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帖
王献之著作的诗文
《十二月帖》代表着王献之行草书中独创风格的典型作品。此帖开笔的“十二月”三字作行楷书,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二行共七字,前六字一笔贯通而下,优游疏爽。其后连多断少,形势宏逸。现在所能见到的《十二月帖》是刻本,笔画映带的细微变化,墨色泣燥的质感,已损失良多。如果是毫发毕见的墨迹本,草纵之致,宏逸之势当更显神骏。最得王献之笔法、笔意并发扬光大,卓然成为大家的米芾认为《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相关评价
原为宋米芾所藏,亦见於宋曹之格所刻《宝晋斋法帖》第一卷中。据明董其昌考,《十二月帖》与《淳化阁法帖》中的王献之《庆至法》原为一帖,后被割裂,因此文意不通。此帖书法,第一行由行楷书起,渐为行草,第二行以下则字多联属,唐张怀灌称王献之能一笔书,即“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应当说,此贴已肇其端,但还不甚明显,至唐张旭、怀素才真正写出一笔的草 书。而张怀灌评王献之书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开张於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於简易。”因而创造出一种优游骏神的新体,改变了古质的萑体貌,取得了与王羲之书法并驾齐躯的地位,这一看法是能够从《十二月帖》中体现出来的,无疑也是正确的。传为王献之所书的《中秋帖》,即上米芾从《十二月贴》上节临的数语,已为世上基本公认。
艺术特点
两帖相较,则能看出王献之书法的超逸流便,米芾书法的纵逸豪放,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故人称“大令”。王羲之一家数子均谙书法,唯独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字在笔势与气韵上要超过其父,米芾称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即是指在草书上的“一笔书”狂草。他还劝其父“改其体”,足见其书艺创造上的胆略,不愧被后世褒称“小圣”。可惜他43岁便谢世,否则他在书艺上的成就当更为可观。传世作品有《兰草帖》、《舍内帖》、《诸舍帖》、 《中秋帖》、 《洛神赋》、 《授衣帖》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3 14:32
目录
概述
相关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