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医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培养陆军军医的高等学府,由当时的天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于1902年创立。
简介
学校由1902年11月,为当时的天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所创立,聘请日本驻军医院的院长陆军二等军医正平贺精次郎为总教习,以
徐华清担任总办。专门培养北洋陆军军医为目的,最初学生为四十人,从天津附近居民中招募。最初地址在天津南斜街原浙江会馆馆址的中国房屋充任校舍(天津东门外海运局旧址)。从同年十二月开始授课,以后学生每年增加,校舍感到狭小,所以到了1906年6月,在海河北岸的河北新区黄纬路盖建新校舍,同年十二月竣工,学校搬迁。新校舍是欧式楼房,能容纳二百名。现有学生一百五十名,分为三个班。在1907年2月,第一期毕业生三十五名,全都担任官职,配属北洋各镇。学校因为抗战和内战几经迁徙、更名,所以鲜为人知,学校也失去最初的面貌,而且人们经常把它和保定军医学堂相混淆。
变迁
1902年,
袁世凯在天津创办北洋军医学堂。北洋军政司军医局总办(局长)
徐华清兼任北洋军医学堂总办(校长)。
徐华清(1861-1924),字静澜,广东五华人。因出身贫苦到香港谋生,此后受到教会的资助,他先是在香港大学学习医学(孙中山先生的校友),后留学德国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因给慈禧太后治愈疾病,被册封一品花翎顶戴、总理医政。
1902年,北洋军医学堂成立后,聘请日本陆军二等军医正平贺次郎为总教习,从德、日购置图书仪器,借用天津东门外南斜街浙江海运局暂为校址。当年十月下旬,北洋军医学堂首次招考学生,从百余名应试者中取六十四人,次年春经过复试正式录取三十七人。学堂对复试前五名还予以奖赏。
北洋军医学堂开设
科目有: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化学、物理学、日文、汉文等科目,实行四季考试。为加强学生的实习能力,1905年初,学堂派学生奔赴各处军营担任副医官和医长之职,副医官月薪120元,医长月薪80元。
1906年清陆军部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3号),陆军部下设的军医司接办北洋军医学堂,更名陆军军医学堂。同年迁入天津河北区黄纬路新校舍,日本正平贺次郎继续担任总教习。
同时,陆军部颁布了《军医学堂试办章程》,规定学制四年,学习内容中西兼顾。1908年陆军军医学堂开设药科,学制三年,开创中国
药学教育之先河。
1910年10月,东北
鼠疫流行。12月,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伍连德被任命为全权总医官。伍连德于12月24日带着助手、陆军军医学堂学员林家瑞,抵达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傅家甸,开始了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随后抽调陆军军医学堂以及北洋医学堂、协和医学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直隶、山东等地方的一些医生,陆续前往东北。因为他们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肆虐哈尔滨半年之久的大鼠疫,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被遏制住了。
1912年,民国建立后,陆军军医学堂更名为陆军军医学校,徐华清调任他职。此后校长一职由北洋军医学堂第一期毕业生李学瀛继任。同年,陆军军医学校成立附属医院。
1914年全绍清继任陆军军医学校校长。全绍清(1884-1951),字希伯,直隶宛平人,满洲正白旗。他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堂,后随清廷派往西藏的钦差大臣入藏,任钦差大臣行署医官。1906年到1910年,全绍清在天津北洋医学堂任解剖学医学教授,1912年,留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又到哈佛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学。1914年,全绍清以陆军部军医署署长兼任陆军军医学校校长。
1918年,绥远、山西等地发现肺鼠
疫情,北京政府内务部派陆军军医学校校长全绍清前往主持防疫,并任第一区检疫委员,全绍清校长偕同教官、学生前往疫区,此后疫情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
1918年,民国北洋政府陆军部决定将天津的陆军军医学校、保定的陆军兽医学校迁往北京。该校迁京后,改名为北京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一同迁往北京,学校通信地址为北京东四六条胡同东口。东四六条(东口)虽然是通讯地址,但学校并不在东四六条的胡同里,而是在东四六条、七条、八条东口马路对面的富新仓。学校大门朝西基本上对着东四六条东口,故通讯的地址为“东四六条东口”。
《北京陆军军医学校》的作者沙林芳先生的父亲那丹珠,毕业于北洋医学堂第二期,沙林芳先生与弟弟均先后就读于陆军军医学校。沙林芳在《北京陆军军医学校》一书中记载:“段祺瑞政府委派陆军部军医司司长魏海楼,在北京东城南门仓至北门仓一带,将旧粮仓改建为陆军军医学校及附属医院、陆军兽医学校和陆军卫生材料厂,修建了新校舍和厂房。”
当时,陆军军医学校每年暑假招新生,医科招三四十人,药科二十人,学员学习生活一切军事化。每周放假一天,星期六下午二时即可回家,星期日晚八时前必须返校。宿舍每间住六七人,晚上自习到十时睡觉,作息时间规定很严,均以军号为准。
不过,陆军军医学校在北京期间,正值时局混乱之时,陆军军医学校的校长时常因北洋政府内阁的更迭而撤换,校舍遭到军队侵占,教育器材毁坏颇多,学校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曾任军医学校教育长的张建回忆:“当时学校经费匮乏,教员领不到薪水,教学断断续续,学生只能自购讲义、参考书自学。”
此后,随着时局的变幻,学校更是经历多次合并与搬迁。1928年,陆军军医学校将天津海军军医学校合并(李鸿章于1881年在天津创办天津医学馆,1893年更名北洋医学堂,1915年改称天津海军军医学校)。1928年8月,国民政府派人接管陆军军医学校,并改称军政部陆军军医学校。当时因经费困难,医、药各科不能满额招生。
1933年5月陆军军医学校奉令南迁到南京,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留在北平。
1935年8月学校更名为中央军医学校,校长由
蒋介石兼任。1937年军医学校迁往广州,校长仍由蒋介石兼任,张建为教育长,实际校务由张建负责。1938年日军于惠州登陆,军医学校迁往广西。1939年全校迁往贵州安顺。
抗战胜利后,中央军医学校在上海江湾复校。1947年6月1日更名为国防医学院。1949年2月至5月,该校分批迁往
台湾,而上海江湾遗留下来的校舍演变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后来几经变迁,如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指定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作为收治德奥战俘的专门医院,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方战场唯一的一所“战俘医院”。
宋哲元主政华北时期,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被改为二十九路军后方医院。1937年北平沦陷后,日军占领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改为日本陆军第一百五十一兵站医院。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医院,命名为北平陆军医院。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医院,如今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
年表
1902年(清光绪28年)袁世凯于天津东门外海运局创立北洋军医学堂,开始招收医科学生。
1906年(清光绪32年)移至天津黄纬路。
1912年(民国元年)因为被陆军部接管,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
1914年(民国3年)迁至北京。
1928年(民国17年)该校被
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学校迁至南京汉府街。
1936年(民国25年)更名为军医学校。
1937年(民国26年)日本侵华,9月迁往广州。
1938年(民国27年)广州危急,学校先迁往桂林,后迁至贵州安顺。
1947年(民国36年)迁到上海江湾,转年学校改组,与军医预备团及陆军卫训所合并为国防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