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政策是指某区域政府营造创新环境,为促进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规范创新主体行为而制定并运用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它涉及到税收、金融、人才、产业等各个方面的政策。我国学术界对区域创新政策比较的研究分为国际区域比较和国内区域比较两方面。
构建目的
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的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造成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的某些缺陷,是提高区域创新创业能力和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政策支持体系是区域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极其重要的软环境。
作用领域
大多数基础研究是没有直接收益的,但它们却是大多数创新得以生产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一般不会去做没有直接经济收益的基础研究,这就需要超越企业局部利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起组织、资助基础研究的责任。通过政策手段资助基础研究是区域创新政策的重要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许多公共设施建设,如交通、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等,是技术创新活动能够进行的环境基础。由于这些公井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而有赖于政府的投资、建设。通过政策手段资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保障。
(2)主导产业领域
有一些产业领域的创新,如电子技术、能源、运输等,如果这些产业是地区的主导产业,它们的创新将会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积极促进这些领域的创新活动。通过政策手段加快主导产业发展,使区域经济政策成为地区发现的主要机制之一。
主要手段
(1)政府资助的地区研究与开发项目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工业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对研究与开发项目给予直接的资助,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手段,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己。虽然各国的R&D经费近年来在一国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不尽相同,但都呈现上升的趋势。此外,还包括政府拨款给公共研究开发部门,通过建立政府研究所,实验室、资助大学研究等,使创新活动普遍化。
(2)政府采购创新产品
政府购买创新产品促进区域创新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政府部门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大市场。政府既可以为本身购买,也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段,要求能源、交通等部门采用某些产品。这种市场的保证自然有利于创新产品的问世。其次,政府部门的购买起着需求拉动的作用,对落后地区,由于其生产的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通过政府购买可以保证其一部分市场,在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这种拉动尤为重要,特别是落后地区发展CAD、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领域,政府购买所起的推动作用要比政府对落后地区的R&D直接资助大得多。
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的资本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国家提出了一些基础设施和产业、技术领域,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并制定这些领域的具体发展战略、方案,并为他们筹措必需的资金进行直接投资。也有政府参加的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性投资,由于许多创新产业的风险高、资金需求多、设计技术领域多,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性投资已成为一个趋势。这种合作能够减少双方的风险和减轻资金压力。
政策工具体系
区域创新政策的政策工具体系包含直接鼓励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两个方面。直接鼓励政策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区域创新行为进行物质鼓励。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来进行。间接支持手段则是通过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除直接对创新活动进行补贴等政策外,更应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如使区域内拥有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队伍,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使供应商之间相互接近同时也接近新客户和新市场,区域内拥有大学及科研机构,有善于接受新知识的群体,有宜人的居住环境及有辅助支持作用的服务业等。
(一)直接鼓励政策。直接鼓励政策就是通过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对区域内创新活动进行扶持。财税政策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直接支持技术创新的一种手段,主要表现为政府财政对科技方面的行政投入,包括各级政府预算安排的科技经费支出和政府采取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
金融政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区域创新活动进行支持,一方面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创新活动的风险分担问题。作为区域创新活动中坚力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着来自技术、市场、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巨大风险,而且在创建阶段往往存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赢利记录、信用等级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商业银行贷款的标准,更无法通过股市来进行直接融资。金融方面的支持,除在经常性的贷款项目中要对创新有所倾斜之外,要特别注意建设风险投资机制。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投人大,风险高,因此仅靠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展风险投资这种融资形式。风险投资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方面的作用已被普遍承认。风险资本应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提供给企业的建立、扩张和收购活动,以分担企业创业和创新的风险。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基金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支持,一种形式是对创新项目给予无息或低息优惠贷款,另一种形式是对创新项目的商业贷款进行担保。
(二)间接支持政策。政府对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主要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
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中政府主导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促进各类经济主体主动和高效地进行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诸如信息网络、数据库、图书馆、大学、职业培训机构、企业、重点实验室、开发园区等,既是技术创新所必要的基本条件,也是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
中介服务体系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市场机制的重要载体。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重要纽带。为建设区域最佳的科技产业环境,建立适合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就应该建设和完善区域内科研服务、人力资源、科技创业投资、信息、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立基于科技研发、鼓励创业创新的区域性的研发基地,建设区域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和成长的实验苗圃,培育区域科技创新和创业能力;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能够创建高新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孵化器,着力加强专业化孵化服务能力建设;向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技术交易、融资和人力资源等服务,完善科技产业集聚为发展目标的企业服务体系。
伴随着人类文明与商品经济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诞生了,并日益成为各国保护智力成果所有者权益,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国际竞争的有力的法律措施。以专利制度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一种全新的鼓励发明人的创新活动的激励制度。区域地方政府应该实施专利战略。大力推进专利战略,注意研究和采用科学、有效的战略保护区域内的专利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充分调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提供了环境,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使区域创新体系具有更好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的合作与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专业化创新人才的聚集。区域政府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战略,引导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科技服务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使各区域之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具体来说,要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内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建立集群共享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质量监测机构、人才机构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产业集群与科研机构的联合提供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