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下属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中心围绕环境表界面过程和新污染物防治理论与技术主要开展以下研究:环境污染控制表界面过程、环境理论化学、持久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控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研发、过硫酸盐基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理论与技术、饮用水高级氧化技术、消毒副产物生成机制与控制方法、新污染物环境迁移行为等。
围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微塑料等新污染物,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新污染物的环境污染特征与迁移转化行为;(2)新污染物的降解技术、工艺与设备;(3)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治理策略。
中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防控滞后、海陆污染排放统筹错位、新污染物污染修复支撑亟需、全球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流域水环境污染过程规律与模拟控制技术;(2)流域水污染生态健康效应与海陆统筹技术;(3)新污染物微生物转化机理与环境修复技术;(4)全球气候变化与微生物生态功能调控技术。
围绕全球变化影响下多介质水循环极值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多模式综合模拟,深入探究重特大洪旱灾害、风暴潮、热浪等极端水文气象灾害致灾机理,量化并阐明水循环极值化过程与特大城市群、生态系统、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等交互作用过程中的生态效应、环境效应、资源效应与灾害效应。
多学科研究中心围绕新污染物环境风险感知、低碳定向削减与价值转化开展前沿原创性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方向:1. 光学近场内超材料结构高效调控光子解离新污染物机制;2. 光催化氯活化高效解离新污染物机制;3. 污染物解离过程卤代有机副产物产生及控制机制;4. 新污染物原位检测及环境感知技术;5. 含新污染物污水风险价值转化与定向削减耦合系统。
中心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主要开展以下研究:水环境与水生态、生态规划与管理、环境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核算与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归因分析、生态修复阈值识别与潜力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管理、城市生态规划与修复、电化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及分析方法的开发、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等。
研究平台
现任领导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余刚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长:欧阳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1 14:58
目录
概述
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