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洋人若要在中国行商,一般只能投居当地洋商行栈或租用行栈,或自赁民房。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渐渐转向于商业行馆贸易形式。 历史中的十三行 史载诗十三行开始于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682—1685年)四年间。这一新兴的行业有总商六家,副商七家,所以叫“
十三行”,后来成了洋行的代名词。
发展历史
简介
因“十三行”街内设有十三座夷馆,所以这里不仅是当时中国中西贸易的中心,还是明清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但在鸦片战争前夕及期间,十三行经历了广州人民自发禁烟、
林则徐销烟及各商行被英军洗劫一空的历史。
如今的
十三行路却有着与当年相似的繁忙景象。十三行路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服装大厦,成包的服装被大大小小的货车运进运出,依旧一派繁忙的景致。
据专家介绍,以十三行路为中心,以故衣街、十三行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服装商场(市场)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已经成为广州历史最长的服装批发集散地。这里每天进出货物上千吨,人流量达数十万人次,商业辐射面远至全国各地、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地区。
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康熙帝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清廷分别在广东、
福建、
浙江和江南四省设立海关。粤海关设立通商的当年,广州商人经营华洋贸易二者不分,
没有专营外贸商行。次年四月间,两广总督
吴兴祚、
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将国内商税和海关贸易货税分为住税和行税两类。住税征收对象是本省内陆交易一切落地货物,由税课司征收;行税征收对象是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由粤海关征收。为此,建立相应的两类商行,以分别经理贸易税饷。前者称金丝行,后者称洋货行即十三行。从此,洋货十三行便成为经营外贸的专业商行。名义上虽称“十三”, 其实并无定数。
旧有十三行“沿明之习”的说法,是从《
粤海关志》抄袭篡改《澳门纪略》的杜撰之词,属讹传。 洋货十三行在创建时,广东官府规定它是经营进口洋货和出口土货(包括广货、琼货)的中介贸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货十三行经营的贸易对象,实际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
乾隆帝十八年(1753),业务曾一分为二,专营外洋各国来广州贸易的叫外洋行,经营出海贸易的称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办本港贸易的事务,另由几家行商专营暹罗(今
泰王国)贡使及其商民贸易税饷事宜,称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称福潮行,经营包括
广东潮州及福建商民往来买卖税务。这时来到广州海口商船渐多,贸易发展,各行口商人资本稍厚者经办外洋货税,其次者办本港船只货税,又次者办福潮船只货税。六十年,本港行因其中个别商人倒账破产而被官府革除,其业务划归外洋行,每年推举两家来轮流办理。
嘉庆帝五年(1800)以后,在广州经营贸易的商行,按业务范围划分只有外洋行和福潮行。前者仍称洋货行或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货十三行,是清廷实行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势力“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为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会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 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为了整顿洋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乾隆帝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他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尽管外商对保商制度表示不满,但清廷一直加以维护。行商和外商利益一致时,就互相勾结;利益矛盾时,就互相欺骗敲诈,酿成种种纠纷。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间投机取巧,获利致富;但大多数行商则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夹击下,招致破产。 鸦片战争前的广州十三行街 广州十三行建立有同业商人行会组织,即所谓“洋行会馆”(公行)。康熙帝三十八年及五十九年,广州行商曾两次组建公行,但为期都不长。公行议定行规,表面是为约束不法行为,扶持对外贸易,实际上却增加了不少禁约。它对货物实施公行垄断,以便按照行会的利益自行调整价格。英商为打破公行垄断,通常用收买个别行商、贿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难以持久,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广州公行正式奉准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间,在行商之间及行商和散商之间,又为争夺商业利润互相倾轧,外商得以乘机在进出口货价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亏损和债务;
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对行欠债务负有连带责任,故不断出现倒闭。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复,并开始设立利用行佣积累起来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偿行商的拖欠、罚款等,以维护公行的稳定。重建后的公行,延续了近六十年。 鸦片战争以后,《
南京条约》规定,废除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许英国商人在各口岸任意与华商交易。
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广州开放通商,一些十三行行商仍旧营业。他们曾经对新定的自由通商进行种种抵制,力图保住昔日的独占地位,但未能如愿。
咸丰帝六年(1856),十三行毁于广州
西关大火。
图3
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13 家。清代严格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广州16 家洋行于1720 年12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国商人反对。次年被两广总督废止。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粤海关请求成立公行,该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职能。1770 年公行裁撤,众商皆分行各办。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后确立下来。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自1820 年(嘉庆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鸦片及各项商货走私贸易兴起之后,多数行家营业亏损,资金欠缺,负债很多,常有倒歇。《南京条约》规定开放
五口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遂日趋没落。
现状
如今的十三行路却有着与当年相似的繁忙景象。十三行路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服装大厦,成包的服装被大大小小的货车运进运出,依旧一派繁忙的景致。(如图4)
位于十三行街头的新中国大厦是十三行的龙头,该大厦1996年7月奠基,至1998年底正式开始营业。吸引了众多国内服装商家进驻,其中包括不少香港,澳门,台湾等商家,由此服装批发市场再次兴盛起来。并逐步发展到周边的商铺街道,形成了一条繁华的服装批发商业圈。(如图5)
据专家介绍,以十三行路为中心,包括新中国大厦,红遍天服装交易中心,故衣街、十三行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服装商场(市场)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已经成为广州历史最长的服装批发集散地。这里每天进出货物上千吨,人流量达数十万人次,商业辐射面远至全国各地、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地区。
如图5,广州十三行路新中国大厦服装批发城。现今的新中国大厦一派繁荣景象,成为广州最有价值的商务大厦之一。
地理位置
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路(如图6、7)
市内交通线路
公交线路
乘1路、31路、38路、61路、102路、106路、103路、128路、134路、186路、217路、251路、288路、552路、556路、823路至“人民南路站”下车
步行到英豪花园总站:公交 - 263路 - (英豪花园总站--广州火车东站总站) - 方向: 广州火车东站总站
出发: 英豪花园总站
到达: 怡乐村
公交 - 823路 - (
逸景翠园总站--流花车站总站) - 方向: 流花车站总站
出发: 怡乐村
到达: 大新路
步行到人民南路十三行。
地铁线路:直达的6地铁口文化公园站
市场定位
以中档服装批发为主,囊括高中低档的韩版女装,品种相当齐全,几乎全国的韩版女装在这里都能找到。其中新中国大厦写字楼的服装定位为中高档,1-3楼及富衣城的批发档口以中档为多,红遍天服装批发市场,豆栏街等周边批发市场多以中低档为主。
营业时间
早上7点-12点
但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一般是早上五六点钟就开门了,12点半关门,下午去的话就都关门了,所以拿货的话一定要赶早去。
经营范围
十三行服装主要以新潮女装为主,包括有男装,女装,运动服,睡衣,童装,女装鞋,皮靴,男女皮带,帽子和包包,还有牛仔裤等等。是广州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如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