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
研发背景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开展了国家和地方级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共享为核心的区域性卫生信息化建设。这些举措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伦理上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民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其成效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方能显现。
英国从1998年开始策划电子健康记录应用,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国家卫生署制定了国民卫生服务信息战略项目(National Programme for IT, NpfIT),全面将计算机应用引入卫生服务领域,项目利用七年时间分阶段在全科医生中实施。项目目标就是保证医疗专业人员,患者和护理人员 “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拥有正确的信息”,以提高患者的医疗与服务质量。(英国的案例已经被认为是失败的,是负面参考资料)
2004年1月20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众议院发表国情咨文时提出,要在10年内为全体美国公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05年,美国国家卫生信息网为实施本计划选择了4家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厂商作为总集成商,在四大试点区域分别开发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架构原型,研究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在内的多种医疗应用系统之间互通协作能力和业务模型。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投资500亿美元发展电子医疗信息技术系统,以减少医疗差错,挽救生命,节省开支。
2002年,澳大利亚国家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组推出了一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MediConnect,该系统的预计完成时间为十年,根据澳大利亚专家测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投入后每年可创造超过50亿澳元收益,其中约23.1亿澳元(21亿加元)是避免药物不良事件(ADE)所节约的费用。
2000年9月,加拿大成立了名为Infoway的机构以推动国家以及区域卫生信息网的建设。2002年始,Infoway宣布计划投资数亿美元促进医疗机构及其他终端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药品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系统影像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建立用户、医疗服务机构的统一识别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和标准的研究,并计划在2009年为50%的加拿大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020年覆盖到全部人口。
2004年8月,法国通过一项针对国家医疗计划重组的新法律。这项法律确定要建立个人医疗档案,且该医疗档案由患者所有(患者同意方能使用),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其经济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医疗成本(比如取消多余的辅助性检查)。
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的核心内容是居民健康档案
应用目标
环球软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目标的内容如下:
第一,建立区域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第二,建立全民健康档案系统。
第三,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
第四,实现区域一卡通、双向转诊、一单通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
第五,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
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进行多渠道动态收集信息,及时更新、保持信息连续性的一份活档案。
主要特点
技术领先,建档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设计规范,符合国家标准,方便跨区域联网;
功能强大,配置多方通用接口,可接入性强;
报表最强大,实时统计报表,方便绩效考评。
主要功能
基本信息档案管理
儿童保健档案管理
妇女保健档案管理
疾病控制档案管理
疾病管理档案管理
医疗服务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索引管理
健康档案摘要管理
统计分析
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具体应用
1.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2.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3.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通过区域信息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居民在大医院做的检验、检查报告、诊断、病案首页、用药信息、出院小结、过敏史、阳性PACS报告放在区域平台中,实行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逐步扭转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院门庭冷落的现象,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病人在大医院里所做的检查资料也能让基层卫生院共享,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逐步使病人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共享和业务有机融合,为卫生指挥决策系统、检测预警系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骨干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疾病检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级卫生机构管理的效率。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对所有传染病的监控,比如哪个时候发生发热病人增多时会提示有没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疫情,以及对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效率和应急指挥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
