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剿匪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华北地区剿灭土匪的作战行动
华北剿匪,1949年至1951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华北地区剿灭土匪的作战行动。
华北解放前夕,国民有计划地在该地区潜伏了大批匪特,组织“地下军”“敌后游击军”。解放初期,已发现的匪特达3万余人,每股数千人至数十人不等,活动十分猖獗。其中,绥远(今内蒙古中部)地区匪患最严重,且多为骑匪。他们时而集中,时而分散,经常远距离流窜,袭击解放军小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拦路抢劫,破坏交通运输及各种建设。华北地区的大股土匪多活动于绥远、察哈尔(今分属内蒙古、河北)、平原(今分属山东、河南)等省一些解放较晚的地区;小股土匪则活动在天津、北平(今北京)、太原附近。解放最晚的平原省新乡和安阳地区,也聚集了较多的股匪。1949年4月,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要求部队克服对土匪的麻痹轻敌思想,重视抓好剿匪工作。5月,军区召开剿匪工作会议,制定了剿匪的方针和政策。提出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政治攻势,地方武装与正规部队联合剿匪;实行“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原则,宽大与镇压相结合,以达到瓦解、分化、争取的目的。6月,聂荣臻指示剿匪部队:剿匪绝非单纯军事力量所能完成的,必须从发动群众着眼,做到人人肃匪,村村防匪,军队与政府、民兵取得密切协同,才能彻底肃清匪患。他针对华北地区骑匪多、机动力强的特点,指出剿匪要有灵通而确切的情报,兵力不宜过大,宜以小部队轻装奔袭。华北军区剿匪部队根据该区土匪特点和分布情况,决定以绥远、平原和察北地区为重点,采取灵活战术,用大包围、暗掏窝等方法对股匪实施清剿。从1949年下半年开始,剿匪部队采取时集、时分的方式,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河北、察哈尔、山西、平原等省股匪展开进剿。1950年3~12月,华北军区又组织骑兵第1、第3、第4、第5师,步兵第22、第202师和3个骑兵支队,以及各军分区武装等,开展大规模进剿作战。与此同时,各军分区、各剿匪部队还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武装工作队,深入农村,广泛发动群众,打击小股土匪,侦察土匪情况,配合主力作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1951年1月起,华北全区转入全面驻剿和清剿。至年底,潜、散匪特基本被肃清。各省剿匪情况如下:①河北省:在解放较晚的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区,有大量散兵游勇、土匪、特务和一些反革命分子。1950年5月,河北军区组织分区独立营、县大队,对匪特活动猖獗的大清河以北、天津南北及保定地区实施重点清剿,并在广大民兵组织中建立联防制度,实行村村放哨,重点巡逻,一村发现匪情,各村鸣锣呐喊,全力包围追歼。由于组织严密,协同密切,在1个月中即消灭土匪12股2400余人,捕捉匪首窦同义、李同栋等17人。至1951年12月,全省共歼匪特7600人,清除了匪患。②平原省: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零散溃兵流窜在陇海路以北的民权、曹县、考城(今属兰考)、菏泽、东明以及邳县、铜山、丰县地区,烧杀抢掠,为害群众,扰乱社会秩序。为打击匪害,平原军区组织部队和民兵清剿,歼灭土匪1200余人。解放安阳和新乡时,大量国民党还乡人员流窜为匪。为打击这股势力,平原军区和省党政领导深入发动群众,宣传剿匪政策,开展政治攻势和争取工作;同时,对顽匪实施军事打击,消灭国民党第10纵队300余人、保安队1000多人,其他匪特1100多人,并一网打尽以文宪章为首的“地下军”。至1951年底,全省土匪基本被肃清,共歼匪特3300余人,登记自首者1.3万余人。③察哈尔省:该省土匪多是绥远、大同地区流窜的国民党残军与察北的惯匪,主要活动于察北的商都、尚义,察南的万全、宣化、怀安和雁北的天镇、阳高、浑源、左云、右玉、广灵一带。1949年5~11月,察哈尔军区组织部队进行大规模围剿,共歼匪特3200余人,基本剿灭大股土匪。为彻底消灭潜散匪特,1950年下半年起,全省在重点县、区、村实行联防,仅雁北即建立500多个情报站,发展了1500多个情报员。在地方武装和广大民兵群众密切配合下,匪首王殿阁、何大头、赵成功、周喜顺等被捉拿归案,散匪被肃清。至1951年,全省共歼匪特4480余人。④山西省: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军民结合开展剿匪斗争。至1951年,共歼灭阎锡山的残余武装近2000人。⑤绥远省:绥远解放前后,土匪活动猖獗。伊克昭盟乌审旗、乌兰察布盟西部、包头、萨拉齐、后套、绥中之武川、绥东等地区的土匪较为集中。从1950年3月起,绥远军区集中2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另3个骑兵支队及部分地方武装,开展大规模剿匪作战。至1951年底,共歼匪7200余人,基本肃清全省匪特。华北地区在两年多剿匪作战中,共歼匪特5.3万余人,缴获火炮10余门、各种枪8800余支以及部分其他武器物资,保证了全区的政权建设、土地改革、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运动等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3 19:0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