长18.3%;城市医疗救助34人次,支出9.2万元,比2010年增长130%,城市生活无着人员临时救助6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2人;有社区服务设施2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7个,其它有社区服务设施6个。2011年,北下街街道新增就业人员1184人,有27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34人,比2010年末增加699人。
交通
北下街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商城路、法院西街、北顺城街、法院东街、东太康路等。
历史文化
北下街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地在北下街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