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可以进行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应急指挥、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采集和交换,能够使医疗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子平台进行共享,能够满足社会保险、新农合等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及共享。各个系统互相独立,信息没办法得到交换,没有一个共享的平台,特别对医保新农合外部的信息需求也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4.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
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该平台还能提供对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管理的支持。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居民健康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社会应急预警信息,健康管理的服务信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信息等,能够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机构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
平台分类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以下几类用户:
居民个人;
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专科医院等;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
卫生行政部门:如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等;
相关部门:如保险、药监、计生、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
不同用户对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需求有不同的关注点,具体如下:
居民个人: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能获得可及的、优质的卫生服务;获取连续的健康信息、全程的健康管理等方面。
卫生服务提供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如何有利于针对性的服务的开展、健康管理的系统化等方面。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加强疾病管理、卫生管理、应急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强化绩效考核、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化解疾病风险等方面。
相关部门用户:主要关注的是风险管理、业务协同等方面。
信息平台
1. 以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为基础
以SOA体系架构为基础搭建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既可以解决医疗机构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通过平台无关性、灵活的流程编排、应用管理复杂度的降低、软件重用率的提高等特性, 实现新业务新服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从而降低成本,更好更快的实现业务价值。
2. 以企业服务总线为核心
ESB是实现企业级SOA的核心支撑手段。通过安全、稳定的消息传递、消息路由、协议和数据格式转换等一系列功能,为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提供简便、高效、安全的中间件平台。其事件驱动、高分散性和集中管理的特性,使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具备高度重用和高度灵活的特点。
3. 以医疗行业规范为准
符合卫生部发布的相关指南、规范和标准,遵循HL7、DICOM等医疗行业标准,实现各医疗机构不同系统、不同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以及相互融合,同时为新医疗机构的加入、新医疗应用的接入等平台的扩展奠定良好基础。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企业服务总线(ESB)为支撑构建,具有规范、标准、松耦合和服务复用的特点,使用最佳应用集成技术,支持多种标准消息格式和协议(包括针对医疗行业的HL7、DICOM等标准),以按需配置、按需扩展、允许小规模启动、线性增长的方式实现SOA渐进式方式投资和部署。
为了降低技术难度,提高性能,还提供从性能角度进行了专门优化的硬件ESB——RES BzSmart SOA 应用集成设备,包括应用集成器(RES BzSmart IA Series)和应用网关(RES BzSmart AG Series)。作为应用系统的总线接入设备,RES BzSmart IA Series可对各种协议的应用进行标准化封装,从而支持从“面向应用”到“面向服务”的转换,以此实现基于业务需求的灵活 组合和调整。而RES BzSmart AG Series作为总线互联和消息流转的应用网关设备,实现了跨机构、跨网络、跨平台异构应用系统 的互联互通,是企业数据和信息跨域交换的重要中介。
功能介绍
基础平台
区域卫生基础平台
1、基于EHR卫生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各类数据资源、网络资源和设备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平台,是业务处理、数据存储和信息交换的节点。
2、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实现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核心通讯接口,根据既定的规则将各级卫生信息资源获取并传输到区域卫生数据中心。
3、居民健康唯一标识(MPI)管理系统
居民健康唯一标识是指用于临床实际业务并且能够辅助进行居民信息唯一性识别,在该区域各涉众均可见的居民唯一编码。居民健康卡、农合卡、诊疗卡、银行卡合一。
4、医务人员一卡通管理系统(不是标准的平台功能,没有这个说法)
系统实现医务人员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建立起权威的、动态的医生资源信息数据库,是实现区域卫生资源综合管理与区域健康档案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子系统
公共卫生应用系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1、双向转诊系统
双向转诊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院与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病人、病历信息的“双向转诊”和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系统。
2、健康记录共享系统
通过市民身份识别主索引(医疗卫生一卡通)的方式,来保证各个业务主线的应用系统识别出同一个自然人,综合查询形成个人健康记录史。
3、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中间件、网络计算等手段将区域内医疗卫生数据大集中,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查询统计功能,提供决策支持。
