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的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信息学院)成立于2000年,由原自动化系(1971年成立)和计算机系(1987年成立)合并组建,学院的发展脉络可追溯至1958年北京化工大学(原北京化工学院)设立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和“自动化装置与仪表”专业。
1981年,我校成为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后首批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之一;
1994年,我校成功接入互联网,成为中国高校中最早实现互联网接入的院校之一。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下设4个系,6个本科专业。
教学机构
本科专业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教职员工157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4人。学院还聘请了包括图灵奖获得者、国际核能院院士、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
双聘院士:孙优贤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友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靳其兵、李征、王友清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靳其兵、赵 众、王友清、李 伟
首都科技领军人才:曹政才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学院开设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4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并设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自动化实验班。
教学建设
据2024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2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2个院级教学实验中心:自动化与测控系统实验中心和计算机系统与通信实验中心。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2个省部级研究机构,10个校级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
据2024年12月学院官网数据,近三年,学院在研国家及省部级纵向项目达143项,其中包括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与企业合作项目超过300项,科研经费到款总额超过1.2亿元。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SCI、SSCI收录)568篇,顶级期刊论文259篇;授权发明专利113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21项,其中包括教育部和北京市省部级科技奖6项。
文化传统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