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交点赤经为卫星轨道的升交点与春分点之间的角距。所谓升交点为卫星由南向北运行时,与地球赤道面的交点。反之,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另一个交点称为降交点。春分点为黄道面与赤道面在天球上的交点。
天体运行的轨道面与参考平面的交线称为“交点线”, 天体从南到北运动经过交点线的天球点称为“
升交点”(the Ascending Node)。参考平面不同时,升交点不同。对于不同的参考平面,可选取相应的坐标系使升交点纬度为0,此时升交点经度Ω是用来具体描述天体在空间中轨道的六个
轨道要素之一。反之,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另一个交点称为降交点。
春分点是从地球上看,太阳沿
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
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
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冬至后,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在春分那一天通过这一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
太阳在
天球上从南向北移动,运行到天球赤道和
黄道的交点,此时称为
春分,是北半球春天的中点(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约发生在3月20日或者3月21日,这一天时昼夜等长,故称为“分”。简单的说;春分点与秋分点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的那一刻。
卫星地影是指卫星、地球和太阳运行到几乎同一平面时,因受地球遮挡,太阳光照射不到卫星星体的现象。地影期间太阳能电池阵停止供电导致卫星各部件温度发生变化,卫星的能源由蓄电池组供给。对
地球同步卫星来说,此时能源供应相对不足,部件出现异常或故障的可能性将增大。因此,为准确预报卫星地影发生,分析影响卫星地影时间的因素非常重要。
地影的精确描述较为复杂。在航天工程中一般可假设:地球呈球形;地球周围无大气,即不考虑地球大气对光线的折射效应。根据卫星距地球的高度,以太阳为光源形成的地影有圆锥形和圆柱形两种形状。对地球同步卫星,若将太阳视为有大小的光源,则地影为两个同轴相套的圆锥,如图《圆锥形地影几何关系》所示。外圆锥外部为光照区,内圆锥内部为全影区,两圆锥之间为半影区。
郑军等据地球同步卫星地影发生原理,分析了升交点赤经对地影时间的影响。通过仿真,获得了地影延续时间和最长日期变化等天数曲线。由此可准确地预报卫星进、出影时间及阴影持续时间,预报误差小于10s。采用该研究结果,实现了包括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多颗地球同步卫星地影期间的长期管理任务,确保了卫星的正常安全运行。
为了最大限度节省卫星寿命期间对推进剂的消耗,常常通过选择工作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和倾角来实现。由于转移轨道的升交点赤经与目标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常常是不同的。因此,在改变轨道高度和倾角的同时需要改变升交点赤经。这样变轨控制只能在非拱点进行,与拱点变轨相比会消耗更多推进剂,为此需寻求最优的目标轨道升交点赤经。
李美红等根据转移轨道和目标轨道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经过数学分析给出了变轨控制点的位置、变轨控制的速度增量方向以及大小的分析解。以变轨所需推进剂量、轨道圆化所需推进剂量和寿命期间南北位置保持所需推进剂量之和为目标函数,针对不同的目标轨道升交点赤经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升交点赤经。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采用经典优化算法所得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