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1985年成立的外语系,2007年成立外国语学院。
学院概况
1978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0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5年获得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同年开始招收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获批“翻译专业硕士”授权,2010年7月,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1年起,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学院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英语、德语、翻译3个本科专业。
系部设置
学院下设英语文学系、语言科学与工程系、修辞与交际系、德语系、俄语系、翻译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部、语言学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俄德法日韩语研究中心和课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包括专任教师10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46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2人,教育部青年学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拔尖人才10人。
科研现状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立项和获奖方面都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式发展。学院建立了六个教学科研团队,包括应用语言学学术创新团队、俄德日韩法语学术创新团队、认知语言学学术创新团队、翻译学学术创新团队、语用学学术创新团队以及英美文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院教职工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13篇,编写教材、教参28部,译著17部,出版专著31部;承担校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36项。科研奖励上,获得1项省部级社科奖和6项校级教学奖,并获校级以上奖励15项。
外国语学院在邀请世界著名大师讲学、教师参加国际会议、举办国际会议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聘请了语言学、文学、翻译等领域国际知名的学者40余人前来讲学,并与北大、清华、北外、北师大等兄弟院校联合举办讲座,有力地推动了我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此外,外国语学院从1993年开始主办的“国际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七届,两年一次的“北京应用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也已举办了六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该院主办的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
学院宗旨
外国语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其中外语专业教学依托北航工程背景,不断改革创新,一直保持国内理工科外语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本科专业教学原则为“以文为主,文理结合”,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主导,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工、科技、外贸知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通用人才;研究生教育重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严谨的研究方法培养,强化外语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外语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翻译、外事、商贸、教育、编辑、教学、语言文学研究等领域的工作,在人才市场上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就业率在学校中名列前茅;同时,也具备进入外语专业和其他学科领域深造的优势和潜力。
外国语学院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好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在保持语言学科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建设文学和翻译学科,使其均衡发展,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科发展。
学术交流
2010年,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全国中西语言哲学研讨会,2011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此外,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已与国外知名学府如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默里州立大学、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和马格德堡大学等建立学生交流项目。学院正与英美多所高校洽谈交换合作项目,如伦敦大学、
帝国理工大学、
纽约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等,以确保优秀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出国留学机会。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良好,就业单位的层次较高,一次性就业率已连续多年达到100%。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攻读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