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统独问题纷扰未息,当民族意识在人群中甦醒,民族认同成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议题,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
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
究竟什麼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於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藉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藉著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或台湾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王明珂,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第30届
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曾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
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
游牧者的抉择》《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