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位于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大洋路边的
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万年历史了。
旅游信息
地址:Great Ocean Rd & Booringa Rd, Princetown VIC 3269, Australia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观景区全天开放。
游客中心开放时间:9:00 AM – 5:00 PM
基本简介
这或许是澳大利亚最为传奇的海岸,南极圈吹来的季候风,卷起惊涛巨浪,拍打着这片石灰岩的礁岸,塑造出鬼斧神工的“海岸雕塑”。这里有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有精巧的拱门,还有被悬崖包围的神秘沙滩。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海洋带给陆地的别样震撼。由于”十二使徒“石柱群其数量及形态酷似
耶稣的
十二门徒(除去犹大),故澳洲政府在1950年将其命名为12使徒岩。当初澳洲政府为十二门徒岩命名时,也许有12块,但在人们的记忆中,似乎最初也就只见过9座巨岩,附近还有三个在低潮时略微露出海面的岩墩,大概就是先前不知何时坍塌了的另外三个“使徒”。
地理位置
坎贝尔港国家公园(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内有著名的十二使徒岩和维多利亚州西南部具历史性的沉船。这里的海岸线又长又窄,沿途有被风沙所侵蚀的石灰崖的奇妙图案及形态。
十二使徒岩是
大洋路的精华点。站在岩石峭壁上,由
南极圈吹来的
季候风,圈起海浪打在悬崖底下的沙滩,惊涛拍岸,回音重重。声音从100多公尺下的崖壁传送上来,那种声音如天籁一般,象是有人在细语不断,似乎又是一种简单清扬的旋律。
“站”在海岸边的那些巨大岩块,被海水和雨水切割,加上劲风侵蚀,数千或数万年之后,变成一个个不同造型的石柱。远远眺望,不只觉得自己的渺小,甚至应该说是“忘我”。
听说这里是个自杀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美得让人可以了无遗憾的跳下去。难怪海岸边都有警告牌:到此为止,别太亲近了。
自驾最美海岸公路:大洋路
大洋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岸公路之一,沿着
维多利亚州的东南海岸蔓延550千米,串联着大海、悬崖、瀑布、城镇和海滩,也串联着壮观、多彩与宁静,是全球最适合自驾的海岸车道之一。
很多人将距离
墨尔本约1小时车程的基隆(Geelong)作为大洋路之旅的起点。第一站建议参观基隆国家羊毛博物馆,了解生动好玩的澳洲羊毛文化和历史,选购上等优质的澳洲羊毛制品。然后去著名的休闲区基隆海滨区(Waterfront Geelong),散步,野餐,骑单车,游泳,或乘游艇到水上逛一圈。一路上会看到很多可爱的人像Bay Walk Bollards。这些由艺术家Jan Mitchell绘制的人像,原先是基隆码头林立的船桩,会带您穿梭到1900年代的基隆港口码头,仿佛看到络绎不绝的蒸汽船将澳洲小麦和羊毛运往欧洲。
托基(Torquay)是大洋路的官方起点,可以经过Surf Coast Highway从墨尔本直接到达。这是一个冲浪天堂,建议第一站到冲浪世界博物馆(Surf World Museum),看1900年的冲浪海报,1913年以来的各种滑板以及澳洲冲浪者的成就,然后到博物馆所在的冲浪城市广场(Surf City Plaza)购置全套冲浪装备,开始冲浪之旅。
除了冲浪,在托基还可以参加当地运营商Tiger Moth World的空中旅程,乘坐双翼飞机鸟瞰大洋路和十二门徒岩。
十二门徒岩位于
坎贝尔港(Port Campbell)小镇附近,他们原来是石灰岩的一部分,经过长年累月的巨浪拍打而形成。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您每一次来看到的都不是相同的景色,因为岩石在海水的拍打侵蚀下正逐渐变小,有的已经倒下,可以说,在十二门徒岩可以见证地球的岁月变迁。最好选择黄昏时分前来参观。这些古老的石柱树立在大海中的壮阔景色会令人忘记一切烦恼。
坎贝尔港还有另一处奇石叫阿德湖海峡(Lord Ard Gorge)。1878年,一艘英国开往墨尔本的游轮Lord Ard号在这里遭遇风暴,不幸触礁,乘客几乎全部遇难。海岸也因此成为万众焦点,并易名为Loch Ard Gorge。
伦敦桥(London Bridge)原来只是一个大海崖,海浪成年累月的拍打,将崖底穿透,使得这座崖壁变成了一座双孔的大陆桥。在1990年,桥被海水冲垮,海崖从此离开了大陆,只剩下一个桥孔矗立在海上。大家将这里称为伦敦桥,妙用英国童谣“伦敦大桥垮下来”。
形成原因
这些石头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到2000万年中,来自
南大洋的
风暴和大风不断的腐蚀相对松软的
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拱门,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的,最高达到45米的岩石从海岸分离了出去。
由于波浪缓慢的侵蚀着它们的根基,其中的一些石头倒塌了。2005年7月3日1块石头碎裂,2009年9月25日又再有1条倒塌,因此仅剩7块石头。
海浪对这些石灰石的侵蚀的速度大约是每年2厘米。随着侵蚀作用的进行,旧的“使徒”不断倒下,而新的“使徒”不断形成。这十二使徒岩实际是
海蚀地形,受海水长期冲浊后,各以不同造型风姿卓越地屹立海上,大自然之美展现无疑。不过东算西算,也没见十来个使徒,到底海上风浪太大,还是眼花,只有等您亲自去看去数才会知道。难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蜂拥而至争看这一奇景。
十二使徒岩附近的另外一个景点
伦敦桥(London Arch)也缓慢地受到海浪的侵蚀。伦敦拱桥(London Arch),也叫伦敦桥、伦敦断桥,这座蚀柱是由
侵蚀作用形成的。在1990年之前,这座天然拱桥是以双拱桥的形式存在的,而非离岸单拱桥。1990年1月15日伦敦拱桥与陆地相连的一个桥拱坍塌,两名游客被困在另一个桥拱上,后被直升飞机所救。在塌陷之前,此地理奇观因形似位于伦敦的同名建筑而被直接称为伦敦桥(London Bridge)。后来因为塌陷的缘故改称“伦敦拱桥”。
景点近况
“十二使徒”这些景观都是沉积岩被海水侵蚀风化的结果,从而形成的海蚀地貌。所以,这些景观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由于海潮的常年
侵蚀,海岸正在慢慢地变化,时常有小岩石坠落。近几十年间十二使徒石崩塌的事件就发生了好几次。
2005年7月3日,十二使徒石中的一块原本高达45米的巨岩轰然倒塌解体,数秒钟内变成了仅高出海平面数米的一堆乱石,涨潮时即被海水淹没。非常凑巧的是,当时正好有一名15岁的
悉尼男孩和他的父母在十二门徒游玩,从而目睹了岩石崩塌的全过程。特别幸运的是,这个小男孩正好在1分钟内拍下了崩塌前后两张截然不同的照片,还原了岩石崩塌瞬间发生的变化——一张是9点18分,另一张是9点19分,从两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分钟前大岩石还矗立在那里,一分钟后它就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只剩下了一堆坚固的碎石,露出海面约10米左右。。
2009年9月25日又一块石柱被海水冲塌,可惜的是,这次崩塌没有人记录下来。所以,十二使徒石实际上只有7个使徒了,而且劫后余生的7个使徒也并不在一起,它们分别位于东西相邻的两个海湾中,东边海湾2个,西边海湾5个。
除了走步道可到“十二门徒”观赏外,游客还可以选择搭乘直升机,俯瞰十二使徒岩附近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