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Beijing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No.11 Institute of CASC (Beijing)] ),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京),隶属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承担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工作。
历史沿革
1958年4月2日,研究所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三设计部在北京成立。
1965年1月,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部第11研究所。
20世纪80年代,由军转民。
1996年,在航天系统率先通过
ISO9001体系认证。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4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研究所有从业人员1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集团公司级以上专家和学科带头人13人;研究员174人(含内聘),高工400人(含内聘),工程师300人;其中博士毕业生50人、硕士毕业生700人、本科毕业生300人。
科研机构
据2024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研究所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集团公司实验室1个,集团公司研发中心1个。
设施资源
据2024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研究所有液体火箭发动机部组件、液气流和低温介质研究试验设施,装机功率超过4000kW的亚洲最大的泵水力试验台、最高转速125000r/min高速转子动特性试验台、安全阀试验台及燃烧性能热试中心为流体旋转机械、特种阀门、燃烧与传热专业技术发展提供保障;建有高速泵、安全阀(低温、空气、蒸汽)试验台、氧阀脱脂工段、燃烧热试台和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民用产业基地,形成了旋转机械、燃烧与热能、特种阀和流体控制元件三大试验研究和验证体系,可完成重型、大型特种设备和撬装单元系统的设计、生产及测试,为石油化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等行业实现批量供货;拥有重型装配厂房及精密机械加工中心,拥有航天大型的冲压成型设备、特种焊接设备和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为完成各种高难度机械加工、特种材料加工和大型非标设备制造提供保障。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在国防领域,研究所承担着中国航天运载器的“心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工作,形成了航天主动力装置、先进上面级发动机、新型能源及其利用技术等优势技术;在民用领域,致力于民用产品技术创新与规模经营,开展热能工程、特种泵阀、大型石化专用设备、电子测控设备、环保与节能装置等关键装备和产品研究。
科研成果
据2024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研究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50余项,专利总量412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研究所参与研制的“
东风一号”“
东风二号”“
东风三号”相继发射成功,为后续战略导弹发动机的研制积累了经验,在中国航天发动机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YF-2A、YF-3发动机助推
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推举中国迈入航天时代;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研究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YF-73氢氧发动机,1984年将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试验通讯卫星送上太空,1990年将
亚洲1号卫星送入轨道;1986年3月开始研制第二代上面级YF-75氢氧发动机,在1994年助推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发射高轨道重型通信卫星的能力,实现了具有国际标准的“一箭双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技术及运载能力有了大幅发展,随后又开始了YF-75发动机可靠性提升工作;1994年开始为
神舟系列飞船热控及环控生保分系统配套泵阀产品,涉及载人飞船、目标飞行器等多个领域;2016年,由研究所自主研制的
YF-77发动机、YF-75D发动机助推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优化迭代的YF-75发动机开始应用于
长征七号甲、
长征八号火箭,也为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作出贡献;多型号并行研制、批量生产、高密度发射能力提升,发动机产品以百分百的成功率,保障了
空间站建造任务、
探月工程任务、首次火星探测“
天问一号”任务、
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任务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仅在空间站建设期间,就提供了500台(套)泵阀类产品,为全面建成空间站提供了保障;大推力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突破关键技术,支撑了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8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进入新阶段,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研究所技术改造后的蒸汽锅炉,不仅节省经费,而且改造一次成功,达到预定指标;1998年,立式高速泵产品远销到苏丹,打进了国际市场;2012年,安全阀产品获得ASME“UV”证书;多项自主研制的产品在多领域替代进口实现国产化,60英寸裂解气大阀打破国际垄断,实现技术和口径双超越;W9型高速泵达到世界整体齿轮增速离心泵的最高水平,成功交付用户,打破了中国国外对该功率等级高速泵市场的垄断;牵头研制的冬奥会手持火炬及主火炬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完成了所有创意的技术实现;废气废液焚烧炉成功应用于40万吨/年丙烯腈装置,解决了这一领域长期被中国国外“卡脖子”的局面;顺酐装置低热值尾气焚烧、湿法冶金闪蒸系统、大空气量丙烷脱氢加热炉、大功率高速泵、液氢安全阀等新产品都取得了市场突破;导热油炉产品成功融入新能源发展,助力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发展;安全阀产品成功中标全球最大光热项目。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7月,研究所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教学建设
2023年度,研究所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博士毕业生1人,硕士毕业生7人,其中有5位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取得全优成绩,获评优秀论文,8位毕业生均获得相应学位。
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免学费,并享有助学金、餐费补贴、免费公寓等多项福利待遇;非定向培养,毕业后择优留所工作,解决北京市户口。
所获荣誉
据2024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研究所获得
ISO9001、
ISO14001、ISO18001体系认证,连续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守信企业”和“AAA信用等级”,获“国家高技术重大专项重大贡献单位”“国防科技重大突破专项奖单位”“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奖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优秀形象企业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等称号。
2022年4月,研究所被授予“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合作交流
据2024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研究所与世界众多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技术交流和互访机制。
文化传统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