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创建于1996年,位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洲区罗白乡,是由
潘文石教授为领导的科研小组所创建的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基地。研究基地从1996年11月首次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对研究地区生态矛盾逐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清楚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基地简介
科研活动简介
1998年,研究基地帮助并促使崇左县政府拨款人民币7万元,为一个位于
白头叶猴分布区内的500人的山村(雷寨)建设了清洁的饮水系统——从4公里以外的石山上把优质的山泉(一种含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偏硅酸H2SiO3的矿泉水)引入每一家住户。
2000年5月,研究基地从一位美籍华人Lit NG获得两万五千美元为岜旦村的小学新建一座600平方米的教学楼,改善了150个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2000年8月,研究基地为当地制订和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的一项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
生态旅游规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份以保护环境、提高周边社区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生态旅游规划。希望通过利用该地的秀丽山川及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头叶猴奇特的社会行为开展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旅游这种无烟产业来代替现在垦荒种植的落后的农业生产,从而找到一条既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广西政府已经把此计划列为该县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在农户中推广沼气池的办法来缓解眼前最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超过当地植物再生能力的薪柴砍伐。2000年9月,已经在岜旦村全面推广了沼气池,立即减少了900人从
白头叶猴分布区的石山上砍伐薪柴。
2001年,在剩下的村子继续推广沼气池。这项举措使白头叶猴的栖息地得到了迅速恢复。
12年来,研究基地不断坚持对当地人进行环保教育,使社区农民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不少农民主动制止偷猎活动;促使县政府下令禁止在白头叶猴分布区开山放炮和封山育林。
从1998年3月以后在研究的核心地区8 km2内再没有发现偷捕白头叶猴的事件。研究地区内白头叶猴的数量略有增加,1996年11月为130只,到2001年初为211只,2004年初为300只。
这是一项具有参考价值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其长期目标是阻止目前对环境的破坏,逐步恢复当地北
热带季雨林生境的生物多样性,争取恢复该地的白头叶猴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白头叶猴的社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环保教育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范例。同时谨慎发展和在严格控制下逐步开展生态旅游项目,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政府税收,从而使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当地政府及人民的自觉行动。
科研价值
这项不仅具有纯科学研究的意义,还可以为中国贫困地区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在人口众多,土地贫瘠,同时还拥有相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风景秀丽的地区,可先考虑如何缓解当前的生存危机的紧急措施(如改善饮水和减少砍伐等);继而通过研究从而找到某种更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如生态旅游以促使当地社区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能性。
研究基地还是一个多学科科研工作的平台和多学科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场所。这里不仅在每年的寒暑假接待大批国内外大、中、小学生进行夏令营和冬令营和科普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保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的摇篮。
近12年来,在研究基地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学生约15人;进行科学研究并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近10人。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研究思路,艰苦辛劳的野外工作,以及导师的身体力行,对学生们在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上的成长很有帮助。在这里培养的研究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并且具备过硬的思想意志。他们毕业后多数都成为了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发展历程
1996年10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潘文石教授结束了对秦岭
野生大熊猫的研究工作,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的喀斯特石山之中,开始了对野生白头叶猴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
灵长类动物,自1953年发现以来,一直缺乏详细系统的研究。
最初的研究地区是位于扶绥境内的岜盆自然保护区内,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条件,研究地区转移到了原崇左县板利和罗白两乡之间的一片石山中,并在一个废旧的军营上开始建设一个崭新的研究基地。
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其目标就是深入认识以白头叶猴为代表的喀斯特石山生态系统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并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研究基地的发展得到了北京大学和广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集研究和生活于一身,并具备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等多种现代通讯手段的多功能研究基地。
研究内容
研究基地以野生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为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弄官山区的白头叶猴的地方种群,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野生白头叶猴的现状:分布、数量和主要威胁
2.弄官山区白头叶猴野生种群的保护和动态
3.弄官山区白头叶猴的社群结构和种群参数
4.弄官山区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
基于多次的调查和访问,首次明确了野生白头叶猴历史分布范围是左江以南四方岭以北六片相互独立的喀斯特石山中,但目前仅在弄官山区和弄廪山区尚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种群。造成白头叶猴日益濒危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后者是目前最主要的威胁。
从1998年开始,潘文石教授在弄官山区通过解决当地群众的困难,发动周边百姓加入到保护白头叶猴的行列中,有效制止了偷猎的发生。同时,通过发展
沼气,缓解了人与猴之间争夺山脚植被的矛盾。从对弄官种群近十年的保护和监测的结果看,种群的数量由1997年不足100只,发展到了目前近600只,保护成绩突出。
通过对七个白头叶猴野生组群的跟踪观察和个体识别,首次揭示了野生白头叶猴的社会组织形式和个体关系,为未来更为深入的行为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白头叶猴的同时,研究基地长期收集以白头叶猴为代表的喀斯特石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手资料,并注意特有物种的发现。目前收集的
哺乳类动物57种,鸟类171种,爬行类26种,两栖类12种,并积累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左江淡水魟鱼的再次发现和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基地特色
保护工作和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从研究基地建立时起,保护研究工作就没有仅仅局限在研究对象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与区域保护关系最为密切的社区发展,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困难。这也正是基地保护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基地对社区发展的帮助主要体现在能源、教育和饮水三个方面。
在能源方面,为了缓解百姓上山砍树烧材对石山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2000年,潘文石教授在周边村庄推广使用沼气,之后又鼓励广西各级政府进行沼气池建设。目前,弄官山区周边十几个村庄中,已经有近半数的家庭用上了沼气。
在教育方面,基地特别关注孩子的发展,因为孩子是社区发展的未来,但研究地区周边村庄的小学办学艰难,校舍陈旧。2000年,潘文石教授用国际友人的捐款,帮助岜旦村修建了新的小学,并组织社会人士捐助了大量的书籍和学习用具。
在饮水方面,基地注意到该地区周边群众的健康状况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难以获得干净的饮水。为此,1998年,潘文石教授请求崇左政府拨款,帮助雷寨村从七公里以外引来干净的泉水。2002年,帮助岜旦村修建了蓄水池。2004年,又帮助合江村打了一眼深井,从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
2004年,研究基地无偿对周边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检查,发现此地是妇女病的高发区。
积极承担社会教育的使命
研究基地在坚持环境保护研究和实践的同时,也不断将自己的环保理念向社会宣讲,争取影响更多的人,从各个方面积极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
当地政府的领导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点,他们是决定地方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因此,潘文石教授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如同一位虔诚的传教士一样,在不同的场合不停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理念。
对于白头叶猴保护工作的暂时成功也得到了社会上的认可,2002年,来自各个白头叶猴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共同聚在研究基地交流经验。
对于当地中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基地教育功能的重点。目前,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崇左高中长期的实习基地,每周有一个班的学生前来,听取基地研究人员讲授环保知识,并引导学生们重新认识自己家园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和责任感。
研究基地也为北京、香港等城市的大中学生提供保护实践和认识农村的场所,共组织了数十次大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参与部分研究工作的同时,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认识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间的关系。
研究基地的工作同时吸引了大量的有志之士,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基地,从各个方面为基地和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联系支持,尽自己的一份力。
注重多学科的合作和国际交流
2002年,一次国际性的研讨会在基地举行,交流灵长类保护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参加会议的保护联盟(CI)主席称赞研究基地是世界上最好的野外研究基地之一,其保护功绩也令人振奋。
2003年,越南灵长类保护的科研人员和政府官员来到基地,学习白头叶猴保护的成功经验,并达成了长期交流合作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