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变化心
一个汉语词语
谓由神境智证通所引发的十四种能变化心。又称十四变化,或十四化心。
十四变化心简介
《俱舍论》卷二十七云(大正29·144a)︰‘神境通果能变化心力,能化生一切化事。此有十四,谓依根本四静虑生有差别故。依初静虑有二化心,(一)欲界摄,(二)初静虑。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二静虑。第三有四,第四有五。谓各自下,如理应思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无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势力劣故。’
修四根本静虑而得神境智证通,依之而化现种种变化事时,其能变化心各于自地与下地有作用,故初静虑有初静虑地与欲界二化心,第二静虑有自地、初静虑及欲界三心、第三静虑有自地与前三心、第四静虑亦有自地与前四心,总共有十四种化心。即欲界及初静虑系各有四,第二静虑系有三,第三静虑系有二,第四静虑系有一。
此中,欲界之所变化事除声外,唯色香味触四者;色界之所变化事,因色界无段食故除香味,唯色与触二者。又化作自身他身乃各依自地之能变化心,而不依异地之心。若使发化语是依化主能变化之心,必以初静虑之能发语心发之。又此等能变化心若修得则为无记。天龙等之能变化心是生得的,与通于善等三性不同。
又,《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五认为此等所变化事皆有大种及所造之色。小乘认为如是能变化心有十四种,大乘认为四静虑各皆能起欲界及四静虑地之化,凡有二十种能变化心。《大乘义章》卷十五云(大正44·769a)︰‘小乘于上地,度不能现化,故唯十四。言二十者,菩萨依于四禅发通,一一皆能为五地化,所谓欲界乃至四禅故有二十。良以菩萨神通自在故能如是。’即此意。
内容摘要
◎附︰《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摘录)
如是已说顺逆入定;次复应说入定定果。此中定果者︰十四变化心。谓欲界初静虑,各有四。第二静虑,有三。第三静虑,有二。第四静虑,有一。且欲界有四变化心者︰谓初静虑果,乃至第四静虑果。此四变化心无间,净四静虑现在前。净四静虑无间,此四变化心现在前。欲界初静虑果变化心无间,净初静虑现在前时;彼欲界意,初静虑意识法,或三界系,或不系。净初静虑无间,欲界初静虑果变化心现在前时;彼初静虑意,欲界意识法,即所变化,或四处,或二处。如是乃至欲界第四静虑果变化心无间,净第四静虑现在前时;彼欲界意,第四静虑意识法,或三界系,或不系。净第四静虑无间,欲界第四静虑果变化心现在前时;彼第四静虑意,欲界意识法,即所变化,或四处,或二处。余十静虑果变化心,对净静虑,广说随相应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8 09:42
目录
概述
十四变化心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