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
北京市公立完全中学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创建于一九五八年,是一所普通的完全中学。校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永安西里10号。一一九中学是“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先进实验校;是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办有特色”校;是朝阳区教委授予的“班主任成长的沃土”校;是朝阳区教委实施“规模调整,合校办学”教育改革的第一校;是“北京市篮球传统项目”校;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校”;“文明校园示范校”;“敬老文明校”;“家庭教育科研先进校”。建校四十多年来,已向国内外输送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
简介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普通完中校。50多年来,经过几代一一九中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80年代学校的二级管理和90年代的主体性教育研究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办有特色”校;朝阳区教委授予“班主任成长的沃土”校,是“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的先进实验校——一块块闪光的奖牌从不同的角度见证了学校的成长。
50多年来学校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姜瑜;在全国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双语作家毛丹青;在1991年首届女足世界杯踢进第一球的马莉……更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工作在祖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人生的华章。
如今,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一九中人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抓住机会,谋求发展,迎接挑战。近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近千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美化校园环境,全面提升了学校硬件水平。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牢牢把握“教学质量”这一永恒的主题,按照“实、细、严、新”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实现了规划的预期目标。2008年,学校圆满完成了与建国里中学的资源整合,实现了初、高中分址办学。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激发学生每一个亮点闪光,教会每一个学生会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设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成立了机器人、汉服社、舞蹈队等30多个学生社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教学成绩的全面飞跃,走出了一条“低进高出”的成功道路。近年来中、高考成绩均位于同类校前列,并超过了多所市、区级示范校,2010、2011连续两年被朝阳区教委授予中、高考工作优秀校称号,同时也成为了朝阳区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获得年终绩效考核“优秀”的普通中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2011年底,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综合课程改革实验项目专家团的考核答辩,被命名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级课程综合改革实验校;同时,由于办学质量和各方面表现突出,被确立为朝阳区“十二五”期间首批区级示范校建设单位,即将通过验收。
办学规模
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的建国门外地区,分别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有优良的育人环境。高中部:东西教学楼能容纳25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综合楼、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活动中心宽敞明亮,设备齐全。初中部:能容纳15个教学班,约500名学生。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多媒体演播室、各类实验室、专业教室齐全,计算机房和与各班联网的闭路电视
电子白板,使教育教学手段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学校有充足的体育活动场地。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职工队伍。大学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00%。高级教师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5%。各学科都有德高业精的教师成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教职工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承担了国家、市、区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学校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已有六位班主任老师获得了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教科研成果突出:获得了全国德育科研课题论文一等奖。
近期目标
学校新的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校园环境精致化、工作学习信息化、课程设置综合化、教育服务优质化”的目标,办地区人民满意的一一九中学。积极建设“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打造“自强不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以“课程综合化”为突破,实现“课程融通、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培养“有信心、乐思考、会学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学校管理目标: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三项改革,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工作,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实现干部教师队伍整体优化。
教学质量目标:改革创新班级设置、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综合设置课程,全面提高初、高中教学质量,各项教学质量指标进入区普通完中校前列,成为朝阳区优质教育资源校。
德育管理目标:创新德育管理方法,以“规范、和谐”的教育理念,探索规律,形成规范和谐的养成教育模式,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构建体育、卫生和心理等特色系列活动,争创体、卫、科技先进校。深化“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育科研目标:发挥科研引领和校本培训的助推作用,以“课题建在组上”的工作思路,推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校本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并推出一批科研成果。
信息化建设目标:搞好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建设,实现学校办公、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数字化;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教师培训发展评价网络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保障。建立数字教学平台,实现教师备课资源共享。 后勤保障目标:加强学校硬件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实现净化、绿化、美化和精致化。创建“平安、生态、健康”校园。实施后勤服务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办学水平
“十一五”期间,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获得了“全国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先进实验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全国百家书香校园”,“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北京市中小学性教育模式初建项目优秀校”等60多项国家市区级以上荣誉称号,中高考成绩连年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15%→37%→51%→74%,中考合格率100%),我校连续两年成为同类校中唯一同时获得“朝阳区中、高考工作优秀奖”两个奖项的学校,并在全区中高考总结会上做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是全区唯一一所在学年度绩效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的普通校。2011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级综合课程改革实验项目专家团考核,被命名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国家级课程综合改革特色试验学校;同时,由于办学质量和各方面表现突出,被确立为朝阳区“十二五”期间首批区级示范校建设单位。
办学特色
(一)加强文化建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凸显校园环境育人作用的同时,学校着眼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从“实、细、严、新”的工作标准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学校积极打造“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合作、乐教、高效”的教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学风,个性鲜明的学校文化逐步形成,并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教师专业水平快速提升。学校实施“青蓝”、“名师”、“充电”三大校本人才培养工程,形成“教学新星—校级骨干—区市骨干”名师培养序列,实施“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改进跟踪”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成立文综、理综研究室,举办骨干教师论坛。近年来,我校教师共承担了43次市区级公开课,起到了良好的教学示范辐射作用。教学视导的A级课率达50%以上。12人次获得区级以上评优课奖项,多位教师参与朝阳区学科目标检测的编写工作,50%教研组被评为朝阳区优秀教研组,骨干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的50%以上,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学校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申报的7项课题被立项为“十二五”市级规划课题。
(三)推进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连年提升。学校抓住新课改契机,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同时,开发了4大类、123科次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孝道修身》等校本课程教材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亮点,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激发每一个学生亮点闪光,教会每一个学生会学,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质量工程和教学管理规范化工程。按照“整体性设计+针对性教学+个性化辅导”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课题引领,开展“一课两上”的教研模式,“学案导学+课堂检测”的教学模式,“一帮一”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试验,实现了教学质量质的飞跃,2011届高考成绩达到区级示范校平均水平。最令我们欣慰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圆了很多原本没希望升学的学生和家庭的大学本科梦,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积极推进课改的结果。
(四)践行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积极拓展学生自主活动空间,为学生个性健康成长搭建舞台,积极开展社会大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成立了汉服社、篮球队、健美操队、机器人、单片机、手持技术进数学课堂等近20多个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参加市区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机器人小组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一等奖,我校陈晨同学成为我区普通校唯一参加北京市翱翔计划的学员,汉服社的汉服展示及古代礼仪研究广受区领导专家师生的好评,近三年学校有300多人次在国家、市、区级各类综合素质比赛和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与新加坡、斯洛伐克等国家进行国际教育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探索办学模式,高中特色逐步彰显。以我校被确立为“北京市国家级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实验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普通高中融入职业技能教育综合课程改革试验,探索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探索多元化的特色综合高中办学模式。一条主线:以人文教育为根基,以人生规划为导引,整体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两个实施途径:构建人文教育课堂,突出以提升学生规划意识、挖掘潜质、提高综合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文化内容,构建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参与、体验、理解、提升为标志的综合课程体系。三个目标: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适应学生的长远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促教师的内涵发展,站在育人的高度看待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工作品质,落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探索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未来发展
2015年4月3日经朝阳区教委指示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合并入北京市日坛中学。119的魂会永远在日坛的校园里延续,长达57的历史也就此成为了历史。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8 20:1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