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长尾山雀
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鸟类
北长尾山雀(英文名:Long-tailed Tit,学名:Aegithalos caudatus)是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小型鸣禽。体长12~14厘米。头顶黑色,中央贯以浅色纵纹;头和颈侧呈浅葡萄棕色(指名亚种头部纯白色);背、尾黑色;下体葡萄红色;喉部中央具银灰色斑块。
动物学史
分布于中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包括青藏高原边缘)的银喉长尾山雀与分布于欧亚大陆北方的北长尾山雀曾被视为同种下的不同亚种,但二者的许多形态特征不同,比如后者的头部是纯白色的,因此被分为2个独立的种。由银喉长尾山雀指名亚种caudanus提升为种。
形态特征
北长尾山雀体长12~14厘米。头顶黑色,中央贯以浅色纵纹;头和颈侧呈浅葡萄棕色(指名亚种头部纯白色);背、尾黑色;下体葡萄红色;喉部中央具银灰色斑块。
中国分布的仅有北长尾山雀指名亚种,虹膜褐色;黑色;脚铅黑色。
栖息环境
北长尾山雀栖息于灌丛丰富的阔叶林、混交林,也会出现于城市园林中。
分布范围
北长尾山雀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在中国,见于东北及新疆北部,为当地常见留鸟;部分个体冬季在河北北部和北京越冬,罕见。
具体分布国家(地区):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拉克、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荷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土耳其、乌克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留鸟:直布罗陀、摩洛哥、突尼斯。
生活习性
活动
北长尾山雀集小群或大群不停歇地飞行,如有落单也会混入其他鸟群。从贴近地面的灌丛到树冠均是它们的活动范围,但很少下到地面。从不在一棵树上长时间停留,会在最靠外的小枝或树枝上,做出杂技般的动作搜寻食物。出没在从低处到顶端各种高度的树枝上,但从不会到地面上。觅食时全神贯注,能够允许人靠得很近。
筑巢
北长尾山雀利用蜘蛛丝或蛾蛹的废茧,贴上青苔筑成球形的鸟巢。它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苔藓球,侧面开小口,加以昆虫的茧丝胶固,并用地衣和树皮碎片做伪装。在鸟巢中,放入捡到的数百根其他鸟类的羽毛,为自己的鸟蛋和雏鸟御寒。囊状、侧面开口的巢是长尾山雀科的一个典型特征。
食物
除了在林中捕食昆虫,它们还喜欢舔食树汁
鸣声
常在取食时发出细微而尖细的“吇吇”(sii-sii-sii)。
生长繁殖
长尾山雀的交配系统为社会性单配制,一些物种表现合作繁殖行为,最典型的为北长尾山雀、银侯长尾山雀和红头长尾山雀。与大多数合作繁殖者不同,北长尾山雀的帮助者不是亲鸟以前繁殖的后代,而是当年繁殖失败的亲属。窝卵数2~15枚,孵化期12~18 天,育雏期14~18天,雌鸟或双亲参与筑巢和孵卵,双亲共同育雏。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01 October 2016——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种群现状
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8310000~15000000对,相当于16600000~30100000只成熟个体(国际鸟盟,2015年)。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40%,因此对全球种群规模的非常初步的估计是41500000~75250000成熟个体,尽管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估计。其他种群数量估计包括:中国约10000~100000对繁殖对;韩国10000~100000对繁殖对;日本有10000~100000对繁殖对,俄罗斯有10000~1000000对繁殖对(巴西,2009年)。
在欧洲,1980年至2013年的趋势表明,种群数量是稳定的(EBCC 2015)。
威胁因素
在瑞典和芬兰,北长尾山雀种群数量的衰退可能是由于现代林业实践和商业单一栽培取代了旧的生长栖息地。在冬季,羊群需要大片领土,栖息地的破碎化和退化可能会威胁到当地种群数量。北长尾山雀容易受到严冬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其数量下降高达80%,种群数量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
捕食巢穴会抑制繁殖成功,最常见的是乌鸦(鸦科)、黄鼠狼(鼬科)和蛇(Harrap 2008)。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08:2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