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链是指在某个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产业联系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的链网状产业组织系统。
形成因素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源点。对于资源加工型产业(如采掘业、冶炼业)或对自然资源有较强依赖性的产业(如农业、水电业、森林工业)来说,自然资源不仅影响着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区位分布,也决定着产业链的种类。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的某区域,只能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种植业;同理,有一定的矿产资源,才能发展相应的采掘业。区域农业产业链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最强,在我国由于南北气候与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南稻北麦”、“南蔗北菜”的农业产业链分异格局;南方地区发达的有色金属冶炼业和北方地区发达的煤、油、铁产业的形成则与南北方矿藏资源的存赋条件密切相关。随着生产、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日渐完善,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力趋向弱化,而人力资源、科技水平和资本等要素的影响力则日益加强。但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链发展的积极意义永久存在,并可能成为欠发达地区嵌入跨国性产业链的重要凭借。
2.区位条件
发达的交通条件、沿江沿海或地当门户的地理位置,可为区域产业发展赢得先天性优势。在产业链的缔结、延伸过程中,区位条件的比较优势是一个重要参量,无论是外商投资还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交通便利、靠近市场或原料地的地区或城市往往是首选之地。广州市花都区过去一直是广州周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郊县,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借撤县设市、撤市设区的东风,大力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区位条件逐渐改善,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广州新白云机场落户之后,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汽车、物流、房地产等产业蓬勃兴起,区域产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前景。
3.产业基础
产业链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path dependence)特征,本地产业基础是区域产业链形成的关键性开端。无论是一般性产业链还是集群性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立足于传统基础的产业往往具有更高的成功几率。浙江温州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手工业和商业发达的城市,当地居民向以传统手工业为生存之本,在泥工、鞋业、编织、刺绣、雕刻等行业涌现出一代代的能工巧匠。20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人正是利用了自己传统手工业发达的优势,发展起众多基于特色小商品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广东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南海西樵山布匹产业链源自本地上百年的纺纱织布史,顺德陈村的花卉产业链源于当地近千年的种花卖花史,中山市小榄锁具产业链的兴起也与其传统五金业的坚实基础密切相关。
4.地域文化
经济行为深嵌于地域社会文化之中。地域文化作为社会资本的载体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长效机制,能发挥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它对区域产业链的构建与演变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能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向着增值的方向运转,并对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因而逐渐成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M, 1985)认为,理性的经济活动是依赖于已有关系面展开行动的,源于交易人之间具体关系的力量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只有嵌入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知识、规范和经济关系等,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乐意接受的。源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非正式联系的缔结,将使行为主体之间更容易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使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和可预见性,对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建立稳定的互惠联系、实现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与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区域的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5.产业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链源于链环之间的技术关联,是一种技术链。技术的革新将改变产业链的组织结构、链接模式和空间结构。比如,现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空间联系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拓展了区域产业链的空间跨度,使全球性产业链的组织成为可能;技术的进步,使原有的工艺流程得以改变,产业链的主体构成与链接方式随之改变;技术的提升还可能提高生产过程的可分性,使产业组织形式出现垂直分离,产业链环节增加,并为中小企业的大量出现创造条件;技术革新创造出新产品、新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引导着消费需求的变动,改变区域消费结构,从而重构区域产业链条。产业技术变化还可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产业链空间分布及相应的贸易格局。对于不同的区域而言,产业技术的差异可能导致区域产业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其产业链的结构与形态也因此不同。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外来投资总是选择生产技术先进、优质劳力丰富、基础设施齐备的地区。
6.政策与制度
产业政策是影响市场运行和企业经营的宏观变量,专门化的制度结构如商会、研究机构、培训部门等则是产业链发育的基础保证。区域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与稳定运行,有赖于建立社会诚信系统,营造宽松的交易和融资环境。一般来说,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可以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开放的经济和文化制度能促进地方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对接。在法制不完善的地区,供应商、制造商、客户之间不能建立起稳定的交易关系,企业与劳动力市场没有建立起常规的联系,研发与生产之间相互脱节,这样就会导致交易费用增加和创新受阻 。
