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石窟文化以位于邯郸市的南北响堂山石窟最为著名。响堂山石窟位于邯郸市
峰峰矿区,
响堂寺石窟始凿于
东魏晚期,主要洞窟完成于
北齐时期(550~577年)。
北齐文宣帝高洋时期(550~559年),北齐建都于邺(今
临漳)和
晋阳(今
太原)两地,文宣帝经常往来于两都之间,响堂山为其必经之地,因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
文宣帝在此广拓宫苑,凿窟建寺,兴盛一时。其后隋、唐、宋、明各时期均有续凿。石窟分南北两处,现存石窟16座,其中10座为北齐所凿,计有造像4500余尊,并有大量的刻经和部分摩崖造像。
南响堂石窟位于鼓山南麓,依山而凿,其三面环山,共凿有北齐窟7个,宋窟1个和唐代摩崖造像,造像共计3700余尊。鼓山南麓山前建响堂寺,现存正殿、配殿、靠山楼、砖塔、僧房等建筑,均为明、清建筑。寺左后侧沿山开凿大小石窟7座,分上下两层排列,上层5座,下层2座。
其中最大的华严洞宽6.3米,中心方柱式塔庙窟,分前后室,洞内佛像千姿百态,造型优美,同时刻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佛洞是规模最大者,洞宽13.3米,进深12.5米,内有坐佛高约4米,神气秀逸端庄,线条柔和,面部平素无饰,这尊佛像虽经多年风雨侵蚀,仍旧光洁如新刻,经洞内外壁刻满经文,旁有北齐天统四年(568年)至
武平三年(572年)唐邕书写《维摩诘经》四部,碑文隶书,笔锋犀利刚劲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