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环城路位于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就是今天榕城北门“中兴园”对面的一排七层楼的建筑物。早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里是北环城路1号至7号。
从进贤门向北延伸,城墙早已拆除,右边的护城河鱼翔浅底,清澈的河水是居民直接的生活用水。左边是溪河,一直延至明代一条街的埔上里,源顺、破门楼郑、祜记、源长、石鼓里、廊下孙、口溪、三升桥、北门街头到后排溪,流进北滘,汇入北河。这么两溪相夹的北环城路却只有7座房子,4户常住人家。然而北环城路的车辆交通在那时很是繁忙,白天特别热闹,而一到太阳西下,整个北环城路明显显得安静,妇儿从傍晚开始,都不敢从北环城路走到进贤门,只有偶尔的汽车声,才打破北环城路寂静的夜空。
北环城路7座房子,坐东朝西,面对环城路,背靠护城河,每座房子都有一个后门,闲时可观从北河划来的木船,运载着城里人的生活用品、农用肥料,不少船只专门运载城里人的垃圾,木船在护城河上穿梭运行,偶尔还能听到船夫们高兴时哼着的潮剧唱腔,好一派江南画卷。夏天太阳西下时,护城河成了天然的游泳池,赤裸身子的小男孩相互戏水,劳累一天的市民也赶到河里寻找凉爽,成了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环城路人家端着饭碗,倚门观看,成了流水人家的逸致。华灯初上,倚着护城河畔,摆上功夫茶具,那哔哔响的小炭炉,煮着开水,人们慢条斯理品着香茗,清风吹习,潮曲声声,更是快意。
北环城路1号房子是一座小下山虎,从记事起,就是“达善堂”,里面设有诸神,供人拜祭,可惜香火不旺。“善堂”主要是收埋无人认领的尸体。南边有一个花园,花草也不茂盛,像是缺少管理。有一个庙祝,似乎是八社人家,为人慈善。
2号至4号是同时建设,一律是两层的骑楼。但2号楼从建成那天起,就没有住过人家。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是榕城的义务消防队,这是揭阳消防系统的发源地。上级派了一个队长姓方,人家称他方队长,个子不高,很有魄力。队员都是义务的,没有工资。消防器具特别简单,一有火灾,这些义务的消防队员就前往救援,感谢信贴满墙头。然而感谢信不能管饱肚子,不知何时,这支队伍兼职做掩埋队,城里有人家父母年老去世,就请他们前往帮助,上山修墓地,开始是义务,后来就有收费了。直到六十年代中,消防队才搬离此地,这批义务消防队队员专门做掩埋队,一直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才和“善堂”连为一体,成为北门居委会的街道小工厂 . 3号楼是“中和”铁铺,主人孙姓,是从香港捷和工厂归来的技术员。五十年代初“中和”铁铺生产的玩具,弹棉机在潮汕很有名气。潮汕地区流传一句话,汇潮汕机械人员互凑起来只有“技半锉”,孙××人是一技锉“,可见”中和“铺主技术的高超,可以说是潮汕机械行业的泰斗。在五十年代初由他组建揭阳工业小组,发展为合营工厂,最后发展成揭阳县农机、机械、铸造三厂(如今马牙的帝豪宛就是拆迁三厂建起来的),在揭阳的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号人家是“裕华袜厂”,铺主黄姓。裕华袜厂所生产的产品也是畅销潮汕各地,在当时也是较有名气的一个小手工业作坊。在六十年代初,也是响应政府号召,参加合作社成了榕城针织厂的技术骨干。
5号人家是做酱油生产的,铺主姓洪,是西门人,在北门开酱油铺,铺号“老胜美”。北环城路的酱油远销各地,很有名气,每天早上,都有汽车在此等候装货,儿时喜欢用酱油伴稀饭,甘甜可口。
6号、7号人家是鄞姓兄弟,铺号“大光灯”,专门做汽灯生意,在当时可是一门好生意。五十年代,没有电灯,谁家做好事,乡村演戏,都必须到北门“大光灯”租汽灯,解决照明问题,鄞家的灯式多样,大小适中,很符合群众需求,加上服务态度好,生意一直不错。
北环城路枕河人家,生产不同,生活方式各异,但邻里团结,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安居乐业。这种安定的邻里生活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因房地产商看中这片地,填护城河改造旧城,在原地建了一幢7层高大楼,从7户人家变成几十户人家,居住环境虽有变化,但那流水人家的安逸生活已一去不复返,护城河也成了臭水沟。
枕河人家热切期望岭南水城早日建成,还市民一条清澈的护城河,让流水人家重饮昔日城水之甜,重温昔日水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