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来辞》是当代作家
林白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间为2013年1月。
内容简介
该小说以女主人公柳海红为线索,讲述了两代不同知识层次的女性,由南方到北京打拼的坎坷经历与精神变迁,并围绕她们,讲述了她们的亲人、恋人及家族诸多人物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变革大潮冲击下各色人等的浮沉悲欢。小说写出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也展示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柳海红,一个具有矛盾寓意的人物形象。她首先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海红轻而易举地考中大学,并且在大学里生吞活剥了各种西方的概念,然后活在远离现实的诗与理论里,为此有了第一次闪婚闪离的婚姻后,她又开始憧憬北京。她怀揣着一个边缘文化向文化中心靠拢的理想,因为年轻,因为一点才气,始终认为自己可以写作,只有去北京,才有可能实现文学梦想。她追求的诗歌、文学、超现实主义、自由、爱情这些都不是现实的物质生活,即使后来有了婚姻,有了孩子,她依然觉得现实世俗都是狗屎,不屑一顾,也不愿意做。她和很多80年代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怀揣梦想就勇敢远走他乡,根本不考虑到了北京如何立足的现实生活。林白通过海红反省自身,借此对文艺青年给予警策,让她们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
史银禾,只是帮助海红从日常的俗世中解脱出来的一个保姆、帮手,但是从作者的角度而言,银禾是海红的另外一个身份。她是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的海红。银禾与世俗融合的十分紧密,不像海红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自己的精神归宿而与周围格格不入,银禾一直在世俗中无知无畏地随波逐流。她所有的知识技能都来自世俗生活。甚至与海红的处处碰壁不同,银禾处处顺风顺水。连离婚这件事,海红藕断丝连的依赖,而银禾却是彻底的决裂。银禾的命运里,尽管丈夫背叛、女儿是问题少女,可是银禾却乐观向上、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
王雨喜,银禾的女儿,母亲一直在外打工,父亲偷情,学校烦闷,在雨喜的求学路上,学校宿舍30多人的床铺使得雨喜决定出去闯闯。她只身前往新疆,前往很多地方,在现实生活不如意,却在网络上风生水起,附和着各种热议的话题,甚至在网络上用4万块钱卖掉了意外怀孕的孩子,成为一个代孕母亲,如果银禾展现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底层女性生活的话,那么雨喜则展现20世纪90年代网络时代的底层女性的生活。雨喜离开家乡的欲望和海红一样强烈,雨喜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母亲银禾一样强悍。雨喜对于身体和海红一样随便,但是雨喜对于未来像银禾一样的无畏。雨喜和银禾一样随处可以扎根,但是又和海红一样对于现实充满了不安分的悸动。
史春泱,一个在都市成长起来的“80后”的孩子,她聪明、敏感,有很好的条件可以上学,上了大学却也浑浑噩噩,没有追求,只是并不认同父母的活法,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放弃了精神上的寻求,她们的根在城市,可是城市的变化太快,城市的成长带有很多功利和务实的成分,父母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是窒息的。她和海红一样对现实不满,可是却没有海红的精神追求,她的人生轨迹有着银禾的务实,却没有银禾的能干,有着海红的才气,却没有海红的追求,有着海红的条件,却没有海红的努力,有着银禾与环境对话的能力,却没有银禾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无论城市的下一代,或是农村的下一代,都在城市混乱中迷失自我,毫无追求,陷入虚无。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寻找归宿是《北去来辞》的主题。“背井离乡的时代,村庄破碎裂成好几瓣,人人尘埃般四散。像尘埃,越飘越远,有些人永远不再返回。”那些从各地一往无前来到北京的人们,他们是谁,他们从何处来,他们为什么而来,他们最终走向何处,这些故事有谁知道?首都北京凝聚着来自各处的希望,同时也将一些希望埋葬。漫游在北方的人们把根从故乡拔出来,渴望能朝着故乡的方向深植北京。林白呈现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中的不同人物寻找归宿的精神世界。《北去来辞》的人物都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灵魂归宿,不仅是柳海红,包括史道良、银禾、雨喜、春泱、陈青铜,包括故乡的章慕芳、柳青林、柳海豆、柳海燕……他们以各自的方法找到灵魂的栖息之所,有的抵达、有的失落。他们一往无前地寻找那高于故乡的辽远的梦想,一往无前地北去,然后一往无前地归来。前者北去是海红与银禾母女们试图改变个人的外部世界与俗世生活,空间格局大却狭小感伤;后者归来是海红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而走出个人时空,是精神的回归,空间格局小却阔达明亮。
