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北峪口村是文峪河谷口的第一个村庄,历史厚重,风物宜人,是净土宗大师昙鸾
大师的葬地。
地理人口
北峪口村是文水县的一个小村,位于
吕梁山脉东麓,文峪河上游,东靠开栅村,西临西峪口村,南为北徐村,北面有广阔的黄土高坡和岩层山岭,西北越过文峪河水库与交城县接壤。因出山谷之口,又位居其北,得名“北峪口”。该村与南面30里地的南峪口村相对而立,离文水县城10公里,离开栅村2.5公里。
全村分新旧村,旧村多为旧社会房屋,经过改造和拆建,旧貌几乎不存。新村多为建国后的的平房,已延至与开栅交接的山凹处。
全村有人口3800人,耕地1500亩。姓氏有李、牛、安、宋等,以李姓最多。有地市级水库单位文峪河水库,其管理局在文水县城,水库常年吸收山地雨水,以供平原村浇灌。
武术名人
牛德富:北峪口村牛氏长拳掌门人,清光绪十六年为皇宫捕获盗劫皇宫珍物的飞毛腿。光绪帝封其御前侍卫。在村授徒传艺,徒众甚多,至今牛氏长拳仍在北峪口、开栅一带流传。
历史沿革
北峪口村因地处依山靠水之地,文峪河之水由此出山,清光绪《文水县志》记载:古代此地有“谷口秋风”之胜景,周边村庄历史久远,使我们无法考证才村的形成时期,通过文水县志和采访得到一些材料,明清两代,设都坊制。北峪口村一半在“开西都”,一半在“文谷都”。
民国十三年,实行区村制,北峪口属四区开栅镇,至今一直属开栅镇。民国36年,又一度同开栅划入交城县。1950年又划归文水县。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多次侵占北峪口,在革命战斗中死伤无数,在外地战役中有确认牺牲的烈士有9人。其中一位是在朝鲜战斗中牺牲。
文物古迹
我国古代寺庙甚多,文水县古代寺庙就达百处。北峪口虽地处山崖之下,但可考的寺庙仍有两处,一处是孛鸽山偏西的一段,被村民叫做寺坡地方,此寺按北峪口方言因叫“养禅寺(祠)”,
据年长者介绍,原来寺内建筑宏伟,院内古柏参天,常年有僧人居住,可惜在四十年代,日军侵华时被日军烧毁。虽然仍能找到一些断砖残瓦,但已变为一片黄土坡,因而称寺坡。解放后,分给村民耕种耐旱庄稼。
另一处大概在村西,旧(光绪版)县志艺文《石为楷文水龙堂记》一文讲述了子安文谷都修龙王庙的故事,文曰:“卜地于文谷之口,开基于西山之阿莈茅”。
北峪口明清属文谷都,而今北峪口流传的庙会也正是当年的龙王庙会,这一点足以证明龙王庙当时建在北峪口村,现庙已不存在,但留下来的庙会,使人感到了浓郁的民间文化。
村中现存一座天主教堂,天主教由清宣统二年(1910年)传播到北峪口村。民国6年(1917年)由神甫安耀礼主持,在北峪口村修建。距今90多年,是周围各村信徒的聚焦地,也是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村民的避难所。
昙鸾大师,是南北朝时代北魏弘传净土教的一位高僧葬于北峪口村,北峪口村原为昙鸾大师发迹之后传道之地.
自然风物
有山必有沟,北峪口也如此,村民把村东的一段山脉叫做鹁鸽山,但从村中偏西山上看到同治年间的墓碑来看,鹁鸽山的山界一直要延长到与水库相接,此山有两条沟,一条是“西崖沟”,一条是“韭菜沟”,韭菜沟里有一小溪,清澈见底,深不见泉眼,自然秀丽,为“峪秀风光”之佳景。
此外还有二郎山,山上有二郎庙,已破旧不堪。村中有三棵唐槐,都在一千年以上,其中十字路北的一棵为12米,其次是西沟口的一棵高11米和东窝的一棵高8米,另外马家崖还有2棵600余年的槐树,上述古树均为集体所有。
境内水利
文峪河水库坝址属文水县开栅栏镇,尾水向东折向南 ,经文水县城东。文水县有悠久的引文峪河水灌溉的历史。唐武德三年(620年),曾引文水南入汾州。开元二年(714年)曾开凿甘泉等四渠,引文水灌溉文水县开栅镇、
交城县广兴村一带农田数百顷。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文水县民在文峪
河南岸凿常稔渠,灌北徐、南徐、中舍及宋、樊二庄农田六十四顷;元代又将文水县甘泉渠延伸至交城县西石侯村一带,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至今甘泉古渠尚存,是
汾河流域保存最久的古渠道之一。明天启五年(1625年),于文水县西二十里开永赖渠(后改为
永田渠),凿石穿涧,灌田数十顷。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被山西省司法厅复核决定保留“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