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离一词最早来自英语Separation of Dispensing from Prescription(SDP),原意是将发药调配与开处方分开。国际上,医药分业是指医师和医院的药师各自专业范围和业务工作的分工:医师对病人有诊断权,但无审核和调配处方权,医院药师有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权,审核医师处方和调配权,无诊断权。
产生原因
这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要求社会分工更加具体细化的结果。医药分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医院不设门诊药房,只设住院部药房,门诊病人凭医师处方,自主选择社会药店购药,医院通过医疗技术收取医疗服务费用,药品的收入只占医院收入的很小的一部分。医药分业的合理性使得医师没有药品促销的利益驱动,保证使用药品的合理和规范性。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和调配使得药品使用更趋于科学和规范。
各国做法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取医药分离的管理办法,也就是病人去医院看病,但是药物是来源于药品销售企业,医院是不出售药品的。
我国医改中也多次提到“医药分离”,但是由于多年来的利益纠结,医院不愿放弃药品销售,药品厂商也不愿进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所以某些从业者鼓吹“分离只能导致价格更高”,以此作为不改革的借口。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取医药分离的管理体制,也就说明它有无可辩驳的先进性。
利弊探讨
1.这样能有效的切断医院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链条,医生的利益只能通过更高效的诊疗来实现,而不是从药品销售中得到好处。
2.由于医疗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处在被动地位,要如何消费只能听医生的建议,那么当医生成为药品的销售者时,情况就是消费者必须接受医生给他们的消费安排(也就是处方),而医生就直接从这些消费当中获取好处,这样医生的处方就不再致力于高效地解决病症,而是如何让自己获利。
3.如果医药分离,医院和药品销售者将不再是统一体,医生的利益要靠治病的绩效来确定,那么医生的合理选择就是如何有效地把病人治好,这样医生就和药品销售者处在了对立的位置,他们都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少。那么效果费用比不好的药品会逐渐被清理出市场。
4.医药分离这种管理体系的重要元素就是对医生绩效的考评,由于药品使用的效果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所以通常要采取统计的办法,来计算费效比。提高绩效是医生获得利益的唯一途径,工资,奖金,晋升等都要取决于此。
5.药物市场被分离出来之后,采取和食品市场类似的管理方法,也就是政府只关注产品的安全性,至于药品企业盈利与否,是靠市场规律来自动调节,费效比高的药物自然没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