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当庙,又名“寿佛寺”。这座道、佛同奉合祀的“山林古刹,西夏名蓝”,位于
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府所在地)西北约5公里处的贺兰山九泉口(俗称韭菜沟)。地因庙而得名,所以,民间一直称这里的山叫“武当山”。寺庙依山而建,背靠巍峨贺兰,东面滔滔黄河,北武当庙(寿佛寺)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整个寺院雄伟壮观,四进四合院式的古式建筑群组合。
历史沿革
清代
清康熙四十年(1701),居士郑惠、周兆熊等人募建九泉口的北武当庙。当时修建的有无量殿(元武殿)和观音楼(太和宫)。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太和殿改建。
清乾隆四十五至五十五年之间(1780—1790),在无量殿后面修造的大佛殿落成。
清乾隆五十五年至嘉庆四年之间(1790—1799),大佛殿前东西两侧的配殿落成。两个配殿,连接了大佛殿和无量殿,标志着北武当庙这个地方,佛教已经开始上升为主要宗教。
清嘉庆十四年(1809),立山门外石狮子。在此以前,在大佛殿前配殿建成之后,某年,建成灵官殿,也就是通常说的前殿。
清嘉庆十六年(1811),增建了灵官殿前面的卷棚。
清嘉庆十六年(1811)以后某年,在寺院外东西两侧,建造了准提殿和药师殿。准提殿又叫眼光殿。药师殿又叫百殿。
清道光十六年(1836)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之间,建造了钟楼、鼓楼、前山门楼和多宝塔。
清光绪年间,北武当庙僧人广煜修学北京,经檀柘寺方丈引见,敬请常来檀拓寺进香的慈禧太后为北武当庙钦书“护国寿佛禅寺”白绢条幅,自此北武当庙又名寿佛寺。
清光绪五年(1879),建寺院外水泉旁边的寂静堂,也叫静房子。
近现代
民国三十一年(1942),把观音殿改建为观音楼。
“文化大革命”中,北武当庙遭到严重破坏,各殿佛像及珍藏经卷等物,皆化为灰烬;重要文物、法器被洗劫一空。幸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一度进驻,殿宇楼阁等建筑,才免毁于一旦,得以保存。
198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北武当庙被列为宗教开放寺庙,并恢复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的四次传统庙会。
1988年列为平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0月1日,恰逢石嘴山北武当庙(寿佛寺)重建300周年纪念日和森林公园观景广场举行落成仪式,遂举办了为期5天的“石嘴山市文化旅游节”。
2005年,北武当庙寿佛寺被列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改寺院是四进四合院式的古式建筑群组合。中轴线上主建筑从前至后有山门楼、灵官殿、观音楼、无量殿、多宝塔和大佛殿。其山门楼高约9米,观音楼高约10米,均为两层歌山顶建筑,多宝塔高算于无量殿和大佛殿之间,是一座高约20米,造型古朴的五层楼阁式砖塔。中轴线上主建筑两侧有钟楼、鼓楼、厢房(案房),五番殿对称等距而建,与其主建筑构成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的四进四合院。
寺庙外山门楼两侧,各有殿宇一座,左为准提殿,亦称眼光殿,右为药师殿,也叫百子殿。这里有百年老树,苍劲挺拔。树下有清泉甘例,即所谓“九泉”,被列为“平罗八景”之一,号为“北寺清泉”。
景区景点
山门前
