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街道,隶属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地处
西秀区西北部,东邻
东街街道,西北与
西街街道和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南邻
南街街道,辖区总面积2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春秋时期,属牂牁国地。
战国时期,属夜郎国地。
汉代时期,属象郡夜郎县。
三国两晋,属牂牁郡。
隋代时期,始置宾化。
民国六年(1917年),属安顺县城关区。
1956年3月,设为安顺县北街街道。
1990年3月,市、县合并,属安顺市。
2000年6月,安顺撤地建市,县级安顺市改为西秀区。
2011年12月,北街街道属西秀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北街街道辖7个社区:北街、人民、前进、武当、112地质队、302医院、青山砖瓦厂,下设106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北街街道辖8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中华北路75号。
地理环境
北街街道地处
西秀区西北部,东邻
东街街道,西北与
西街街道和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南邻
南街街道,辖区总面积2平方千米。
人口
2010年末,北街街道总人口为26774人。
2011年末,北街街道总人口2.58万人。另有流动人口3274人。总人口中,男性12074人,占46.72%;女性13768人,占53.27%;14岁以下4577人,占17.71%;15—64岁17263人,占66.81%;65岁以上3996人,占15.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1万人,占89.5%;有布依、苗、回、土家、哈尼等少数民族,共2713人,占10.5%。超过200人的少数民族有布依、苗、回3个民族,其中布依族67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8.5%;苗族478人,占17.6%;回族243人,占8.9%。2011年,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长率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90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北街街道财政总收入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工业
2011年,北街街道有工业企业3家,职工94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155万元。
商业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商业网点1539个,职工1985人。
金融业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783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61.107%;各项贷款余额8087.42万元,比上年增长63.6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903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2所,在校生4211人,专任教师1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74%,初中1所,在校生1432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文化广播电视站1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3.8万册。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学校体育场5处。42.85%的社区居委会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8.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门诊部1个;病床6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4张,固定资产总值76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3人,其中执业医师2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7人。
社会保障
2011年,北街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31户,人数2851人,支出626.8413元,比上年增长37%,月人均183元,比上年增长44%;医疗救助47人次,支出15.5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6.18万元,比上年增长5.47%。社区服务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7个,有慈善分会7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北街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网点32个,固定电话用户1800门。
交通
北街街道境内有102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北街街道因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中华北路而得名。
2011年,北街街道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