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街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北大街
城市中心的北面街道,顾命名北大街!多数城市会在前面加上某某北大街,中国北大街很多。
行政区划
规划将把这条街改造成现代化商业建筑,而胡同区域则给予保留,最终让大街变成国际一线时尚品牌大秀场,北京又一个高级商场聚集地。一位老人摇摇头说,“你看这条街北边的平安大街,我不希望我住了这么久的地方变成那个样子。”
京华烟云
历史
西四北大街,因过去地处西四牌楼北侧而得名,这一带的街道、胡同建制在元代已基本成形,至明代这里便发展成老北京城一个重要的商业街道。光是看那些马市胡同、驴肉胡同的地名就可以想象昔日的繁华。
现在
如今的西四北大街是北京著名的电子产品一条街,密集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电子商品店。为了迎接奥运会,所有店面从外观上看都被整修一新,但是商店内部大多有些破旧,与簇新的招牌形成强烈的对比。
比较
和正街上的喧嚣相比,位于西四北大街西侧的一片胡同区就显得非常安静。几步之遥以外人声鼎沸,而胡同深处那些四合院里飘来的饭菜香,却让人恍若隔世、顿感生活的琐碎和宁静。这片胡同是西四北大街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建制,从南往北,一共八条胡同。每条胡同两侧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老北京四合院,从1984年开始,这里就被纳入北京市胡同街道保护区的范围。
人文
曾经,这些四合院里住着许多名噪一时的人物,西四北三条39号院是京剧名角程砚秋的故居,北五条7号院则是民国教育总长、著名藏书家傅增湘的旧居。家国风云、名伶往事、文艺春秋都曾在这里轰轰烈烈地上演。然而,这些都正在逐渐被人淡忘甚至抛弃。且不说大部分四合院的现状并不让人满意,只是在胡同里连续问了好几个人:“程砚秋故居在哪里?”得来的都是摇头或者迷茫。也许,即便建筑还在,但其余的一切都渐渐地被人忘却了。而更多的是连建筑都不复存在,比如燕京造纸厂旧址、长寿庵、清宁寺、当街庙……
夭折的改造
住在西四北头条的一位李大爷说,他在这个胡同的四合院里已经住了一辈子,“我总是担心自己住的那个小四合院会被拆了。”他的担心也许现在是有些多余,毕竟这片胡同区已经成了保护单位,但不拆并不代表着不会改造。2007年,西四北大街就一度被列入了改造计划。
去年6月,9家国际性建筑事务所在北京市规划馆展示了他们对西四北大街改造的方案,从当时的一些展览设计图片可以看到,该规划将把这条街改造成现代化商业建筑,而胡同区域则给予保留,最终让大街变成国际一线时尚品牌大秀场,北京又一个高级商场聚集地。
最先着急的是卖电子产品的老板们,他们担心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店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住在四合院里的老居民也担心,住了几十年的地方会不会被拆迁,如果拆迁了他们住在哪里。
随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这一规划举办了研讨会,多名从事老建筑保护的人对其提出了质疑。《中国文物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这个规划违背了2005年1月北京颁布的一个法规:北京城市的总体规划应该以居民为核心。“也就是说,任何改造规划都必须在征得居民的同意和意见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就是非法的。”致力于北京建筑保护的王军如此解释。
这场研讨会和质疑的声音让原本将进行的规划搁置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后续消息。电子商品店的老板和这里的居民稍稍地舒了一口气,“但是不知道会不会过段时间,又变着法子改造。”一位老人摇摇头说,“你看这条街北边的平安大街,我不希望我住了这么久的地方变成那个样子。”
尚保存
北头条至北八条胡同:至今还保存着元代的胡同建制,两侧保留有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其中北三条11、19、39号院以及北六条7号院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西南口转角楼:始建于1894年,是慈禧太后为庆贺60岁大寿而兴建的庆寿工程。解放之后一直属于新华书店,但如今新华书店已经关闭,未来将如何亦不得而知。
已消失
东南口转角楼:和西南口转角楼一同修建,原建筑已不复存在,工商银行西四分行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仿古建筑。
当街庙:在西四北五条东口,《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路中间有一庙宇,坐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今西四北五条)东口,庙供额森牌位。”
长寿庵:西四北八条37号院,明代建造。现已改为民居,几乎找寻不到当年的模样,除了保留的几间殿堂的屋顶,还能依稀分辨得出这里曾经的恢弘气势。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8 09:36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京华烟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