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北京市体委决定组建北京田径队。赵春庭、杨峰、封学文、杨士荣、杨淑平等受委派进行筹备,他们选拔了26名中学生组成
田径集训队,在
先农坛体育场训练。
沿革
195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大庆,为了迎接新中国第一届
全国运动会,北京市体委又从首都高校抽调了数名资深教师及部分大学生补充到队伍之中,并且分别在中国矿业学院、清华大学、北京体院及先农坛四处进行集训。在当年训练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集训队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规模盛大的
第一届全运会上,北京田径队奋勇拼搏,荣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共计夺得金牌11枚,其中男子:梁仕强(400米栏),段其炎,张晏凯(链球),刘敬仁、李凤翔、高正铨、许立芳(4×100米接力),李凤翔、袁旦、梁仕强、邝征翔(4×400米接力);女子:封菊元(标枪),刘馥(手榴弹),冯雅芳、黄淑英、曹淑平、杨玉敏(4×400米接力)。
第一届全运会后,北京田径队补充了部分高校的教练和运动员,使队伍得到了充实,形成了一只比较整齐的队伍,基本上改变了以往临时组队的状况。
1960年至1966年,北京田径队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这期间历届全国比赛及1965年的
第二届全运会上都名列前茅,保持了领先的地位。
第二届全运会上,北京田径队获得八枚金牌,分别是男子:崔麟(110米栏),梁仕强(200米栏、400米栏),李思文(手榴弹),杨为胜(20公里竞走);女子:张风兰(400米),吴浮山(跳高),孟焕荣、冯雅芳、劳淑平、张凤兰(4×100米接力)。
此时的北京田径队正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如:吴浮山、崔麟、梁仕强、杨其胜等,他们都为北京田径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吴浮山在1964年以1.79米的成绩打破了女子跳高全国和亚洲纪录,名列当年世界第二名,1965年又以1.80米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名列世界第三名。 1965年在
110米栏的比赛中,崔麟以13秒50的成绩打破全国和亚洲纪录,名列当年世界第一名;老将梁仕强以13秒60的成绩列当年世界第五名。
文革期间,北京田径队也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在全市的中学生中发现并选拔后备人才,张成、李英彪、谢保江、詹永安等一批新生力量迅速成长并开始崭露头角。
1971年,年已28岁的吴浮山又以1.82米的成绩打破亚洲和全国女子跳高纪录;32岁的老将崔麟,在1974年的
第七届亚运会上为中国队取得了该届亚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上的唯一一枚金牌。
在1975年的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北京队重振雄风,再次摘取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桂冠,获得金牌6枚,分别是:男子:崔麟(
110米栏),杨其胜(10公里竞走),詹永安(跳高),谢保江(男子5000米、10000米),李伟男(铁饼)。此时的女队实力不足,没有人获得冠军,之后老将仲美荣加盟北京队,并在1978年打破
女子100米栏全国纪录,但是女队的后备力量不足已经给队伍敲响了警钟。
在1979年的
第四届全运会上,北京田径男队年轻运动员已基本成熟,获得金牌四枚,他们是:董慧荣(1500米)、谢宝红(5000米)、张成(撑杆跳)、李伟男(铁饼),并获得团体亚军。女队则名落孙山。
1983年
第五届全运会,北京队田径男队获得金牌3枚,分别是:张成(撑杆跳)、郭顺起(400米)、李伟男(铁饼),但是男团总成绩已经跌至第八名。女子项目只有两人获得名次。
1987年
第六届全运会,男团总分恢复到第三名,虽然没有金牌入账但获得三银、四铜。女队只获4分,总分降至第21位。
第四届到第六届全运会期间,北京田径队有些项目取得了较好成绩:李英彪获得标枪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周建国获得跳远、三级跳全国冠军;张建英打破100米栏全国纪录;李伟男不仅打破男子铁饼全国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60米大关的人,而且获得第三、四、五届全运会冠军,第八、九、十届亚运会冠军,第三、四、五、六、届
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被称为当时的铁饼常胜将军。
但从整体来看,北京田径队的水平有所下降,而且青黄不接。
鉴于北京田径队总体水平下滑的状态,1988年后,在市体委领导之下,田径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狠抓了队伍的管理,以训练工作为中心,抓队伍的团结,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很快,训练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同时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也增强了信心。
在1990年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上,北京田径队有五人代表国家参赛,获三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其中三枚金牌分别是:周忠革(跳高)、韩青(200米)、郑丽娟 (1500米);曹忠萍获得跳高第二名;于宝一获得男子4×400米第三名。
1992年,北京选手李彤在日本东京举行的
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男子110米栏第八名,成为我国田径径赛项目在世界三大赛中第一个进入前八名的运动员。
1993年在
