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校徽是
华南理工大学使用的标志,该校徽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内圆上方是红棉花,下方是学校标志性建筑牌坊;外环上方是中文“华南理工大学”,下方是英文“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产生背景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前身为1918年1月成立的广东工艺局附设工业学校)。
1938年,学校并入原中华民国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
1944年,学校与复办的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一并调整至华南工学院。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际,华南工学院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后陆续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7省18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成立。
1988年1月,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2022年10月28日,《华南理工大学章程修正案》被教育部核准通过。修改后的章程对该校办学源头、院系调整、办学成就等进行了考证梳理和丰富完善,突出历史厚重、红色基因、精神传承。其中,华南理工大学最早办学源头被确定为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为推进百年华工的文化建设,展现百年华工的发展历程,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决定对第二版校徽进行调整,并发布第三版校徽。
发展历程
华南理工大学校徽历经三次历史变迁。
1992年,第一版校徽启用,用蓝、白、金三种颜色勾画出学校英文名称缩写“S、C、U、T”,大面积深蓝色作为整个图案的背景,象征高等学府犹如一片神圣的知识海洋。
2006年,第二版校徽启用,图案为圆形轮廓、蓝白相间,牌坊木棉镶嵌其间。其中,校徽中的“1934”是五山校区启用时间节点,更是勉励师生生爱国之心、负兴国之责,不忘来处、开创未来。
2014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核准《华南理工大学章程》公布,章程中对华南理工大学校徽进行了规范阐释。
2022年11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发布第三版校徽,将第二版校徽中的“1934”调整为“1918”。
设计要素
华南理工大学校徽图案为圆形轮廓、蓝白相间,由两个同心圆组成,牌坊木棉镶嵌其间。内圆上方是红棉花,下方是学校标志性建筑牌坊。外环上方是中文“华南理工大学”,下方是英文“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其中,校徽中的“1918”是学校最早办学源头——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成立时间。
象征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第三版校徽以最早办学源头的时间起点为依据,将第二版校徽中的“1934”调整为“1918”,保留了寓意学校蓬勃发展的木棉花,保留了蕴藏厚重办学历史底蕴的牌坊。凝聚的是对“知其所来、识其所在 ”的办学史的致敬,是对匡世救国、扶危度厄的前辈先贤的致敬,是对华工人将安邦兴国之志、经世济民之学化为实际行动的致敬。
使用原则
价值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第三版校徽的发布,不仅仅是时间的简单更迭,更是无言的教诲,是信仰的追寻,是初心的坚守,代代华工人在寻根中扎根、在可为中有为,肩负着前辈先贤的嘱托与厚望,擎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步履铿锵,向新出发。
延伸标志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区徽整体采用了外圆内盾的方案,蕴含文脉传承、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外圆式样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校徽,示意以和为贵、不偏不倚的东方文化。内盾造型源自西方崇尚的传统骑士之风,象征谦恭自守、追求真理和捍卫正义的精神,二者并结以此呈现标志的中西结合、国际风范。
在区徽的设计上运用了石牌坊、木棉花的元素。石牌坊既隐喻表彰功勋、科第之崇高荣誉,同时也是华南理工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木棉花则是广州市花,代表华工一校三区同处花城扎根南粤大地,同时以其火红怒放取意华工学子朝气蓬勃、壮志凌云。两者均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校徽,寓意广州国际校区对华工历史和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转设更名为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校徽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内圆上方是木棉花和“工”字云,下方是校门、云峰山、星欣湖。外环上方是中文“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下方是英文“GUANGZHOU CITY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校徽以端庄典雅、尊贵大气的紫色为主基调,体现着学校的精神和品格。
木棉花是广州市的市花,绽放于校徽之中,体现学校的地域性,寓意学校孕育在岭南这片梦想热土之上,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校门彰显学府气象,体现学校品牌,传承华工文化。
整体配色象征着紫气东来,学校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师生践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团结、求索、传承、创新”学校精神,厚植“爱我母校,兴我中华”情怀,勇担“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使命,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应用型大学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