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大家指
中国画史上的
董源、
李成、
范宽三大画家。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新画风,较为完善了
中国山水画面貌。
简介
北宋三大家:指
中国画史上的
董源、
李成、
范宽三大画家。
北宋三大家不仅为当时创造了很大的财富,也为后人所称颂,为后世700余年的文人画建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画家特点
董源之画除部分作品雄伟、崭绝峥嵘之势外,大多趋于平淡、天真、朴茂静穆;
三大画家
画家董源
董源字叔达,人称董北苑。五代
南唐时曾为后苑副使,后入北宋。他的山水画承荆浩、
关仝的传统,变更方法,创用“
披麻皴”,建立一种平和秀雅的风格。水墨学
王维,着色学
李思训,墨气淋漓,放纵活泼。工秋岚远景,大多画江南真景,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平淡天真,表现出江南山水的特有情趣。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
山水画家,
董源也是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
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
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
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
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
夏景山口待渡图》和《
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
宋代
沈括称他“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多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丘陵,大都为坡陀起伏,
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崭绝之状。这与较早于他的荆浩所表现的气势雄伟的北方山形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
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
风俗画的情节性,有时实为全画的题旨所系。虽形体细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别饶一种秾古之趣。其传世作品还有《
龙宿郊民图》等。
董源所创造的
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
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
米芾、
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高。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
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
吴门派,更奉
董源为典范,明末“
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
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
董源。元代
黄公望说:“作 山水者
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
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
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
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据
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
画鉴》里记载:“
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
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提到:“
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
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
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
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传世作品:
《
龙宿郊民图》及《
洞天山堂》二轴,均
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
中国山水画的
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
董源的《
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董源现存世作品有《
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等图。《
潇湘图》卷,五代,纵50厘米,横141厘米,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家范宽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
北宋山水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
华原(今
耀县)人。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呼之为“宽”,遂以
范宽自名。据《
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范宽早年师从荆浩、
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自然山川景物的观察、体验,因而长期生活于陕西
华山、
终南山等处,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对景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生动地现于笔下。他画山石落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
雨点皴),画出岩石的形貌质感。画上的大山巍然矗立,浑厚壮观,具有压顶逼人的气势。范宽代表作有《
溪山行旅图》(现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
雪景寒林图》(现藏于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等。
画家李成
李成,中国五代及北宋画家。字
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
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
营丘(今山东
昌乐),故又称
李成为李营丘。他博学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醉死陈州(今河南淮阳)客舍。擅山水,师承荆浩、
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
表现技法为“
卷云皴”。米芾形容
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