第七届全运会中,北京队成绩有了回升。男子项目获三枚金牌:刘昊(铅球),曹岩、代明辉(男子4x400米接力);女队员韩青获得400米栏的冠军并以53秒96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该成绩列当年世界第五名。
而后,李蕾、景雪竹、张健等一批优秀的女子选手的涌现,彻底改变了女队的落后面貌。张健、李蕾参加了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李蕾获女子标枪第八名,成为北京田径队在奥运会上获得名次的第一人。老将刘昊蝉联了第十二、十三届亚运会铅球项目的金牌。李彤取得
第十二届亚运会110米栏金牌。景雪竹在女子跳高项目上,取得了第九届
全国运动会上北京田径队的唯一一块金牌。
回顾北京田径队45年的发展史,有辉煌也有低谷,在浮浮沉沉之中,北京田径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指导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领导班子团结,管理严格,教练员敬业奉献,勇于探索、创新。其次,要继续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特别能战斗、集体荣誉感强的团队精神。最后,要有长远规划,持续不懈的抓后备力量的培养,充分调动北京的社会力量(中学、大学),发挥在队队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北京田径队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脚踏实地才能行得正,走得稳。
竞技体育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得田径者得天下。面对未来,北京田径队的教练、队员深感任重而道远。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训练。他们坚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定能为首都争得荣誉。
张培萌、李金哲、王宇,这些能够代表北京田径的响当当的名字即将亮相8月底的北京田径世锦赛。8月10日,未来可能成为他们接班人的52名14岁到16岁北京田径“新希望”集结在
北京先农坛体校,参加为期8天的2015年第二期北京市青少年田径训练营。
今年2月,举办了第一期北京市青少年田径冬训营,50余名青少年参加了集训,训练效果由随后一系列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予以体现。第二期北京市青少年田径训练营由
北京市体育局青少处主办,北京市先农坛体校承办。第二期训练营营员由两部分组成,其中25人为第一期训练营中择优选拔的优秀苗子,另一部分是从今年各级各类青少年比赛中选拔出的新人。第二期训练营新增了投掷和中长跑两个项目。
训练营聘请了7位老专家,他们与10位区县教练员共同训练。训练营期间,将对营员们进行形态、机能、素质和专项测试,建立青少年选材培养档案库。
事件
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来自丰台体校练投掷项目的郭雅妮和相熟的小队员们打着招呼,这样的训练营也是这些经常一起参加比赛的小选手们相互交流切磋的难得机会。郭雅妮的最好成绩是北京市的第二名,开学就要上初二的她有着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争取更好的竞技成绩,考上好大学。她希望通过参加这次训练营,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升。她的队友安宇航开学就要上高二了,已经练田径5年的他曾拿过北京市铅球项目的第三名。这一次参加集训,安宇航目标很明确,他希望自己能在柔韧和力量方面有所提升。
两位学生运动员都是北京第十二中学的学生,每天他们下午放学后到丰台体育中心参加训练,风雨无阻。虽然训练很辛苦,但是他们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北京市体育局青少处处长颜纳新介绍说,从去年开始计划以田径、游泳两个基础大项为试点,利用寒暑假时间,将全市最优秀的适龄运动员,集中到专业队训练。前些天第二期游泳训练营刚结束。值得一提的是,田径和游泳训练营全程由政府买单,小营员的吃住训学全部由市体育局财政支出保证。而给予孩子们“北京少年田径集训队、游泳集训队队员”的称号,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份荣誉。与此同时,让人欣喜的是家长作为志愿者也参与训练营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想方设法留住“苗子”
北京田径队教练陈胜华表示,通过训练营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到专业的田径馆里感受专业队训练的氛围,和专业队的队员同场训练,见识一下,也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差距,激励他们做得更好。
让陈胜华很感慨的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往往发现了很多田径苗子,却留不住。很多孩子有天赋,却不再愿意走专业的道路。这让陈胜华觉得很可惜,有同样感慨的还有颜纳新。颜纳新说,若干年前,小运动员们把进专业队看作是一种荣耀,现如今,这份荣耀感不再像以前那样突出,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孩子们更多的是想通过体育特长考进理想的大学。于是我们探索了训练营这样的创新性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目前以寒暑假为主的训练营下一步尝试把双休日的时间利用起来。对于愿意进队的孩子,我们“举双手欢迎”。对于那些成绩很好、但还不想进队、想继续留在学校训练的苗子,我们通过不定期集训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田径队的氛围,也让一线队的教练能近距离发现苗子,而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提升竞技水平。
团队荣誉
2017年10月12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北京体育代表团总结大会上,获得“最佳团队”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