庙门前有对石狮守护。石狮高约2 5米,雄姿俊丽,威貌堂堂。据“狮子碑”上文字所载,系乾隆31年9月所立。石狮后面是山门楼,歇山顶建筑。山门顶上建楼,加上山门,总高9米左右。山门楼巍然耸立,雄宏大方。据考,它与石狮、钟鼓楼和大雄宝殿前的多宝塔,均系这座寺庙的第三代建筑,是1836年乃至以后一段时间内陆续建成。紫靠山门两侧,有两块石碑相对而立,碑身碑帽完好,右边一碑,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禅宗临济岔派继袭,武当的第二代和尚广泽、广治等所立。碑文系通柏(文香)所书;左边一碑,碑帽铭文“福缘”。可惜,碑身文字已残损得 无 法 辨认。《武当山建立狮子碑记》,是考证此庙史事的凭要文物。山门楼两侧,有东西两个“侧门”。侧门两边的院墙上,大书着“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
准提殿、药师殿
寿佛寺庙外两侧,各有六间大殿一座。东为准提殿,又名眼光殿,西为药师殿,又名“百子殿”,也称“子孙殿”,为信众求子之地。药师殿正中,药师佛像端坐,头顶有一大金鹏翅鸟,鸟头鸟翅人身。药师菩萨左侧是月光菩萨,右侧是日光菩萨。药师、准提二殿,何时建造,具体时间,无可推考,大抵在1809年之后了。
寂静堂
与药师殿相连,在它的右前方,有一小院,内建静房三间,这便是“寂静堂”。这是历代高僧修心养性,闭关静坐的地方。据说,老和尚静坐时,减茶少饭,一坐就是四十天或一个月,与世人隔绝。这个小小的院落里,有一棵大白杨古树,树杆粗大,枝叶繁茂。
三泉圣水
平罗《县册》记载:“北武当寺庙有泉三道,自地溢出,水清且冽。”今在武当庙前的药师殿右侧,有一水房,其内有一水泉,水源丰富,确实“甘芳清冽”,是专供饮用的。另有一泉,专供浇田灌地之用。至于那第三泉,却不曾见到。即所谓“九泉”,被列为“平罗八景”之一,号为“北寺清泉”。因此说,这“三泉”当为北武当庙—寿佛寺之“根”。
塔院
据释融远《寿佛寺的简历》记载,在药师殿门口的前下方有枣园二亩,相传原有大小105座塔,今不存。原址上在位于枣园下小山沟里的下塔院中新建造的续早(融远)和尚的一座塔。
灵官殿
一座七间大殿,叫“灵官殿”。又叫“灵光殿”。殿前两侧有东西厢 房各6间,厢房下面,东西各有三层方形秀丽楼阁一座,高约11米。主要是安放钟鼓的。按晨钟暮鼓之说,东面的是钟楼,西面的为鼓楼。灵官殿是主殿之一。殿堂正中,供奉一尊金光闪闪的韦陀菩萨塑像,两旁的高台上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左首的黑脸大汉是“风王”,弹琵琶的是“调玉”,右边右手持伞的是“雨王”,右手握龙的是“顺王”,韦陀菩萨背面是弥勒佛。大殿上空,高悬“名洪德美”四个金字,两旁垂挂着十数幅制作精细的软匾,多是劝戒之类的内容,如“观经一卷是家书,教会存想念四方”,“不离慈尊左右旁,日落之方有故居”等。
观音楼
灵光殿后是观音楼,歇山顶建筑,四间两层,高约10米。楼前两侧,有厢房20间。
无量殿
观音楼后这座大殿叫无量殿(亦名元武殿、寿佛殿),硬山顶建筑。是这座寺庙的第一代建筑物,也是主体建筑。据考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郑惠、周兆熊等居士主持建筑的。这座大殿前后9间,前6间是无量殿,后三间是韦驮殿。大殿两侧是天井院,各有房屋“14间”无量殿门前建卷篷,压重檐,它的前面两侧有厢房12问。
大殿门前高悬巨幅红底金字匾额,“三界导师”四字。走进殿堂,正中高悬的“法轮常转”下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像,(于1985年耗万元贴金),左右两旁是加叶、阿兰两尊塑像。佛像东西两旁,紧靠殿壁,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与释迦相背,是观音菩萨,其左右有普贤、文殊菩萨相护。
大雄宝殿
无量殿后是一座10间大殿,叫“大雄宝殿”,也叫“大佛殿”,歇山顶建筑。大始宝殿,是佛教寺院中的正殿。正殿是供奉大雄佛像之所,故称大雄宝殿。殿内所奉一般为释迦牟尼佛像,大殿是1748年所建,属这个建筑群体的第二代建筑,两侧各有配殿五间,东边的叫五正殿,西边的叫五番殿。配殿也是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多宝塔
