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薄鳞蕨
中国蕨科薄鳞蕨属植物
华北薄鳞蕨(拉丁学名: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 Ching)为中国蕨科、薄鳞蕨属中生夏绿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直立,鳞片阔披针形,红棕色,边缘具锯齿。叶簇生,柄粗壮,栗红色,阔披针形鳞片;叶片长圆披针形,羽片近对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小羽片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羽状深裂;裂片彼此以狭缺刻分开,叶暗绿色或褐色,两面不被鳞片及毛,下面疏被灰白色粉末,叶脉羽状,两面不显。孢子囊群圆形,成熟时汇合成线形;囊群盖草质,幼时褐绿色,边缘波状。
形态特征
中生夏绿植物。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红棕色,边缘具锯齿。叶簇生,柄长10-15厘米,粗壮,栗红色,基部疏具淡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叶片长圆披针形,长17-25厘米,宽5.5-8.5厘米,先端渐尖,下部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2对,近对生,羽片椭圆状披针形,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彼此以无翅叶轴远分开,基部一对羽片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长2.5-4厘米,二回羽状深裂,顶部为羽状深裂;小羽片4-5对,彼此多少以狭翅相连,卵状长圆形,先端渐尖,长1-1.5厘米,宽5-7毫米,羽状深裂;裂片4-5对,彼此以狭缺刻分开,长约3毫米,宽2毫米,先端钝,边缘全缘;第二对羽片通常较基部一对为大。叶干后草质,暗绿色或褐色,两面不被鳞片及毛,下面疏被灰白色粉末,叶脉羽状,两面不显。孢子囊群圆形,成熟时汇合成线形;囊群盖草质,幼时褐绿色,老时褐色,连续,边缘波状。华北粉背蕨的孢子呈四面体球形,三裂缝,周壁黄褐色。
近种区别
华北薄鳞蕨与华西薄鳞蕨( Leptolepidium caesium (H. Christ) K. H. Shing & S. K. Wu)的区别在于该种羽片椭圆状披针形,羽轴上下侧的小羽片不相等,下侧的较长,彼此以狭翅相连。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云南(西北部);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700-3500米的林下或路边岩石上。
生长习性
主要价值
华北薄鳞蕨根状茎、叶入药。味苦,性寒。有润肺止咳、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外伤等。
参考资料
华北薄鳞蕨.中国自然标本馆.
薄鳞蕨属.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华北薄鳞蕨.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9 16:0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