艺术特色
情节
情节丰富、细节缜密、人物繁多、时空跨度大等因素并没有让林白的叙述显得急躁、粗疏、杂乱。她的语言一如既往地充满想象力与生命力,犹如亚热带的植物葱茏茂盛,字里行间有水流过,有花儿盛开。这源于林白诗人的笔力,大量的顶针——句与句、段落与段落、章节与章节——使故事、逻辑、语势、情境的起承转合既条理分明又密不可分,语感优美又势不可挡。
人物形象
林白藏在笔下的人物中,思考着他们的思考,生活着他们的生活。人物的鲜明个性应运而生,其中,林白着力塑造的女性角色是柳海红、史春泱母女和史银禾、王雨喜母女,这两对女性代表了“北漂”中两种境况:知识分子迁移和农民进城务工。先说说母亲。主人公青年知识女性柳海红热烈而偏执、敏感又封闭,为了丢弃颓废复杂的过去,巧合般地遇上从北京来开会的50多岁的单身文人史道良,这是她开启北上新生活的钥匙。热烈潮湿的南方遇上厚重保守的北方,迸溅的生活溢满了故事,于是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然而,海红渴望热烈爱情、成功事业的心愿在凛冽的北方现实中支离破碎,她焦虑、压抑、忧郁,“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挤压得海红喘不过气。她要寻找爱情,于是有了心灵相惜又一直错过的陈青铜,有了天崩地裂的瞿湛洋;她寻找自己,北上南下,追寻父亲柳青林、弟弟柳海豆精神失常的真相,又亲身感受乡村生活,兜兜转转都是为了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海红在梦想与现实的割裂中寻找自己的痛苦过程,对于从乡村初入都市的银禾来说是愉快又新奇的。因为她是银禾,所以带着乡土落地生根的活力,在新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她代替妹妹美禾来到细叔史道良家做保姆。她健康、有趣、开朗,满肚子都是城里人见也没见过想也想不到的中国乡土传统和故事,迎神送鬼、喜鹊叫、祭祀……银禾保护家人的仗义勇敢,在陌生城市的自得,分享乡村趣事的自足,都是源于中国乡土藏污纳垢、自由自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她沟通了乡村与都市,感知万物,让万物生长;银禾清楚地知道她的来路,湖北、浠川、湾口、王榨、上皂角,她不失落,因为故乡就是银禾的归宿。
作品影响
2013年,该书入选新浪2013年度中国好书榜。
作品评价
评论家陈福民:《北去来辞》中可窥见历史变迁与思想激荡的鲜明轨迹,是真正的欢欣喜悦之作,是林白的解放之作。
评论家吴义勤:《北去来辞》体现了林白突破自我经验的限度,是主人公伤痕累累的自我拯救,现实感非常强。
评论家牛玉秋:从《北去来辞》中发现林白的创作格局由狭隘变得宏大。《一个人的战争》把个人当成了全部世界,《北去来辞》找到了进入世界的另一种态度。
评论家雷达:“《北去来辞》是林白向社会伸展非常远的作品,历史跨度很大,但个人化写作立场没变。林白无论怎么变,都是以个人经历为主的写作。林白既是原来的林白,又是深化、扩大和改变了的林白。”
作者简介
林白,本名林白薇,生于
广西北流县。毕业于武汉大学。先后在广西图书馆、
广西电影制片厂、中国文化报等单位工作。1996年至2004年为自由撰稿人,现为武汉市专业作家。居北京和武汉两地。19岁开始写诗,后以小说创作为主。1994年发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引起较大反响。1997年出版《林白文集》4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青苔》《玻璃虫》《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中篇小说集《
子弹穿过苹果》《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回廊之椅》等多部,散文集《前世的黄金》等七部,以及跨文体长篇作品《枕黄记》,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日、韩、意、法等文字在国外发表出版。1998年获得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妇女闲聊录》获得第三届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4年年度小说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