在大雄宝殿和无量殿之间就竖立着一座五级多宝塔。塔高约20米,塔形呈古体“亚”字形,和银川的海宝塔多有相似。是五层楼阁式砖塔,每层大小十二个门,五层共六十个门。塔的外壁涂以灰料,并粉为米黄色,更显得玲珑古朴、壮观。据曾住持此庙多年的释融远所著《寿佛寺简历”》所述,多宝塔成于通柏(文香)之手。民国初年郡人李清和《重修宁夏武当山寿佛寺募序》载云:“道光戊申中,建七级浮图,仿唐制也。”道光戊申,为1848年,较传闻所谓道光十六年(1836),要晚十二年。据续早(释融远)讲,塔内曾塑七如来佛像,今不存。
西厢房
在无量殿前的西厢房里,陈列着对寿佛寺有过较大贡献的圆寂者事迹。其中悼念续早的为多,续早(释融远)生前系中国佛协会理事,是宁夏参加中国佛协的理事,在宁夏佛教事业发展中有较大影响。他晚年写的《寿佛寺简历》(油印本,万余字,由石嘴山市档案局马武权主持刊印)是关于这座寺庙的较完备的文字资料,尽管所记未必翔实,有些事史也欠考订,但毕竟是出自熟知此庙历史的僧人之手,是考证寿佛寺历史有价值的资料。
景区荣誉
2009年12月被评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
2020年3月9日,经宁夏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按组织程序综合评定,大武口北武当生态旅游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
得名由来
北武当庙,又名“寿佛寺”。这座道、佛同奉合祀的“山林古刹,西夏名蓝”,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府所在地)西北约5公里处的贺兰山九泉口(俗称菲菜沟)。地因庙而得名,所以,民间一直称这里的山叫“武当山”。
因供奉真武大帝石像,故称之为“武当庙”。又为区别于湖北省均县之武当庙,加“北”字,称为“北武当庙”。据传,清光绪年间,北武当庙借人广煜修学于北京植柘寺,经寺方丈引见,请得当时常去檀柘寺进香的慈禧太后御笔亲书“钦赐护国寿佛禅寺”黄绸条幅。自此,“寿佛寺”与“北武当庙”两名正式并存。
题词名联
左宗棠等人也曾为之亲笔题字作画,使之声誉大振,远近闻名。
对联一:山林古刹,西夏名兰。
对联二:出三宫,别六院,修成玉体;入武当,归正道,炼就金身。
内外碑铭
注:参考资料来源
庙会文化
据清《平罗纪略》有关北武当山庙会记载:“四月望,男妇乘骑烧香武当山,曰‘朝山’。七月望,九月九皆然,蒙古人多。”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为北武当庙会期,各地前来朝山拜佛的蒙古、藏、满、汉等民族的善男信女数万人云集于此,盛况空前。
神话传说
关于在石嘴山的武当山建庙,这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
康熙己巳年,即公元1689年,石嘴山的巡边士兵,每夜都在山麓巡逻,常常听到“背上我”的呼叫声。有一天夜里,士兵们听到呼叫后,随口答应,顿时,一个士兵的背上就出现了一个人,只好把他背走。并问背上的人,你家住何处,姓什么名,为什么半夜三更一个人在这里?但始终未听背后的人回答。背走数里地,感觉越背越重,最后走不动了。士兵怒气冲冲地说:“你是石头人呀!怎么不说话。”语声未落,背上的人落地。士兵点着火把一看,原来是一尊无量寿佛石像。恰好此处山侧有一个岩洞,他就把佛像放置在岩洞中。到了癸末年,
平罗的清军驻守官兵,在贺兰山围猎,突然看见祥云瑞气,笼罩群峰,还隐约听到兵器碰撞声和马蹄噪杂声,大家觉得奇怪,就分头在山林深处觅寻,终于在山洞中又发现这尊无量寿佛像,大家就把它背回来,越背越重,行至黑塔墩,就背不动了。当时,有位善行居士提议,此处土地平坦宽阔,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寺庙,安置
无量寿佛像。但由于没有水,无法施工。于是,他们就默默地
祈祷,求神佛显灵相助。祈祷片刻,土地湿润,往下挖掘,地下立刻就涌出一股喷泉,泉水清澈甘甜。于是,人们就在这里搭棚住下,破土动工。用山上的石头垒砌墙基,用黄土夯筑墙,建造寿福寺。从此以后,寿福寺多次扩建,在清同治
癸亥年,即公元1863年,寿福寺遭受一场大火,后又募捐重修。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