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是
华东师范大学二级学院,由
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管理。
办学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体和前中央大学地理系部分教师调入地理系。1952年8月至9月底,复旦大学史地系的地学人才也调到了华东师大。
1957年,教育部批准在华东师大地理学系设立人口地理研究室和河口研究室。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华东师范大学设立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
2000年,学校自然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0个“重中之重资助学科”之一。
2003年,原开放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并正式更名为“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2年,学校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的学科之一。
2014年3月,地理科学学院在地理系基础上正式成立,隶属于学校首个学部制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
2015年,学院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
2016年,学院地球科学进入全球
ESI排名前1%行列。
2017年,学院地理学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4月14日,
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中心、大气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
2023年9月6日,新地理科学学院成立大会及地理学科发展研讨会暨焕庸地理大讲堂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开设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师73人,其中,正教授30人,副教授20人;双聘中外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科技启明星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格慧(2013年)、黎夏(2005年)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杨毅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王格慧(2008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黎夏(2004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王格慧(2007年)
上海市“曙光学者”:刘敏、叶超
教学建设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个,入选国家精品课程:4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4门,上海高校优秀在线课程2门,与江西上饶市、
中国科学院先后共建江西三清山、贵州普定喀斯特地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野外实习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地理学
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地理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经济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计量地理学》、《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量地理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计量地理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类)》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全球变化》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计量地理学》、《世界经济地理》、《现代地貌学》
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水文与水资源》、《城市建设与工程地质》、《现代地貌学》、《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上海高校优秀在线课程:《计量地理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7年,学校获得第15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上海市“挑战杯”二等奖1 项;第25届“大夏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胜奖1项;“华为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第19届华东杯数学建模邀请赛三等奖1项;2017年第10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2017年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7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三等奖1项。2017年校第一届佛年杯教师技能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2017阳光体育联赛啦啦操项目第一名;2016级学生军训定向越野比赛二等奖等。
学科建设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资助学科”1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1个,上海市“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理学
上海市“重中之重资助学科”:自然地理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地理学
上海市“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地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地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与教学论
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气象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地理)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学院校地理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结果为A。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地理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2017年,学院新增科研项目70项,其中新增国家级项目16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基金委中非国际合作专项1项、重点基金1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4项。发表SCI论文72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20多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包括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
2018年,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面上项目10项,同比增长42%;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同比增长100%;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河口潮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 (刘敏、杨毅、许世远等,2014)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协同指挥系统及关键技术研制与应用示范( 吴健平、余柏蒗等,2013)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方法研究(王军、李响、许世远等,2014)
学术资源
《地理教学》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主要面向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兼顾高师地理系师生的专业刊物。1959年创刊,1989年确定为全国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
刊物设有地理纵横、教学研究、高中地理、初中地理、教学经验、教学技术、试题研究、试卷交流、教研员园地、华夏风采、世界博览、国外地理教育之窗、资料集锦等主要栏目。
合作交流
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与著名大学开展本科“2+2”联合培养(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T Dallas、澳洲昆士兰大学)、研究生“1.5+1.5”联合培养(辛辛那提大学),与著名学术机构(
普林斯顿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IIASA等)进行合作交流,聘请外国专家开设国际课程。
文化传统
左边的土字旁抽象为一个人的形状,右边“也”字的弯钩则抽象为一个地球,象征着地理科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的学科,同时体现了华师大地理人对地理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人”还代表了智慧和人文精神,象征着地理科学学院“智慧的创获、品位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地”字不仅包含了一个地球,其本身也镶嵌到一个更大的地球之中,处处体现着地理特色。
现任领导
党委副书记: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