宏观经济政策是引起产业链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以来,全国工业布局显著变化,尤其是靠近香港的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工业集聚,成为世界制造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相反,某些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区域政策,则限制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导致严重的市场分割,割裂,阻碍了区域之间的产业链联系。
7.历史事件与机遇
某些偶然因素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可能造就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某个区域一旦由于某种历史机缘而选择了一个特定路径,在不发生巨大反向扰动的情况下,这一路径很可能被锁定 。偶然因素的发现是对传统区位理论的一大修正,对相似区位条件的地区之间不同的产业发展结局的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经济的地理结构或空间格局具有多种均衡的可能。对某些具体区域而言,经济政策的变化也是导致其产业转变或工业集聚的偶然事件 。改革开放成就了珠三角,尤其是深圳,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珠三角并不是这道经济论题的“解”。有人设想,假如2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是在“南海边”而是在“东海边”或者是中国版图上的其他地方“划了一个圈”,那么深圳和这个假定被圈的“点”在今天都会是另一番经济图景 。由上可见,历史性的偶然事件和机遇的确可能对区域产业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一些区域产业集聚的发展历程来看,某些“偶然事件”有主观意志性和必然性成分的影响。若能找到区域产业链发展的“切入点”,完全可以人为地促成某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偶然事件”。
类型
根据产业链的形状,区域产业链可以分为线状产业链和网状产业链。产业链类型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演化而不断进化的。在
工业革命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分工是自然分工,如男耕女织,分工依据的是人的体力、能力等人的自然禀赋。工业革命产生后,分工变得日益复杂,出现了人与机器的分工、机器与机器的分工、人与人的分工。分工演进的前两个阶段: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经济阶段,其产业链都是纵向一体的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知识链都是线状的。在分工演进的第三个阶段,
模块化经济阶段,产业链呈现出网状特征,其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都表现出与传统产业链完全不同的特征。其中,线状产业链又有纵向线状产业链和横向线状产业链两种类型。纵向线状产业链是由上游与下游产业之间或两个相邻市场之间相互链接所构成的产业链条。横向线状产业链是由两个并行产业之间的横向关系相互链接所构成的产业链条。
动力机制
1.市场拉动:区域产业链的主要驱动力
与物理“链”适合用拉力而不是推力驱动一样,产业链条也是拉力驱动型的,即产业链的运行主要靠下游市场的“拉力”或“引力”驱动。有学者将产业链的驱动模式分为生产者驱动、购买者驱动和中间类型3种。所谓生产者驱动,是指由拥有技术优势的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本地生产链的垂直分工体系的模式;购买者驱动是指由拥有品牌优势和发达销售渠道的购买者通过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链运行的动力模式;中间类型则是指兼具上述两种驱动特征的产业链动力模式。强势企业的主导地位与产业链驱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将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权力及地位与它们在产业链中的驱动力量等同起来,市场才是产业链运行的原动力,上游企业的强势只有转化为市场动力才有意义。产业链的产品或服务,最终须经过市场的检验和认可,完成马克思所说的“惊险跳跃”,否则,产业链将瘫痪或崩溃。如果下游发生阻梗,上游企业仅凭自身势力强行“推动”而非借市场之力“动”产业链运行,结果将事与愿违甚至带来灾难。正如唐·舒尔茨(Don Schultz)所说:“市场的权力结构正在发生变迁,市场权力开始从过去的厂商,过渡到后来的渠道(销售商)和现在的消费者(顾客)手中。”在商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中国许多的外向型企业是根据沃尔玛货架的变化情况来决定自己的生产计划的。这充分体现出零售巨头在相关产业链中不同寻常的地位,因为它们掌握着通向市场的渠道。沃尔玛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物流零售企业的革命,它对生产企业的遥控更可理解为重塑市场和调整国际产业链组织的行为。
市场的驱动作用还体现在它对产业链接方向和区位的影响上。克鲁格曼在研究产业集聚机制时指出,引起产业集聚的因素———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流动是通过市场传导产生作用的。有研究表明,中国外资企业的国内联系较为广泛,主要缘于外资企业占领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需要。可以说,是市场的力量加快了国内产业与国际产业链条的衔接。
2.自组织:区域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尽管不同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轨迹并不一样,但它们有着共同的运行机制——自组织(self organized) 。所谓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降低自身熵值,不断提高自身结构有序度,增强自我适应与自我发展功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自行组织、自行创新、自行演化,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区域产业链是一种以内力驱动为主的自组织系统,系统成员间的非线性竞合作用是产业链运行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与主要形式,外部环境只是输入“负熵流”的必要条件。区域产业链的演化是链内所有主体基于生存与发展动机而自发采取行动的结果,产业链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企业都是自发、自主地寻找合作者,它们依次链接、延伸,相互竞争、协同,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旦出现“涨落”触发,如市场或技术方面出现较大变动、外部地区和企业作为新成员加入进来或者内部成员退出组织、出现突发事故等状态偏离现象,区域产业链系统内部将自发作出反应。成员企业会依据所获得的信息对形势进行评估,并依据游戏规则作出对自身有利的决策,进而调整彼此之间的链接关系。通过成员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竞合互动,个别的“涨落”被放大为系统整体的行为,使系统运行进入新的有序状态。企业作为产业链内部的子系统,其自组织能力也是重构区域产业链组织的重要参量。2000年3月17日美国新墨西哥州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发生火灾,主要由该厂提供芯片、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两大手机厂商诺基亚和爱立信均因此面临供货链条中断的危险。但前者反应迅速,立即组织新的货源渠道,重构了产业链条关系;而后者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坐等原供应商恢复生产,结果其数百万部新款手机因缺所需芯片而无法及时面市,丧失了宝贵的商机。最终,爱立信在这场变故中因反应迟钝、缺乏变通而出现巨大亏损,原有生产网络几近崩溃。随后,
爱立信公司调整了发展战略,顺应当今“模块化时代”的产业链组织要求,将手机生产环节整体外包,只保留设计、研发等核心竞争力所在环节,着力发展其强项———无线电话网络设备。经过上述事件及一系列的企业自组织行为,全球手机乃至通讯设备产业链条的组织与空间格局得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