4、医学知识库系统(合理用药)
医学知识库,是权威的药物、疾病、手术等知识库,通过共享,供医护人员参考与学习。
新农合管理
新农合管理系统是实时聚合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的新农合病人医疗数据的数据平台。利用实时获取的HIS数据,平台提供在院病人实时监控和智能化审核功能,也能对审核后的农合病人进行实时结算垫付,对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合管办结算给农合病人的费用实现统计和管理并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与区合管办结算。同时,平台能将实时HIS数据和任何预处理了的数据(例如智能化审核后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农合系统,实现与农合系统的无缝联接。
1、系统维护
系统管理员可通过远程对数据库即时备份、定时备份,对各单位业务数据备份。
2、编码维护
通过齐全的编码,建立全市统一的管理术语、业务术语,有利于进行综合分析、统计。
3、补偿方案
公式设定;方案测算
4、参合管理
参合登记;参合变更;医疗证;缴费
5、补偿管理
门诊补偿;门诊结算;住院登记;住院补偿;补偿审核;住院结算。
6、基金管理
基金帐户;基金存入;基金支出;基金调拔;风险基金计提;基金监控。
7、查询统计
业务查询;年报表;月报表
8、决策分析
住院总费用图表;次均门诊费用图表;次均住院费用图表;门诊看病人数、病种实时走势图;住院看病人数、病种实时走势图;农民参合情况分析;基金分析。
9、电子通告
通过此模块上级部门可以快捷简便的把工作动态、政策文件、简报、补偿公示等公告内容通报给下级部门。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根据中小医院的特点及需求实现的统一、安全、功能完善的业务系统,满足中小医院在经济管理、药品管理、临床诊疗管理、综合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并通过与新农合系统的交互实现实时费用结算和管理。
1、门诊挂号系统
挂号系统是完成病人的挂号、收费业务,以及医院内部及与院外单位结算。
2、门诊划价收费
根据病人性质结算其各类门诊费用;提供退费、发票作废重打、报表统计等功能。
3、住院收费系统
病人入院处理,分配科室房间和床位,收取入院预交金并打单;住院病人收费情况的统计、查询、打印;实时监控在院患者费用,支持多种结算及付费方式。
4、门诊药房系统
窗口发药、病区发药、退药等,按照库房的管理模式对药房进行管理,如药品的入出库、盘存等,对药品消耗信息、药房库存及收支信息进行综合的统计查询。
5、住院药房系统
管理药品的入、出库,实时监控库存,对临缺或失效药品提示报警,自动编制进药计划。
6、门诊医生系统
门诊电子处方、医生工作量统计
7、医生工作站
病人医嘱处理、电子病历录入。
8、护士工作站
医嘱的录入、确认、停止、撤销,打印执行项目、领药单、单病人/多病人服药卡片、单病人/多病人输液卡。录入体症数据和转病房处理、床位调整等。
9、医疗统计系统
按科室查询项目的发生情况,并汇总统计、输出报表。
10、院长查询系统
临床医疗信息统计分析、财务分析、科室核算分配信息、药品进出库额管理等信息查询与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
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所为单位、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多位一体的各项业务集成的一站式管理系统。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时的了解、掌握。实现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市行政机构、预防保健机构二、三级医疗机构为目标对象,完成在服务、多项业务运行中动态更新档案及信息共享和流动处理。对社区健康档案进行精细、网络化管理、将社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业务统一集成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网络上。
1、全科医生工作站
简易的全科医生工作站系统,记录门诊就诊病人主诉、现病史、诊断记录、检查项目及检查结果、处方用药等信息。
2、社区健康网络化管理
以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建立居民家庭档案和社区基本档案。用于管理、维护社区、家庭、个人的基本健康、卫生环境资料和各类动态健康问题记录。
3、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业务应用系统, 通过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构建的“区域业务管理平台”和共享的“区域业务数据中心”,实现妇幼保健领域信息的收集、整合和综合利用。
4、老人保健管理
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管理、维护老人基本资料,提供老年人体检、健康评估、老年人访视、转诊管理等功能。
5、疾病控制管理系统
以健康档案为基础,提供慢性病种病人的随访、监测、健康教育处方、治疗方案管理、基本资料查询、业务提醒等功能。
6、规划免疫
主要对0~7岁儿童计划免疫、学校集体免疫及其他接种进行管理。
7、计划生育指导
对计划生育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相关计划生育指导。
8、残疾人康复
为残疾人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记录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社区提供的康复服务情况以及定期的康复评估。
9、健康教育
通过该系统,社区医生可以方便的查询各种健康教育,营养膳食资料,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康教育资料库进行维护。
10、社区健康统计分析
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和数据查询功能,包含丰富的报表内容。以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各子系统收集的资料,确定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1、系统管理
实现对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数据交换目录体系、公用代码、全局技术参数的设置、审核、发布功能,提供卫生信息数据标准自动更新服务。
公众健康服务
为卫生机构提供一套基于Internet集内容生成、内容审批、内容发布、内容浏览等于一体的软件系统,以提供灵活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门户服务,彻底改进信息发布服务和提升公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获知卫生政务信息,方便群众办事。系统能够在前端对这些显示终端进行统一发布管理,在后端对各类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方便信息的发布、管理和交流,提高日常业务处理效率。
1、公众健康服务门户网站
2、居民健康记录自助查询系统
面向居民提供个人健康专业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凡拥有正式认证医疗卫生服务卡的市民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均可查到个人健康记录(包括历史就诊记录、历史处方记录、检验检查结果等),均可享受健康服务,均可获得健康教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6 12:40
目录
概述
研发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