如云动”,这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作画的重要风格标记。他和
关仝、
范宽形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学他画法的较多。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作品成功地表现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中
自然山水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点。今有《
读碑窠石图》(图中人物为王晓所画)、《寒林平野图》、《
晴峦萧寺图》、《
茂林远岫图》等传世。
李成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
许道宁、李宗成、
翟院深、
郭熙、
王诜、
燕文贵等。
有关评价
汤垕
“六朝至唐初,画者虽多,笔法位置,深得古意。自
王维、张、
毕宏、
郑虔之徒出其不意,深造其理。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一洗前习。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大家鼎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山水格法始备。”他们确是开创了唐人所未开拓新画风,较为完善了
中国山水画、面貌。
范宽
其中
范宽发展了
荆浩的
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
关仝、
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元代
汤垕《
画鉴》则认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
李成、
董源、
范宽三人而已”,又谓“董源得山之神气,李成得山之体貌,范宽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都对范宽的艺术作出很高的评价。
董源
董源所创造的
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高。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
黄公望说:“作 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
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
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李成
李成的画名始于五代,入宋更盛,史称“古今第一”。一生创作甚丰,仅画史著录的就有一百五十九件,然迄今留存于世的则寥寥。
李成的画风源自荆浩、
关仝,虽出自两家,却未见“一笔相似”,可见他善于脱去前人窠臼,自立
家法。所绘山水,多写
寒林平远景色,尤其
皴法,如卷云浮动,浑厚圆润,却又惜墨如金,
墨法极为精微。此种画风,后人学者众多,奉之为北派高手。
三大书法家
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
鲁直,世称“
黄山谷”,号山谷道人。
江西修水人,出生于诗书之家,纵览六艺,博学多闻,治平年间中进士。与
张耒、
晁补之、
秦观俱游学
苏轼门下,天下称为“
苏门四学士。政治上与苏轼共进共退,屡遭贬谪。以文学著称,追求奇拗诗风,开创
江西诗派,影响很大。尤以书法为世所重。为
宋四家之一,是宋书尚意的重要人物。苏书尚天趣,黄书尚韵味;黄书结体而取纵势。与苏轼一起将
宋代书法的人文气推向高峰。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
黄庭坚最擅长行书与草书。其《
诸上座帖》、《李白忆旧诗》、《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是草书名品,所谓”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大字行书《
经伏波神祠》、《松风阁诗》与《赠张大同尾跋》则体现了”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的境界。
书法典藏于:
经伏波神祠 (永青文库 )
李白忆旧诗 (藤井有邻馆 )
书法家苏轼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享年66岁。
南宋高宗朝干通6年,赠太师。
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
苏洵的大儿子,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豪放派词人代表。
嘉佑二年(1057)与弟
苏辙同登进士。
苏轼的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
颜真卿、
杨凝式,晚年又学
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黄庭坚称与苏轼为”
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
书法电藏于:
答谢民师卷 (上海博物馆 )
寒食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
祭黄几道文 (上海博物馆 )
桤木诗 (兰千山馆)
书法家米芾
米芾,字元章,号
鹿门居士、
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 祖籍
太原,后迁居襄阳,人称”
米襄阳“。宣和年间为徽宗
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米芾能诗擅文,书画尤具功力。篆、隶、行、草、楷各体
皆能,行草造诣尤高。芾自云学过各家各派,但从其作品观之,得
王献之、释
智永二家最多。其书淋漓痛快,隽雅奇变,晚年书艺更达至炉火纯青之境。
米芾的书法可谓集各类书体之大成。其
书画收藏宏富,从晋唐法书中受益良多。他的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其
艺术活动还涉及绘画、文房四宝、奇石收藏等,还刊刻了著名的《寳晋斋法帖》。米芾也是当时著名的
书画鉴定家,
宋徽宗编写《
宣和书谱》、《
宣和画谱》时,米芾也参与鉴定了大量的书画。至今还能在《唐人临黄庭经》、《顾恺之洛神图》等书画作品上看到米芾的鉴藏印与押署。
书法电藏于:
吴江舟中诗 (梅多鲍利坦美术馆 )
米芾一生收集了大量的晋唐名家
法书,又目睹了内府及私家收藏的大量法书名迹。米芾不时将这些名作加以临摹。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量晋唐法书已经消失在了战乱与水火之中。而米芾临摹的部分法书则幸运的流传到了今天。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米芾的这些临书,由于笔法功力深厚,气韵直追晋唐,而又独具风骚,故长期被认为是晋唐名迹,备受世人珍视。其中,最知名的要数《临王献之十二月帖》,即今天所见的《
中秋帖》。此帖为典型的“一笔书”,
丰润圆熟、线条连贯、
行气贯通、潇洒飘逸,被乾隆皇帝奉为“三希”之一。流传至今的《大道帖》《东山帖》《群鹅帖》《
地黄汤帖》《
湖州帖》《
长风帖》等帖也或多或少带有米芾的书法意味。
北宋时期,苏轼、
文同所推广的
文人画,更注重于文人的气质,以及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感。
李公麟将原先处于草稿底本地位的
白描画,发展成为一种体现文人意趣的
新风尚。文同、苏轼把业已成熟的山水、花鸟画中某些较特殊的题材,如枯木竹石、梅兰
水仙等独立出来,并赋予新的涵义和形式。形成了一种崭新风格的水墨
花竹杂画,与传统的正规画风,尤其是宫廷画院的风格判然相异。稍后,以米芾为代表的“米点墨戏”山水画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